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庫鎮

法庫鎮

法庫鎮是瀋陽市法庫縣轄鎮,縣政府駐地,G203國道、S106省道、鐵法礦區運煤鐵路線過境,交通便利。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法庫鎮 法庫鎮

法庫鎮屬法庫縣轄鎮,鎮原區域面積30.54平方公里,轄7個街道和3個村。後紅五月鄉併入,原紅五月鄉人口1.3萬人,面積48平方公里,轄14個村:北門、郝家溝、西新城堡、紅土砬子、新城堡、蛇山溝、建設、東溝、東農、果子園、大泉眼、南門、周地溝、石崗子。2010年法庫鎮將陶屯、西門、南門、周地溝、石崗子5個社區劃給十間房鎮。 目前,法庫鎮人口6.76萬人,面積78.54平方千米,轄8個社區:吉祥、曉東、石橋、邊門、河南、團結、正陽、東門;11個村:北門、郝家溝、西新城堡、紅土砬子、新城堡、蛇山溝、建設、東溝、東農、果子園、大泉眼。

自然狀況

1960年設法庫鎮公社,1980年建鎮。鎮原域總面積30.54平方公里,人口4.7萬。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總數52218人。

法庫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52218
25957
26261
家庭戶戶數 17497
家庭戶總人口(總) 51753
家庭戶男 25607
家庭戶女 26146
0-14歲(總) 8751
0-14歲男 4448
0-14歲女 4303
15-64歲(總) 39636
15-64歲男 19703
15-64歲女 19933
65歲及以上(總) 3831
65歲及以上男 1806
65歲及以上女 202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4408

法庫鎮轄正陽、團結、河南、邊門、吉祥、曉東、石橋7個街道和陶屯、西菜、東門3個村委會。法庫鎮內鄉鎮企業有商貿、運輸、建築等行業。法庫鎮農業主產蔬菜,鎮境內名勝古蹟有清朝建吉祥寺鐘鼓二樓。

法庫鎮境內地勢北高南低,丘陵、平原起伏交錯,構成了“三山一水六分田”的天然格局。法庫鎮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6.7℃,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在150天左右,雨熱同季,日照充足,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良好的自然環境,適應多種農作物生長。為農林牧漁各業發展和農工商綜合經營提供了優越條件 。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石橋,轄7個社區居委會:吉祥、曉東、石橋、邊門、河南、團結、正陽;3個村委會:東門、陶屯、西菜。後 紅五月鄉撤鄉併入法庫鎮,原紅五月鄉人口1.3萬人,面積48平方千米,轄14個村委會:北門、郝家溝、西新城堡、紅土砬子、新城堡、蛇山溝、建設、東溝、東農、果子園、大泉眼、南門、周地溝、石崗子。2010年法庫鎮又將陶屯、西門、南門、周地溝、石崗子等5個社區劃給十間房鎮。 面積78.54平方千米,轄8個社區居委會:吉祥、曉東、石橋、邊門、河南、團結、正陽、東門;11個村委會:北門、郝家溝、西新城堡、紅土砬子、新城堡、蛇山溝、建設、東溝、東農、果子園、大泉眼。

2013年8月2日法庫縣對21個村、社區進行了調整,柏家溝鎮的東二台子村、夏堡(含夏堡、小夏堡、泡子沿)村,孟家鎮的羊草溝村、黃花嶺村、小房申村,十間房鎮的南門社區、周地溝社區、西門社區、馬家店社區、榆樹底村劃歸法庫鎮,原法庫鎮的新城堡村、大泉眼村劃歸五台子鎮。調整後法庫鎮有轄12個社區居委會:吉祥、曉東、石橋、邊門、河南、團結、正陽、東門、南門社區、周地溝社區、西門社區、馬家店社區;15個村委會:北門、郝家溝、西新城堡、紅土砬子、蛇山溝、建設、東溝、東農、果子園、二台子、夏堡(含夏堡、小夏堡、泡子沿)、羊草溝、黃花嶺、小房申、榆樹底。

2017年6月12日,根據《國務院關於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經遼寧省人民政府(遼政〔2017〕96號)批准,撤銷法庫縣法庫鎮,設立吉祥街道辦事處所轄行政區域和駐地不變。吉祥街道辦事處駐地為曉東街1號 。 2017年7月24日上午,吉祥街道辦事處正式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 。

歷史背景

法庫鎮 法庫鎮

關於“法庫”這個地名的意義和所指,晚近有三種解釋:一是滿洲語“魚梁”,因地形起名;二是“八戶”的轉音,意謂這裡原有八戶人家或者八姓人家居住,因名八戶,衍為法庫;三是因山得名,境內有法庫山(俗稱八虎山)。經溫麗和先生研究,以第三種說法為可靠,但認為法庫山恐怕不是如今保有此名的山,根據曼殊師利喇嘛(?-1636)在法庫山修行和圓寂之史事,應該是如今縣東南部的喇嘛山。金梁《奉天古蹟考》(1915):“法庫本明三萬衛地,為蒙古入邊要道,俗稱八虎道,八虎即法庫之轉音也。” 法庫山得名“fakū”, 顯然是山形好像魚梁的樣子。能獲得“fakū”這一觀感,肯定是命名者已經有關於魚梁的日常習見經驗,才會賦予之。法庫則是同一對象的漢譯名字,取其音聲。因有“法庫山”、“法庫邊門”。譯名首先產自官書編纂行為。“發庫”情形相同。都是不知意義的地名。“法庫”地名非常晚近,系來自滿洲語的“fakū alin”(意思是:法庫山) “fakū gebungge alin”(叫做法庫的山),經蒙古語口語baqu階段,演成漢語八虎、八戶、拔戶等等譯語。演變的經過顯示這一女真生活地域蒙古化、漢語化的迅捷而曲折的歷史過程。經歷蒙古語的洗鍊,促成八戶駐防、拔戶移民、八虎口、八虎山故事這樣一個個“歷史事件”的產生。法庫是邊門之一,乃八旗駐防的軍事據點和南北交通孔道,以此重要位置發展成邊門城鎮。

經濟發展

截至2007年11月,該鎮的各主要經濟指標基本完成:

法庫鎮 法庫鎮

財政稅收實現195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92.6%;固定資產投入實現1.78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18%;規模企業產值實現2.4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85.7%;招商引資實現5954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65%;新上50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個,完成全年任務的100%。木業加工是該鎮工業發展的重點。按照縣委、縣政府年初下達的任務指標,該鎮2007年要引進500萬元以上的木業項目2個,已經落地的有2個,分別是總投資2900萬元的瀋陽森威木業有限公司,總投資2000萬元的瀋陽金玉華木業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都已經正式投產。

以農民增收為核心的農業經濟也取得一定成果。各養殖、種植小區得到鞏固和發展。各村已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點的主導產業。

2010年工作業績

(一)、各項經濟指標提前完成

截至目前,我鎮各主要經濟指標已經全面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1、財政稅收:法庫鎮2010年財稅收入任務總數為4390萬元,一般預算收入任務數為1712萬元。截止目前實現財稅收入440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00%;實現一般預算收入175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02%,並保持繼續增長,到年末可實現同比增長40%。

2、招商引資:法庫鎮招商引資全年任務數為6314萬,截止目前共完成830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31%。

3、規模企業產值:法庫鎮規模企業產值全年任務數為10億,截止目前共完成11.07億,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05%。

4、固定資產投入:法庫鎮固定資產投入全年任務數為6.2億,截止目前共完成6.27億,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01%。

(二)、重點項目進展順利

1、牛產業及養殖園區建設。(1)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要求,我鎮積極推進村外標準化肉牛養殖小區建設,從年初開始規劃建設的建設村、新城堡村、蛇山溝村的三個養殖小區已經投入使用。以三個村外養牛小區為主,出欄20,000頭。(2)新建村外養殖小區2個,一個是建設村占地15畝的肉雞養殖小區,另一個是紅土砬子萬隻特種雞養殖場。

2、設施農業。在發展設施農業方面,我鎮以紅土砬子村為重點,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鎮裡積極扶持,村里幹部帶頭,建成了一個120畝的村外冷棚小區。收益可觀。

3、造林綠化。法庫鎮今春已完成林網、路網、村屯、荒山造林總計5,200畝,植樹46萬株,總體成活率在90%以上。其中我鎮規劃設計的萬畝蘋果梨生態園,已經被縣政府確定為全縣農業重點項目,該項目以龍寶林果專業合作社為依託,輻射周邊的紅土砬子、蛇山溝兩個村,生態園造林成活率達到95%。

4、招商引資:引進項目3個:瀋陽萬盛駕校考場,計畫投資3300萬,正在進行土建工程,現已完工;東嶺鑄造廠,投資3800萬已經運轉;續建項目1個:瀋陽雙桃山酒廠計畫投資3000萬,今年已投資1200萬。

特色產業

法庫鎮特色主導產業繼續穩步發展,建設村肉牛、紅土砬子奶牛、東門肉雞等養殖小區得到鞏固,大泉眼花卉、北門蔬菜、蛇山溝林果等種植園區在品種、質量方面更適應消費的需求。面對城鎮市場,以新城堡村豆製品、建設村的肉製品為代表的各種小型食品加工業實現了產銷兩旺。

社會事業

在社會事業方面,該鎮突出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首先是信訪穩定工作。鎮黨委、政府在2007年初就同各基層單位簽訂了綜治和信訪穩定工作的責任狀,開展了打擊六合彩專項整治工作。妥善解決了紅土砬子等個別村的人地矛盾問題,保持了社會穩定。

以公開、公正、公平為原則,進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自檢自查。農村低保的清查調整工作已經平穩完成,城鎮部分在進行之中。

各村均按“四清、五有”的要求進行了環境專項整治,並有效配合了綠色村莊活動的開展。為爭創市級“綠化模範村”和“綠化示範村”,鞏固2006年秋季綠色村莊活動的初步成果,該鎮採取了三個集中的措施,即集中選苗、集中栽植、集中澆水,高質量的完成了17萬株樹木的栽植任務,順利的通過了市、縣的檢查驗收。

社區280個居民樓院的日常保潔,6條主要街路的門前三包、北、東北兩個出口路的衛生管理是我鎮城鎮環境建設的重點。鎮裡組織了多次專項檢查,並建立了嚴格的獎懲辦法,責任進一步得到落實,環境衛生狀況有了明顯改善。

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運行良好。農民的參合率達96%,為808名患病農民報銷醫藥費9.3萬元。

勞動就業工作又有新突破。新增勞務輸出人員320人,本地轉移310人,樹立了回鄉創業典型2個。

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依法進行。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0.69%計畫生育率達到97.03%。開展了第四屆生育文化節系列宣傳活動,舉辦了“弘揚生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文藝晚會”。

法庫鎮 法庫鎮

司法調解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開展了“五五”普法宣傳活動。在各村建立的法律諮詢服務站為村民無償提供法律服務。在民眾糾紛的調處方面,實現了一般糾紛不出村(社區),疑難糾紛不出鎮的目標。

廣播工作僅僅圍繞全鎮工作的大局,保證了在縣電視台的上稿密度,縣電視台共播出該鎮的新聞稿件60餘篇,有力地配合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另外,工會、武裝、婦聯、共青團等群團組織也開展了多項活動,在全鎮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的作用。

在全鎮的社區、村屯普遍開展了以“迎接陶博會,文明在法庫,爭做文明人”為主題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全鎮主要街路的醒目位置懸掛宣傳標語,利用新聞媒體報導自覺維護環境的文明人、文明事,揭露和曝光損害公共環境的不道德行為。還組織社區民眾,編排宣傳陶博會,爭做文明人的文藝節目進行了廣場演出。

人文氛圍

法庫鎮 法庫鎮

法庫鎮2008年重點開展了以“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精神文明創建系列活動,通過參加瀋陽市“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禮儀知識競賽”、法庫縣“愛法庫、建家鄉”主題演講、《人民日報》奧運禮儀答題等活動,在法庫鎮營造了和諧文明的社會氛圍,廣大居民的文明素質也得到了提升。

法庫鎮在全法庫鎮範圍內開展了孝敬老年人,關愛未成年人“雙十佳人物”評選活動,在河南社區舉行了一次文明樓院的掛牌儀式,並通過法庫縣電視台進行了宣傳報導,在鎮各居民小區中起到了正面的引導的作用,並與樓院保潔工作相配合,推動了文明社區、文明樓院創建活動的開展,在各村開展了生態和諧鄉村的創建活動,在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的同時,鎮各村在文化設施方面也都有新的投入,特別是大泉眼、新城堡兩村,在縣文化部門的支持下,添置了萬餘元的大型音響,千餘冊的圖書,為豐富農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提供了條件。

歷史傳說

二龍山坐落在法庫城西,方圓約二平方公里,山雖不算高,但形狀奇特,林木蔥鬱,是人們門登山、遊覽的好去處。

相傳,古時有—年農曆五月初三,有—條黑龍拖著一條又長又粗的黑尾巴,降生在山東省李家莊一戶姓李的人家。他的母親—看生了個似人非人的怪物,當時就嚇昏了過去。在外屋站著的父親進屋一看,氣得嘴唇發紫,到外屋拿把萊刀來進屋,舉刀就朝怪物那黑尾巴剁去,但只剁掉了—半,沒等這位父親再剁第二刀,黑龍便忍痛從窗戶飛走了,一直飛到黑龍江,藏匿到了江底。

這條黑龍藏在江底養好了傷,因嫉恨人的殘忍,總把江水攪混,推濤作浪,害得兩岸常常鬧水災。於是,人們送他—個外號,叫“禿尾巴老李”。

黑龍在黑龍江中呆了好多年後,突然想起了自已的家鄉。於是,他就選定他生曰這天,也就是農曆五目初三,飛出黑龍江回山東老家祭祖。他騰雲駕霧,在天空中大抖威風。他打個滾兒,人間就降一場冰雹,他—搖頭一擺尾,人間就下—場暴雨。他正隨意玩耍間,忽然腳下—沉,差一點落到地上。他仔細一看,原來下面有三寶在暗暗發光。這三寶就是法庫城南的萬寶山、城西的八虎山、城東的調兵山。萬寶山原來叫王八山,那是-只上萬年的老烏龜;八虎山,傳說上天派下的八隻神虎;調兵山,山下有一條鎖龍溝更是了得。這三座山能降妖,能避邪,保護著法庫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面對這三座寶山,黑龍有些害怕,往前走吧,過不去;繞道走吧,當天又到不了山東老家;返回黑龍江吧,又辜負母親的養育之恩。沒有辦法,他只好在調兵山北面的桃山頂上喘口氣,歇歇腳。想來想去,他突然想到也許從地下走能躲過這三座寶山。他運足全身力氣,一頭扎到土裡,哪曾想由於過力過猛,把頭上的兩隻犄角撞折了一節。

從此,黑龍就成了禿角禿尾的醜龍了,黑龍的兩節犄角由於借了三座寶山的仙氣,立即化作兩座小山,並漸漸合在—起。

二龍山公園 二龍山公園

於是。

法庫鎮內“井中廟”的傳說

在法庫鎮什字街北五十米處的路西,早年那裡有一東西走向的小路,路邊有一眼水井,廟就建在這眼井的半腰之井壁處,二尺見方,坐北朝南,青磚砌成的拱形廟門,探出井壁有十多公分,月光下,廟之倒影,映入井中,猶如水出。解放以後,井被填平了。

傳說這井裡有條被道人治服的鮎魚精,那鮎魚精原先住在遼河裡,成精後經常興風作浪,使遼河時常決口,淹沒莊稼,危害一方。後被一雲遊道人降服,把其鎖在了這眼井中。道人怕其逃跑,便在井壁上建了這座廟,並在廟中放了一面照妖鏡,用鏡光罩住了井面。從此,那鮎魚精就永遠被鎖在了這井裡,再也不能危害百姓了。

城鎮風景

魚梁山城即瀋陽市法庫縣政府所在地法庫鎮,它位於法庫縣東北部,南接瀋陽,東連鐵嶺,北臨康平縣,西毗彰武縣,景區面積1331公頃。法庫鎮古有源於“魚梁”一說,又是清初柳條邊門之一的法庫邊門,是歷史上的塞北重鎮,而且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是法庫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是一處綜合性旅遊區。

魚梁山城四面環山,東有大嶺山,南有萬寶山、望海寺山,西有架子山、二龍山,北有朝陽寺、桃山,故有山城之美稱。自清順治、康熙年間修築柳條邊在此設門以來,這裡一直是東北與中原南下北上的交通要塞,是瀋陽市的生態衛星城。在城中心吉祥廣場內有始建於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的吉祥寺,俗稱關帝廟、老爺廟,其內的鐘鼓樓為市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在法庫山南坡有始建於元朝的朝陽寺,俗稱娘娘廟,其廟殿宇恢弘、氣勢非凡。在法庫城西的二龍山上建有二龍山公園,其山形奇特、林木充裕,山上建有老少樂園、花卉園、烈士陵園等景點。法庫城東南望海寺山和東大嶺山,綠樹成蔭、濃香撲鼻,山上建有望海樓和涼亭數座,此地嶺高巍巍、谷深幽幽、形勢險要、氣勢雄奇,是規劃中的森林健康園。在法庫城中心建有全國領先東北一流的步行商業街——紅街,它與吉祥廣場遙相輝映,形成法庫現成獨特的人文景觀。城中設有濱河帶狀公園,是人們休閒的好去處。在法庫城南經濟開發區內建有以生產、科研、教育、行銷於一體的中國北方瓷都,是重要的工業旅遊目的地。如今的山城,四周青山疊翠、綠浪接雲、樓群鱗次櫛比、街路寬闊平坦,眾多的名勝古蹟和自然景觀把這座城市裝點的婀娜多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