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東路

簡介

河北東路是中國宋朝(960年-1279年)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地處北宋的河北東路地圖
北部。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河北路舊分東、西兩路,後並為一路。熙寧六年(1073年)正式分河北路為河北路東、河北路西二路。北宋滅亡後撤銷。北宋時,此地被臨被五代時後晉割讓的燕雲十六州;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市海淀區)與遼戰鬥,意圖收復被後晉割讓的燕雲十六州未果。南宋建炎衣冠南渡,河北東路建制撤銷。北宋時,京東西路包括三府--大名府、開德府、河間府;十一州--滄、冀、博、棣、莫、雄、霸、德、濱、恩,清;五軍--德清、保順、永靜、信安、保定以及縣五十七等。轄區包括今天河北省南部與東部,山東省,河南省黃河以北的局部地方。
編輯本段

行政區劃

府、州、軍治所縣
大名府(北京,魏郡)元城縣(今河北大名縣東北)元城莘大名內黃成安魏館陶夏津清平冠氏宗城
開德府(澶淵郡)濮陽縣(濮陽市區)濮陽觀城臨河清豐衛南朝城南樂
河間府(河間郡)河間縣(河北省河間市)河間樂壽束城
滄州(景城郡)清池縣(今河北省滄縣舊城鎮東關村西1里)清池無棣鹽山樂陵南皮
冀州(信都郡)信都縣(今河北省冀州市舊城)信都蓚南宮棗強武邑衡水
博州(博平郡)聊城縣(今聊城市東昌府區許營鄉大石槽村舊州坡)聊城高唐堂邑博平
棣州(樂安郡)厭次縣(今山東省惠民縣清河鎮)厭次商河陽信
莫州(文安郡)莫縣(今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鎮)莫任丘長豐
雄州(易陽郡)歸信縣(河北省雄縣雄州鎮)容城歸信
霸州(永清郡)文安縣(河北文安縣)大城文安
德州(平原郡)安德縣(今山東省陵縣)安德平原
濱州(渤海郡)渤海縣(今濱州市濱城區濱北鎮北垣)招安
恩州(清河郡)清河縣(今河北省清河縣)清河武城歷亭
清州(乾寧郡)乾寧縣(今河北省青縣)乾寧
編輯本段

北宋滅亡後的齊政權

112金-河北東路等(公元1189)
9年三月,金國任命劉豫移居東平府,為京東西淮南等路安撫使,管理大名府、開州、德州、濮州、濱州、博州、棣州、滄州。1130年七月,在完顏宗翰的策劃下,劉豫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國都在宋朝的北京大名府。劉豫於九月初九(1130年10月12日)正式即位皇帝,年號奉金朝正朔。1137年,金熙宗廢劉豫為蜀王並且廢除齊國,該地正式納入金朝直轄範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