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與民族性:日本法律近代化何以可能

《法律與民族性:日本法律近代化何以可能》力求以等級制的角度作為切入點,闡明通過等級制顯現出來的以名譽觀為核心的倫理道德等民族性因素是日本法律近代化轉型成功的重要動力。民族性因素在法律變化中的作用近年日益得到客觀的看待,但什麼是民族性以及民族性對法律的影響在當前學界的認知狀況是怎樣的(部分引論和第一章);作為民族性典型體現者的等級制,如何從制度和觀念的層面完成了神話正統化的歷史嬗變(第二章);近代的等級制怎樣重塑了天皇的核心地位、從而加速了民族性的演變和法律的轉型(第三章);追溯等級制的精神淵源,以名譽觀為核心的倫理道德如何對日本的法律在近代的轉型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第四章);最後,透過對等級制的考察,法律與民族性之間究竟在日本近代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怎樣的糾結(第五章)。

內容簡介

《法律與民族性:日本法律近代化何以可能》是一種研究的嘗試方法以日本的民族性為視角觀察了日本法律的近代化。因為等級制及其核心天皇制對日本歷史和社會的巨大作用和影響,《法律與民族性:日本法律近代化何以可能》又選取等級製作為考察日本近代法律與民族性關係的載體,是作為民族性的典型承載者進行研究,同時闡述了日本等級制的法律意義

作者簡介

李麗輝,雲南昆明人,先後在西南政法大學獲得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昆明理工大學法學院,兼任西南政法大學法社會學和法人類學研究小心、俄羅斯法研究中心、古典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軟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法學會和雲南省翻譯協會會員。學術興趣集中於法理學、法制史。在《國外社會科學》、《甘肅政法學院學報》、《西南政法大學學報》、《法制日報》等刊物公開發表學術文章三十餘篇,部分文章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轉載;擔任《邏輯學基礎數程》副主編,參編21世紀中國高校法學系列教材《外國法律思想簡史》;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等課題十餘項

圖書目錄

是什麼讓我們如此牽掛學問
前言
引論
一、歷史的聲音
二、從感性情緒到理性認知
第一章 日本法律近代化中的民族性
第一節 明治維新與法律近代化
一、封建危機
二、革新措施
三、維新與法律
第二節 民族性的作用
一、中日法律近代化差異原因概述
二、民族性因素與其他原因之比較
第三節 民族性問題
一、日本近代的法律繼受
二、民族性的源起和含義
三、民族性的特點
四、觀念的力量
第二章 等級制:神話正統化的嬗變
第一節 制度上的神話正統化
一、律令體制:天皇的核心地位
二、幕藩體制:雙重政權的出現
三、等級制體制的特點
第二節 觀念上的神話正統化
一、律令時代:神權天皇
二、幕府時代:象徵天皇
三、等級制觀念的影響
第三章 等級制:重塑天皇核心地位
第一節 近代時期的等級制
一、天皇至上:制度的強化
二、武士道演變與民族特性
三、天皇至上:觀念的灌輸
四、等級制加速法律近代化
第二節 等級制的社會基礎
一、國家神道:國家觀念宗教化
二、家族制度:國民教化的基礎
三、解剖實例:法律與社會的互動
第四章 名譽觀:等級制的精神淵源
第一節 名譽觀:法律近代化的精神動力
一、名譽觀的含義
二、獨特的倫理價值體系
三、日本法律近代化的精神動力
第二節 名譽觀衍生物:現世主義與教育
一、現世主義與日本法律近代化
二、重視教育與日本法律近代化
第五章 等級制與民族性
第一節 評價日本人的名譽觀
一、實現名譽方式的多樣性
二、實現名譽方式的優劣面
三、名譽觀與等級制
第二節 法律與民族性的關係
一、西方關於民族性形成的思想
二、日本人民族性的形成
三、法律與日本人的民族性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