泗洲鎮

泗洲鎮

泗洲鎮位於江西省德興市北部,懷玉山脈之陰、樂安河之陽、東連海口、南接花橋,西靠德興市區,北鄰婺源太白。轄祝家、張家畈、銅埠、潭埠、王村、中洲、立新七個村委會、金家一個居委會。總人口46875人(其中礦區人口33215人),總面積145平方公里。1981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置鎮,2001年原潭埠橋鎮併入。

基本信息

泗洲鎮泗洲鎮
泗洲鎮位於江西省德興市北部,懷玉山脈之陰、樂安河之陽、東連海口、南接花橋 ,西靠德興市區,北鄰婺源太白。轄祝家、張家畈、銅埠、潭埠、王村、中洲、立新七個村委會、金家一個居委會。總人口46875人(其中礦區人口33215人),總面積145平方公里。1981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置鎮,2001年原潭埠橋鎮併入。

歷史文化

泗洲鎮三清山
泗洲鎮以駐地泗洲廟命名。解放前夕分屬海暖區四維鄉、三益鄉,建國初分屬一區和五區,先後曾設過上洛、銅鄉2鄉。1956年撤區,分屬潭埠鄉和銅埠鄉。1958年分屬潭埠公社海口公社。1981年6月,經省人民政府設定縣轄鎮。境內楊家灣,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共德北縣委,中共東北分區委駐地。泗洲境內官帽山自古產銅,稱銅山,有悠久的膽水浸鐵成銅煉銅的歷史,早在泗洲唐宋年間,就開始采銅煉銅,留有采銅遺址,素有“銅都”之稱。樂安河畔的銅埠村,就是古代煉銅後外運銅的埠頭,相傳至今。泗洲鎮是亞洲最大銅礦德興銅礦的所在地,礦山旅遊資源豐富,壯觀的礦石露天開採場面,宏偉的電動輪礦石裝載,現代化機械碎磨、浮選,令人蔚為嘆觀。泗洲鎮北鄰婺源,與偉人故里江灣相距40公里,江灣被譽為江南最美鄉村。泗洲灣頭自然村徽派古建築群保存完好,相傳是詞人汪藻故里,汪氏宗祠千年鐵樹千年羅漢松等值得一賞。素有“江南第一山”之稱的三清山和有“第二桂林”之稱的國家級旅遊勝地圭峰與泗洲鎮毗鄰。泗洲集現代工業城鎮和山青水秀的田園風光面貌為一體,吸引著更多的人在此投資興業、生活居住。

自然資源

泗洲鎮泗洲鎮
泗洲鎮資源豐富,有耕地1.47萬畝,林地11.02萬畝,林木蓄積量35.8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8.7%,鎮域富含等礦產,礦石保有儲量達16億噸,泗洲鎮境內德興銅礦亞洲最大斑岩露採礦山,交通通訊便捷,德九公路穿境而過,皖贛鐵路樂平支線直達腹地,樂安河經鄱陽湖流至長江,與瓷都景德鎮機場相距百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小靈通網路暢通,水電供給充足,建有22萬伏和11萬伏變電站,供電能力為29千伏安,最大送電量78000KW,電源直接接自贛東北供電網,有供水量逾10萬立方米的水廠,城建設施完善,由上海同濟大學專家對城市進行整體規劃,經過20年的建設,鎮區高樓林立、綠樹成蔭、整潔寬敞,建有學校、賓館、文化站、集貿市場等,是一個適合投資興業、生活居住的現代化城鎮。泗洲鎮先後榮獲“江西十佳鄉鎮”、“中國村鎮建設先進鄉鎮”、“中國鄉鎮投資環境百強鎮”、“中國體育先進鄉鎮”榮譽稱號,並被列為中國首批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之一。

工業發展

泗洲鎮德興銅礦
泗洲工業小區座落在德興市泗洲鎮西南處的張家畈沽口村,南依德興銅礦,北隔樂安河婺源縣相望,地勢平坦,環境優良。小區東西走向,東西長約700米,南北長約300米。北面為樂安河,南西及東面為水田和旱地,西面為大塢河。場地東南兩面高,西北兩面低,排水十分便利。小區2003年初投資興建,規劃面積1.1平方公里,經過一年的建設,園區內供水、供電、通訊、道路、排水等基礎設施已初步建成。泗洲工業小區是市級工業園區,享受德興市工業園區優惠政策,2003年已吸引進駐企業8家,是泗洲鎮主動承接江浙產業梯度轉移的“經濟特區”,是外商投資辦廠的理想場所。

作為首批國家級試點鎮,泗洲鎮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工業強鎮、農業穩鎮、經營城鎮、繁榮三產”的發展戰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努力建設一個“經濟強大、百姓富足、環境優美、文化發達”的現代化城鎮。2004年,泗洲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2527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784萬元,完成財政收入654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8元,經濟社會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勢頭。按照“建設小區,壯大支柱,激活民營”的思路,突出工業支柱地位,加快泗洲工業化進程,建設“泗洲工業小區”,作為承接江浙產業梯度的“經濟特區”,已引進入園企業8家,培育壯大了以銅加工為特色的五大支柱產業,即以力航銅材、申龍鎖具為主的銅材加工業,以潔美集團邦信制刷為主的制鬃制刷加工業,以天海藥業亞星醫療器械為主的藥品、器械加工業,以新旗鑄造維東山公司為主的礦山抗磨產品加工業和以上洛、陳充五家金礦為主的礦產資源採選加工業,對民營企業做到思想重視、政策扶持、行動支持,鼓勵民營經濟向鋼材、鑄造、礦山小配件、金礦、木材資源加工等產業延伸,泗洲鎮形成民營企業135家,納稅5萬元以上的有15家。通過“壯大龍頭、加大基地、搞活流通、帶動農戶”的方法,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創新發展農業。積極扶持天海藥業、潔美鬃業、宋氏葛業、少華山米業、魏慶鳥鴨業等五家農業龍頭企業。按照“一村一品”在各村(居)發展蔬菜、覆盆子、葛根、番鴨、麻雞等種養殖基地,利用泗洲鎮78座山塘水庫,開發集、種、養殖、休閒為一體的生態農莊12座。

農業發展

2001年,原潭埠鎮併入泗洲鎮。背靠銅礦、西接德興市區的泗洲鎮,開始大力發展高產高質高效農業,重點發展3000畝優質稻、800畝蔬菜基地、500畝果業經濟作物基地、360畝雷竹基地,逐步顯現出農業生產的規模效應。 為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泗洲鎮進一步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加大對天海藥業、宋氏葛業、少華米業、雙德飼料等企業的扶持力度。通過班子成員掛鈎和公司+基地+農戶等方法,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城鎮布局

泗洲鎮泗洲鎮
突出城鎮經營,按照“一河兩岸、一鎮五區”的總體發展布局,採用市場經營方式,實施城鎮建設。實施土地收貯管理,收貯赤家灣銅埠源口奈坑口等土地,進入土地市場運作,以地聚財。投入資金300萬元,對鎮區繡水路、府前路進行全面改造,做到“綠化、亮化、淨化、美化”,對自來水、衛生保潔權、廣告經營權公開招標拍賣,增加城鎮經營收入。實施完成“四個一”工程,即興建了一個泗洲苑公園、一個全日制實驗中國小、一個休閒廣場、一個文化站。泗洲已成為一個高樓林立、設施完善、綠樹成蔭、四季花香的花園城鎮。

德興市泗洲鎮城鎮建設貫徹“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建設方針,堅持“四化”標準,努力建設一個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現代化精品城鎮,先後榮獲“江西十佳鄉鎮”、“中國村鎮建設先進鄉鎮”、“中國鄉鎮投資環境百強鎮”、“中國體育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並被列為中國首批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之一。

泗洲鎮泗洲鎮
一、堅持規劃前瞻化,完善城鎮功能設施建設。始終突出規劃在小城鎮建設中的龍頭和先導作用,立足泗洲實際,做到規劃科學、布局合理、適度超前、準確定位,通過三次規劃,實現城鎮建設三次飛躍:一是1990年泗洲鎮被列為全國首批綜合改革試點鎮後,請上海同濟大學專家編制了《泗洲鎮1991年—2010年總體規劃》和《金家中心區詳細規劃》,將鎮區中心從泗洲廟轉移至金家,並建設完善了對道路、供水、排水、通訊等公共設施,對工業、商貿、住宅、文化、教育等不同區塊明確規劃,開闢了城鎮建設全新天地。二是1996年在新的中心區雛形初具後,請省建設廳和南昌大學的專家對總體規划進行了修正和完善,開始改造老區,建設新區,並建設、健全城鎮管理隊伍,強化城鎮管理。期間還委託省規劃設計院對張家畈新區做詳細規劃,擴展城鎮建設區域。三是2001年的原潭埠橋鎮撤消併入之後,委託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對整個鎮域進行新總體規劃設計,本著“城市化、現代化、社會化”的原則,將泗洲定為德興市域副中心、現代工業城鎮的高度,以“二縱三橫”的城鎮道路骨架將各功能區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河兩岸、一鎮四區”的建設格局。

二、堅持建設市場化,建立多元投資機制。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改革城鎮建設資金籌措渠道和方式,用“經營城市”的理念實施城鎮建設:

三、堅持管理創新化,促進城鎮協調發展。用活國家級試點鎮政策,強化小城鎮發展的制度建設,突出城鎮管理功能,促進城鎮協調發展:

四、鎮容花園化,創造優美人居環境。按照“淨化、亮化、綠化、美化”標準,建設花園城鎮。近年完成了“四個一”工程建設,即建設一所完全中學、一個“泗洲苑”公園、一個文化站、一個休閒廣場,在鎮區大幅規劃綠化帶,種植風景樹、鋪設草坪,沿繡水路架設新型高桿燈和路燈。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