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坎村

河坎村

河坎村隸屬於大橋鄉大橋村委會,屬於半山區。位於鄉政府所在地, 村委會所在地,海拔1130米,年平均氣溫23℃,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宜種植柑桔、甘蔗、蔬菜等農作物。

基本信息

1、貴州省銅仁市沿河縣中界鄉河坎村

地處大山深處的河坎村是貴州省沿河縣中界鄉較為邊遠的貧困行政村之一,與重慶市酉陽縣相鄰,距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左右,距縣城25公里。全村轄2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80戶,2850人。多年來,廣大民眾一直為行路難、飲水難和致富難這“三難”發愁。2007年新的黨支部班子選舉產生後,充分發揮基層戰鬥堡壘作用,積極想辦法、謀出路,通過幾年的攻堅克難,如今,河坎村的“三難”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在新農村建設道路上邁出了最堅實的一步,為全村民眾致富奔小康鋪平了道路。
該村為了修路,村幹部模範帶頭,黨員積極投工投勞,村民積極集資,全村共集資20多萬元,經過3個月的艱苦奮戰,修通了從重慶李溪至毛家山、黃家洞至銀山的斷頭公路,公路全長約15公路,改寫了該村數百年來肩挑背馱的歷史。
該村黨支部班子不等不靠,積極跑資金,要項目,還多次邀請縣水利局專業技術人員去該村實地勘測,查找水源。在進行論證後,決定從離村五公里遠的貓東溝引水。年前,該村就啟動了自來水工程,共投資10萬多元,修建了一口容量為80立方米的水池,鋪設了長約12公里的供水管道,全村大部村民可飲上自來水。截止目前,全村實施退耕還林300畝,宜林荒山造林240畝,實行封山育林後,全村新增森林面積400餘畝,部分村民還用上了清淨方便的沼氣。如今走進河坎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綠意盎然。該村還裝上了移動機站,全村人基本上都用上了手機。
2009年初,該村黨支部在重慶、成都考察之後,決定引進民營資本,把富餘土地全部流轉,交由一家企業集中經營。這一想法與重慶客商崔永財不謀而合,在村黨支部的宣傳動員下,該村共有100多戶農戶與客商簽訂土地承包協定,流轉土地總計600餘畝。重慶客商因地制宜,在該村大力發展烤菸,種植茶葉、油菜、馬鈴薯等,還吸引當地50多名農民工到公司就業,每人每月最低工資超過1200元。
該村村民楊文生從廣東打工回村後,一直想利用自己在外面學到的釀酒技術,在本村興辦一個酒廠,但由於資金短缺,一直未能如願。當他把這一情況反映到村委會後,村支部立即與中界信用社聯繫,為他協調貸款3萬元。據了解,他現在所烤的酒除了普通白酒外,通過技術改良,成功烤出土家苦蕎酒,每公斤賣到了40多元。除此之外,他還養了30多頭豬,每年收入在7萬元左右。2003年,河坎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800多元,到2008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600多元。昔日沉寂的河坎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正朝著“建設新農村,發展新產業,建立新機制,塑造新形象”的目標闊步邁進,全村人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可謂一天一個樣。

2、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大橋鄉河坎村

河坎村隸屬於大橋鄉大橋村委會,屬於半山區。位於鄉政府所在地,村委會所在地,海拔1130米,年平均氣溫23℃,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宜種植柑桔、甘蔗、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總面積94.81畝(其中:田75.96畝,地18.85畝),人均耕地0.76畝,主要種植糧食、本地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1,475.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8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5畝,主要種植柑桔等經濟林果。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0戶,有鄉村人口128人,其中農業人口120人,勞動力10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5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三產業,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2%。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6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運輸、屠宰、種植為主。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42%;畜牧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21%第二、三產業收入35萬元,占總收入的50%;農民人均純收入1960元,農民收入以運輸、屠宰、種植等為主。

3、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曲江鎮河坎村

河坎村隸屬於曲江鎮山田村委會,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3公里,距離鎮6公里,國土面積0.31平方公里,海拔1320米,年平均氣溫18.5℃,年降水量850毫米,適宜種植稻穀、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總面積367畝,人均耕地0.63畝,主要種植稻穀、蔬菜等作物;水面面積25畝,其他面積7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48戶,有鄉村人口575人,其中農業人口569人,勞動力3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30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43萬元,占總收入的52%。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8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9萬元,占總收入的65.6%;畜牧業收入39萬元,占總收入的13.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0頭,肉牛18頭);第二、三產業收入43萬元,占總收入的14.9%;資性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4.5%,農民人均純收入316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在省內務工6人(占勞動力的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