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猶太研究所

河南大學猶太研究所是以科研為主、兼顧教學的學術研究機構。研究所由所長張倩紅教授發起,於2002年3月成立,主要從事猶太歷史和文化領域的研究。作為國內高校中較早對猶太歷史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術機構,研究所與北京、南京、西安、山東、上海、雲南及以色列、德國、法國、英國相關的猶太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學術聯繫。

河南大學猶太研究所簡介

華裔加拿大學者丘才廉先生、倫敦猶太文化中心董事長Clive Marks擔任本所名譽所長,張禮剛博士擔任副所長。研究所現有專兼職科研人員13人,其中專職人員6人:張倩紅教授、張禮剛副教授、胡浩副教授、趙廣軍副教授、劉百陸講師、臧德清講師;兼職研究員7人:徐新教授(南京大學 )、殷罡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丘才廉先生(加拿大溫尼伯華語學院)、Jonathan D. Sarna (Brandeis University),Clive Marks(London Jewish Cultural Centre), Jerold Gotel(London Jewish Cultural Centre), shalom Salomon Wald(Jewish People Policy Planning Institute)
研究所的宗旨和發展目標
一.開展猶太歷史和文化專題研究,促進猶太歷史、文化研究在中國的發展;
二.開設猶太歷史、文化課程,舉辦有關猶太歷史和文化方面的專題講座,促進學生對猶太歷史、文化、民族、宗教、經典等方面的了解,加強中猶人民的交流與合作;
三.開展國際合作,邀請國外猶太學者來華講學,組織猶太歷史、文化方面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促進猶太學研究在國內的發展;
四.建設猶太圖書資料中心;
五.積極籌集資金,設立獎學金與助學金,資助相關學術活動。
河南大學猶太研究所自建立以來,取得了一系列成績
1.設立多種獎學金
Len hew獎學金
從2002年開始,丘才廉先生在河南大學設立“丘才廉論文獎”和“丘才廉獎學金”,對河南大學猶太研究所的創立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丘才廉獎學金面向對猶太歷史文化感興趣的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已成功舉辦5次。
Jerold Gotel獎學金
獎學金設立者為倫敦猶太文化研究中心海外聯絡部主任、猶太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研究所碩士生導師Dr.Jerold Gotel
Farrington獎學金
該項獎學金由Farrington夫婦設立。Farrington夫婦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出於對中國文化的熱愛長期居住在開封,並長期擔任猶太研究所英語口語教師。
2.設立丘才廉論文獎
“丘才廉論文獎”是受研究所名譽所長丘才廉先生之託,由河南大學猶太研究所主辦的論文競賽,旨在增強學生對猶太文化的了解,提高學生對猶太歷史、文化的興趣,每年舉行一次,相關資金從丘才廉先生創辦的“雲南少數民族希望工程”中撥出。每年參賽學生包括歷史文化學院、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哲學和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藝術學院等,總計收到論文600多篇。目前丘才廉論文獎比賽已成為猶太研究所的特色項目,受到全校師生的關注。
3.廣泛開展學術交流
近年來,河南大學猶太研究所先後與南京大學、山東大學、美國布蘭代斯大學、以色列希伯來大學、以色列巴·伊蘭大學、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等建立了合作關係,張倩紅、張禮剛、胡浩等研究員都曾赴以色列大學進行過為期一到兩年的訪問研究或博士後研究。另外,從2002年至今,先後有Brandeis University的Jonathan D. Sarna, London Jewish Cultural Centre 的Clive Marks,Jerold Gotel,Jewish People Policy Planning Institute的Shalom Salomon Wald,Jerusalem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 的Gustavo D Perednik,南京大學徐新教授、中國社科院殷罡研究員等知名學者50餘人次前來講學。
猶太研究所多次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10月,張禮剛講師受邀參加南京大學舉辦的“猶太教與猶太社會研討會”;2003年9月,張倩紅教授、張禮剛講師受邀參加德國Mainz大學舉辦的“中國猶太人國際研討會”;2004年5月張倩紅教授與本所研究生參加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舉辦的國際研討會;2005年7月,本所研究生參加山東大學猶太國際暑期學校;2005年8月張倩紅教授攜本所研究員、學生參加在南京大學舉行的“2005納粹大屠殺與南京大屠殺國際研討會”;2006年5月,張倩紅教授參加休斯敦大屠殺紀念館舉辦的大屠殺教育國際研討班;2006年6月臧德清講師參加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舉辦的大屠殺教育國際研討班。
猶太研究所積極主辦、承辦國際學術會議。2002年5月與南京大學猶太文化研究所合作舉辦了“猶太人在華散居國際會議”;2006年7月與歐盟大屠殺教育與研究行動委員會、法國大屠殺紀念基金會、倫敦猶太文化研究中心合作舉辦了 “大屠殺”國際研討會。2009年7月與南京大學猶太文化研究所聯合舉辦“納粹屠猶國際學術研討班”。
4.建設夏隆圖書館
夏隆圖書館始建於2002年3月,目前擁有外文藏書近4000冊,部分藏書由Kaufman Cilverberg圖書館、丘才廉先生、Dr.Jerold Gotel、希伯來大學Prof.Michael Zard、Dr.Irene Eber、巴·伊蘭大學Prof.Joshua Schwarts、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Prof.Robert Rozett等捐贈,部分由研究所出資購買,藏書涉及猶太古代歷史、文化、哲學、宗教、文學及猶太教經典、反猶大屠殺和以色列現代史、中東問題等多方面。

本科生研究生培養

河南大學猶太研究所非常重視人才培養工作,把培養猶太研究人才作為又一重點工作。目前本所以世界歷史專業為依託招收猶太—中東史碩士研究生,學制3年,每年招收2-4名碩士研究生,在所研究生每年平均保持在10名左右。為了保證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除學校和學院開設的全校研究生公共課程和世界歷史專業研究生部分課程外,研究所採取中外指導教師聯合培養的模式進行研究生教育,給每屆研究生開設有“猶太歷史與文化”、“中東史”、“猶太歷史文獻選讀”三門必修課和“英語口語”、“專業英語”“猶太研究前沿問題專題”、“猶太教與世界宗教專題”、“聖經導讀”等選修課,外國專家定期前來授課和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為使研究生學好開設的課程,研究所積極鼓勵學生召開讀書會,每兩周一次,對有關問題進行研討,效果良好,成為我所研究生培養的一大亮點。由於我所培養的研究生專業基礎紮實、英語套用能力較強,已畢業研究生深受社會歡迎,先後有多名研究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等攻讀博士學位,部分學生進入高校或科研機構工作,有4位同學應邀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本古里安大學留學,就業率100%。除此之外,本所教師還為河南大學歷史學專業、世界歷史專業本科生開設“猶太史”、“中東史”等選修課程,所開課程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學術性為一體,深受本科生喜愛,每年有近150人選修本所開設的課程。

學術研究

河南大學是我國較早從事猶太研究的高校之一,具有良好的學術傳承。陳長琦吳雪麗等人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關注中國猶太人問題。陳長琦教授於 1981年在《中國社會科學》第2期發表了《對<關於中國境內猶太人的若干歷史問題>的幾點疑問》一文,對潘光旦先生的遺作《關於中國境內猶太人的若干歷史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984年陳長琦教授又在紐約出版的《中國學者論古代中國猶太人文集》中發表《僧人還是拉比》一文,考察了我國古典文獻中關於猶太人的記載,提出了猶太人在《宋史·真宗紀》中記載的“僧你尾尼”不是僧人而是猶太拉比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魏千志教授於1993年在《史學月刊》第5期發表了《中國猶太人定居開封時間考》一文。該文對猶太人來華時間、路線進行系統的考察,分析了猶太人周代、漢代、唐代定居開封等觀點的不可靠性,提出了猶太人在宋真宗元年(公元998年)定居開封的觀點。這兩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引起學界廣泛關注,猶太人於宋代定居開封說近年來被越來越的學者接受。張倩紅教授是國內較早從事有太學研究的中國學者之一,在研究所成立之前就開始了關於猶太人相關問題的研究。從20世紀90年代初到2002年3月,她圍繞猶太大屠殺、猶太文化、中國開封古代猶太人、以色列經濟等問題展開研究,先後在《世界歷史》、《史學月刊》、《西亞非洲》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完成省部級以上項目4項,獲得廳局以上獎勵5次。這些研究成果為研究所的成立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2年,張倩紅教授完成了在以色列巴伊蘭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工作,懷著對猶太研究的執著和熱情向學校申請成立了猶太研究所,河南大學猶太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八年來,研究所不斷凝練學科方向,形成了猶太文化現代化研究、近現代猶太史研究、中國開封古代猶太社團研究、猶太大屠殺研究四個特色研究方向,出版了一批研究成果。據統計,從2002年至今,張倩紅教授出版了《困頓與再生—猶太文化現代化》、《以色列史》、《猶太人》、《歷史上的中國開封猶太人——中文資料輯要與研究》等5部專著和《通向奧斯維辛之路》譯著一部;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世界民族》、Jewish Studies(猶太研究,英國劍橋大學出版)、《西亞非洲》等刊物圍繞猶太問題發表論文40餘篇,完成或正在主持《世界文明史上的猶太人》、《猶太以色列史專題研究》2項國家社科基金和《開封古代猶太社團研究》、《猶太文化特徵》等省部級以上項目3項;獲得河南省優秀社科成果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3次。2006年4月,她在英國Jewish Studies發表的From Judaism to Confucianism(《從猶太教到儒教》)一文系統地研究了中國古代開封猶太人儒化過程,從文化的角度深度解讀了猶太人在中國開封同化的原因,引起國際猶太學界廣泛關注。張禮剛博士在研究所成立個之初就在該所學習和工作,學術興趣主要是古代開封猶太社團和歐洲猶太上層社會研究,先後在《世界歷史》、《宗教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胡浩博士青年才俊,把近現代猶太教作為其主攻方向,在《世界歷史》、《西亞非洲》、《學海》、《猶太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他翻譯的《美國猶太教史》於2009年出版,該書是我國第一部關於美國猶太教的專著。趙廣軍博士和劉百陸講師也圍繞古代開封猶太人問題在《宗教學研究》等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由於猶太研究所在科研上取得的成績,學校於2009年12月將該所遴選為河南大學重點科研機構。在未來的科研工作中,猶太研究所繼續以我校學科建設和繁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的精神為指導,進一步最佳化現有的學科方向,把本所建設成研究特色鮮明、科研成果豐富、學術聲譽優良、國內一流的猶太研究機構。
目前,河南大學猶太研究所正日漸發展成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猶太教育和研究機構之一,穩步朝著既定的發展目標邁進,相信在未來定能為推動中國猶太學教育、促進中國猶太學術研究、繁榮中國人文社會科學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