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新鄉市東部封丘縣和長垣縣境內,總面積22780公頃,1988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天鵝、鶴類等珍禽及內陸濕地生態系統。區內生境多樣,物種豐富,動植物區系成分複雜,是南北方動植物類群交匯處及通道,也是鳥類南北遷徒的主要途徑和華北水禽越冬的北界。目前己發現鳥類有161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鳥類有白鸛、白頭鶴、白鶴、大鴇、天鵝、灰鶴等39種,列入中--日、中--澳候鳥保護協定的候鳥有80餘種。

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西北部黃河中下游段,西起陝西與河南交界處,地理坐標在北緯34°33′59"~35°05′01",東經110°21′49"~112°48′15"之間,屬濕地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東西長301km²,跨度50km²,總面積68 000hm²,核心區面積21 600hm²,緩衝區面積9 400hm²,實驗區面積37 000hm²,河南黃河濕地保護區成立於2003年。
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區內共低、高等植物有743種,其中藻類植物118種,苔蘚植物27種,維管束植物598種。黃河兩岸山坡、堤坡等陸地分布著天然草本植物、灌木以及農作物和少量人工營造的防護林、經濟林等;濕地分布的植物主要為天然草本植物和農作物。區內濕地鳥類資源十分豐富,南北區系成分相互滲透,區內已知175種鳥類中,其中天鵝是保護區的主要保護物種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的就有黑鸛、白鸛、金雕、白肩雕、大鴇、白頭鶴、白鶴、丹頂鶴、玉帶海雕、白尾海雕10種;屬國家二級保護有大天鵝、灰鶴等31種。還有中日簽訂的候鳥保護協定鳥類83種,中澳簽訂的候鳥保護協定鳥類 22種。
保護區具有豐富的生態系統多樣性,它不但具有河流濕地特徵,同時還具有庫塘濕地和沼澤濕地的特徵。保護好黃河濕地生態,對大量棲息繁衍於其中的生物物種和黃河濕地特有的生態與環境、生物多樣性,對調節當地氣候、涵養水源、防洪排澇、改善環境、維護生態安全以及國家重點水利樞紐工程的保護等,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