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屬突尼西亞

法屬突尼西亞保護國(法語:Protectorat fran?ais de Tunisie,)即法屬突尼西亞,是原法國在北非的一個保護國。

歷史

突尼西亞原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1705年,突尼西亞貝伊海珊·本·阿里·圖爾基推翻了奧斯曼帝國派駐突尼西亞的最高官員德伊,建立起海珊王朝,其統治下的突尼西亞被後世稱為“突尼西亞貝伊國”。然而突尼西亞貝伊名義上仍然向奧斯曼帝國蘇丹稱臣。
1830年,法國占領阿爾及利亞後,極力向突尼西亞滲透,以擴大在北非的勢力。1881年4月,法國軍隊從阿爾及利亞入侵突尼西亞貝伊國。5月,法軍攻占突尼西亞城。法國強迫突尼西亞貝伊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薩迪克簽訂了《巴爾杜條約》,突尼西亞從此淪為法國保護國。
兩次世界大戰,突尼西亞成為法國重要內的人力物力來源地。但是戰爭極大削弱了法蘭西殖民帝國。

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被納粹德國占領,突尼西亞又成為非洲戰場的重要戰場。1943年的突尼西亞戰役盟軍將納粹德國的軍隊趕出了突尼西亞。戰後法國殖民當局雖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也對突尼西亞人民的反抗活動予以鎮壓,但無濟於事。突尼西亞人民在新憲政黨(其前身是自由憲政黨)的領導下沉重地打擊了法國殖民當局,法國被迫於1955年6月3日與突尼西亞貝伊政府簽訂《法突協定》,承認突尼西亞獨立建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