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谷地

河湟谷地

河湟谷地,是指青藏高原大坂山與積石山之間,黃河與湟水流域肥沃的三角地帶,位於青海省東部農業區,由東往西依次為湟水流域的民和縣、樂都縣、平安縣、互助縣、西寧市、大通縣、湟中縣、湟源縣、海晏縣,及黃河流域的循化縣、化隆縣、尖扎縣、貴德縣。

基本信息

概述

河湟谷地河湟谷地

河湟谷地,是指青藏高原大坂山與積石山之間,黃河與湟水流域肥沃的三角地帶,位於青海省東部農業區,由東往西依次為湟水流域的民和縣、樂都縣、平安縣、互助縣、西寧市、大通縣、湟中縣、湟源縣、海晏縣,及黃河流域的循化縣、化隆縣、尖扎縣、貴德縣。這裡山川相間,地貌奇特,是黃河流域人類活動最早的地區之一。

從青海東大門民和縣往上,經青海省會西寧直至美麗的青海湖畔,在這條長達300多公里的風景長廊之內,不但城鎮密布,物產豐富,而且山水風光旖旎,文物古蹟眾多,宗教勝地林立,自然景觀古老、純樸,別具一格,豐富的文化遺存、古老的宗教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風情,構成了一條令人神住的西部風景線。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這裡的許許多多獨特的人文景觀並不為國內外遊客了解。隨著西部地區的進一步開放,河湟谷地撩開了神秘的面紗,成為中國西部一個引人注目的旅遊熱點。

文化積澱

原始社會末期,在河湟谷地形成了著名的卡約文化。這種類型的文化以1923年首次發現於湟中縣雲谷川的卡約村得名。卡約文化充分顯示了當時人們農牧兼營,過著相對穩定的定居生活。卡約文化的陶器製作更加豐富,有雙耳罐、四耳罐、杯、瓮、豆、鬲等,彩繪以赭色為主,花紋豐富多彩,並出現了羊,鹿、狗等動物圖紋。眾多古老文化的交替出現,使河湟谷地的歷史文化顯得古老而燦爛。這條湟水古文化帶上到處可見的遺址,留給我們的是一條完整旅遊考察線,從民和核桃莊到樂都柳灣,從互助高寨到大通孫家寨、湟中卡約,只要沿湟水河而上,溝汊、台地、土坡上,古文化遺址交錯分布,古老的傳說如裊裊炊煙,生生不息。河湟各地的彩陶,會使許多善於“尋根”的人士感慨萬千。河湟谷地的彩陶,更會使許多善於“尋夢”的人們流連忘返。在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的結合部,在黃河的最上游,能有如此完整的古文化遺址,將會留給人們很多的思考……

宗教寺院

寺院古剎:瀰漫著宗教文化的輝煌景觀!河湟谷地處在中原通往中亞西藏的通道上,因而中原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在這裡形成一個獨特的交匯點。如今,儘管河湟谷地成為青藏高原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但由於多民族多宗教派系的原因,這裡寺廟林立,宗教色彩極為濃厚,是中國西部人文景觀中特殊的地區之一。

塔爾寺

西寧城南不遠處的黃教聖地塔爾寺,是藏傳佛教的格魯派六大宗教主寺之一。在河湟谷地蓮花形的群山環抱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片與中原帝王宮殿相媲美的輝煌建築群,眾多的深藍色和深綠色琉璃瓦的殿頂鱗次櫛比。中間高出金殿之上的大頂,金光閃耀,引人注目,這就是塔爾寺著名的大金瓦寺。金瓦寺屋頂分上下兩層,兩層均鋪以金葉之瓦,最上層那美麗的金頂,經多次鎦金,價值難以估量。有人曾就塔爾寺的財富作過這樣的比方:該寺的財產,用以抵償清未庚子賠款還綽綽有餘。我們可以從這金光耀眼的建築群中感受到佛教的神秘和無限誘惑。塔爾寺不管從哪個角度研究,都堪稱青藏高原上的一部大書。 在河湟谷地獨特的風景上,還有諸如瞿曇寺、佑寧寺、夏瓊寺、文都寺、白馬寺、廣惠寺等佛教寺院,宛如群星燦爛,使河湟谷地在宗教史上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西寧東關清真大寺

然而,除了佛教,遠離故土的伊斯蘭文化也在這裡生根發芽,葉繁枝茂。位於西寧市的東關清真大寺,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是中國西北地區四大清真寺之一。其大殿金碧輝煌,具有中國古代宮殿的建築風格。曾幾何時,甘肅臨夏地區近千座清真寺中的開學阿訇,均由該寺選派或認可。張廣建、馬福祥等名人均有題字。

民族風情

除此而外,中原的道教也在這裡占據了一處處名山勝水。歌謠中飛翔的彩色夢境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河湟谷地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成為古老民族繁衍生息之地。羌人游弋,匈奴逐鹿,吐蕃爭雄,中原安撫,歷史的變遷使這裡成了西北少數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而今,獨居此地的土族和撒拉族更是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中鮮艷奪目的奇葩。

土族

世世代代生活在河湟谷地互助、民和、大通三縣的土族人民,在漫長的生活中,他們創造了本民族獨特的民族風情。土族人的服飾華麗多彩,特別是姑娘的花袖衫,好像天上的彩虹。黑色代表土地,紅色代表太陽,綠色代表稼禾,藍色代表天空。這種獨特的色彩服飾的象徵,在我國眾多的民族中是少見的。土族人的婚禮,是一曲回味無窮的歌,是一軸情深意長的畫。說親、迎親、婚禮,始終用歌聲作先導,這便是這個民族獨有的風俗。

撒拉族

黃河臂彎里的循化撒拉族之鄉,風土人情別有一番景致。這裡是青海高原的瓜果之鄉,在碩果纍纍的果園裡,撒拉艷姑(姑娘)縱情高歌;在波濤滾滾的黃河上,撒拉小伙奮力划動牛皮筏子,一幅不似江南、勝似江南的壯美風景畫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撒拉族有極為豐富的民間文學藝術,其民間歌曲節奏明快,獨具情調,舞蹈輕盈多姿,耐人尋味。漫步在鄉鎮街頭,店鋪林立,土特產琳琅滿目,撒拉人的善於經商使這方故土更具獨到的魅力。

花兒會

從農曆六月起,當河湟谷地花紅柳綠,風光最為美麗之時,“花兒會”便成了這條風景線上最為精采的樂章。各族人民選擇了山清水秀的名勝之地,用“花兒”表達對生活、對勞動的感受,青年人以歌為媒,相互對唱,吐露心中的愛戀。人們歡聚一地,自編自唱,熱鬧異常。從農曆六月六的大通老爺山、互助五峰寺“花和會”到民和三川地區的八月“納頓節”,類似狂歡的歌會、舞會,一浪高過一浪,直到耀眼的金色染黃了豐收的田野。“河湟花兒”以其歌詞的豐富多彩、曲調的優美明快而著稱於中國民歌之林。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花兒會”也變成了各地規模宏大的物資交流會。每逢會期,商賈雲集,店鋪密布,商品豐富,風味小吃隨風飄香,給古老的“花兒會”注入了時代的生機和活力。

河湟風景

森林公園,點綴西部大荒的綠色寶石。在許多人的心目中,西部中國是沙漠和戈壁的世界,而誰能想到環抱河湟谷地竟是一處處青山秀水。其中大通河西岸的互助北山林區,黃河南岸的坎布拉風景區和孟達林區,尤以其旖旎風光為人們所鍾愛,被林業部確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

谷地東北部的互助北山林區,被譽為“西部黃山”。層巒疊嶂,險峰林立,峽谷幽深,林濤迴蕩。這方圓1100平方公里的風景區,以山地森林景觀為主體,輔以植物觀賞和民族風情,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北山森林公園有著絢麗多姿的植物群落,千餘種高等植物。稀世名花綠絨蒿花,北山林區就有3種。被譽為“我國三大高山名花”的杜鵑花、報春花和龍膽花,在這裡廣為分布。

尖扎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

坎布拉,又是一個誘人的風景區。她以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觀,濃郁的宗教氣息,現代化的水電人工湖為主要景觀。在坎布拉風景區的腳下,黃河上一座大型的水電站-李家峽水電站正在崛起。宏偉的大壩,碧波蕩漾的人工湖將給坎布拉風景區增添一面閃亮的明鏡。奇山與秀水兼有,雄渾與嫵媚共存。

循化孟達國家森林公園

在黃河南岸的撒拉族之鄉,又有一處被譽為“青海高原的西雙版納”的天然風景名勝區--孟達自然保護區。孟達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獨特,植物區系成分複雜,以華北溫帶區系成分為主,兼有唐古拉特區系和橫斷山脈區系伸延的植物成分,還有從秦嶺方面滲入到本區的某些植物種類。在孟達林區,因第四世冰川的作用而形成冰川湖--天池,碧波蕩漾,引人入勝;而在不遠處,黃河大峽谷風光,雄渾壯觀,氣勢非凡。

發展

有位人文地理學家曾這樣感嘆,像河湟谷地這樣一塊只占青海省面積三十分之一的地區,卻集中了青海省四分之三的人口,工農業總產值竟占青海省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且交通發達,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眾多,一個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幾乎全部集中在這裡,這樣的地區,在國內其他省區並不多見。河湟谷地的發展前景,將會更為廣闊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