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咳川貝枇杷露

治咳川貝枇杷露:清熱化痰止咳用於感冒支氣管炎屬痰熱阻肺證症見咳嗽、痰黏。

基本信息

藥品詳情

漢語拼音:Zhike Chuanbei Pipa Lu
藥盒藥盒

商品名稱:治咳川貝枇杷露(潘高壽)是否處方:非處方藥是否醫保:否運動員慎用:否劑型:糖漿劑作用類別:本品為咳嗽類非處方藥藥品。貯藏:密封,置陰涼處。有效期:24個月

主要成份

枇杷葉桔梗水半夏平貝母流浸膏薄荷腦

輔料為蔗糖。

◆枇杷葉——清肺止咳。

◆桔梗——止咳祛痰。

◆川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水半夏——燥濕化痰止咳。

功能主治

清熱化痰止咳。用於感冒、支氣管炎屬痰熱阻肺證,症見咳嗽、痰黏或黃。

治療優勢

治咳川貝枇杷露止咳是常用的藥物之一,可以有效止咳,但是患者需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治咳川貝枇杷露治咳川貝枇杷露
。自選止咳藥時,關鍵要分清自己的咳嗽是屬於寒、熱、虛、實中的哪一種。如咳嗽是否有痰?咳痰是什麼顏色?有無惡寒發熱?咳嗽痰量的多少等。針對不同類型的咳嗽,應該根據症狀用藥。
早期咳嗽,痰可能不多,如果咳痰稀,色白或有泡沫、喉癢,多屬於寒證,要用解表散寒止咳藥,如風寒咳嗽沖劑之類。如果咳黃痰,或是灰痰多為有熱,屬熱證,要用清熱化痰止咳藥,如急支糖漿之類。如早晨咳嗽痰多,或有痰塊,多屬痰濕咳嗽,要用化痰止咳藥,如半夏露之類。如乾咳痰少,喉癢,屬秋燥咳嗽,或是陰虛,要用潤肺止咳藥,如川貝枇杷露之類。如為乾咳,久咳不止,可適當使用鎮咳藥,如強力枇杷露等。川貝枇杷露的成分有川貝母、枇杷葉、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薄荷腦。輔料為蔗糖、杏仁香精、苯甲酸鈉等等。從藥物組成來說,本方偏於甘涼可以滋潤。

因此,結合上述可以知道,川貝枇杷露確實能夠治療咳嗽,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服用。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注意事項

1.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2.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服用一周病證無改善,應停止服用,去醫院就診。

4.服藥期間,若患者出現高熱,體溫超過38℃,或出現喘促氣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者應到醫院就診。

5.孕婦慎用。

6.長期服用,應向醫師或藥師諮詢。

7.對該藥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該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0.請將該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該藥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歷史追溯

光緒年間(公元1890年),廣東開平人氏潘百世、潘應世兄弟在廣州高第街設藥鋪,店號“長春洞”。長春洞是前店後場式的藥鋪,前店賣藥,後場制丸,僱工10餘人,進行作坊式生產。潘氏兄弟於上世紀20年代初先後去世。藥鋪由潘百世之子潘逸流、潘應世之子潘楚持共同經營。沒多久潘逸流、潘楚持又相繼離去,轉營他業。藥鋪由潘百世的四子潘郁生出任司理,潘郁生剛接手經營,就爆發了廣州起義。長春洞藥鋪毀於戰火。潘氏改在西關十三行路豆欄上街設店,重新營業。辛亥革命後,西醫逐漸為人們所接受。這對於傳統中成藥的一統天下無疑是一大衝擊,那些藥效平平的中成藥鋪就更是慘澹經營,長春洞潘高壽蠟丸營業額因此一落千丈。潘郁生意識到再獨沽一味蠟丸業難於持久經營,於是決意另闢路徑,著手創製新藥,復興祖業。潘郁生看到南方氣候炎熱多雨,且多乍暖乍寒天氣,人們容易患傷風咳嗽,但市面銷售的枇杷露多是獨味單方,治咳療效不顯著,於是他將具有潤肺鎮咳作用的川貝母和有祛痰作用的桔梗與枇杷葉一起熬煉,為消除病人怕吃苦藥的心理,還在藥液中加上香料和糖漿,將湯劑改為糖漿劑,為使該劑耐久存放,又吸取了西藥製劑方法,加進了苯甲酸等作防腐劑。新藥製成後,定名為“潘高壽川貝枇杷露”。

潘郁生為擴大宣傳,以父親潘百世的真像和自己的畫像為商標,並特意在自己的像旁註明潘四俶創製(潘郁生又名潘四俶),印成精緻的包裝盒,使人容易辨認。潘還通過報章廣作宣傳,到處貼街招,還經常寫些奇文怪論在報上發表,引起社會人士注意。使潘高壽川貝枇杷露名聲鵲起。幾年間便成為家喻戶曉的治咳藥,並行銷省港澳以及台灣等地。

隨著潘高壽川貝枇杷露走俏,1929年,潘郁生正式樹起潘高壽藥行招牌,專營枇杷露,長春洞仍然以經營蠟丸業為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