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蛤

沼蛤

貝殼小型,殼長為25mm,高10mm,寬9.5mm。殼質薄,外形側面觀似三角形或彎月形。殼頂位於殼的前端,背緣彎曲,與後緣連成大弧形,腹緣平直,在足絲處內陷,由殼頂向後的部分殼面極凸出,形成一條龍骨。殼面棕褐色、黃綠色或深棕色,殼頂至兩側龍骨凸起間呈黃褐色,殼頂後部呈棕褐色。貝殼內面,自殼頂斜向腹緣末端呈紫羅蘭色,其他部分淡藍色,有光澤。無鉸合齒。無隔板。前閉殼肌退化,後閉殼肌和足絲收縮肌發達。足小,棒狀。足絲髮達。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沼蛤
拉丁名稱 Limnoperna fortunei
生物代碼
英文名稱 \
地方名稱 淡水殼菜、湖沼股蛤、死不了、死不丟
中文門名 軟體動物門
拉丁門名 Mollusca
中文綱名 雙殼綱
拉丁綱名 Bivalvia
中文目名 貽貝目
拉丁目名 Mytiloida
中文科名 貽貝科
拉丁科名 Mytilidae
中文屬名 沼蛤屬
拉丁屬名 Limnoperna
分布類型 海水
形態特徵
沼蛤 沼蛤

軟體動物門(六)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