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壩鄉

沙壩鄉,位於四川省廣元市中部,“天下第一雄關”劍門關腳下,地處劍門東麓,幅員面積98平方公里,背靠廣元機場和寶成鐵路,距國道108線和綿廣高速公路僅12公里。有以鐵礦、磷礦開採為主的鄉鎮企業。農業主產玉米、水稻、小麥、薯類,特產獼猴桃。養殖業以生豬、山羊為主。

基本信息

沙壩鄉地處黔江區的西部,,距主城區24公里。四周分別與石會鎮、黑溪、金溪鎮、白土鄉、城西辦事處和彭水縣郁山鎮、龍溪鄉接壤。整個地勢東高西低。幅員面積80平方公里。全轄7個行政村,37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441戶,人口16233人。領導班子1 3人、職工48人,編制58人。11個基層黨支部,417名黨員。全鄉耕地面積為15024畝,其中田7775畝,土7249畝(丈量151000畝)。退耕還林面積10415畝。其中:經果林1500畝,森林覆蓋32%。2003年底,全鄉人均糧食占有量531公斤,人均純收入1740元,農村經濟總收入 5914萬元,糧食總產量8627噸,糧食播種面積34083畝。

歷史沿革

在元壩區南部。北與昭化鎮交界,西、南與劍閣縣接壤,東與紅岩鄉相連。面積32.45平方公里。轄4村38組。總人口4334人,漢族。鄉政府駐沙壩河,距元壩49公里。為何家河、爛泥渠溝之沙泥淤積小壩,故名。鄉以駐地命名。

昔為劍閣縣劍門地。1951年分劍門鎮東北建沙壩鄉,屬劍閣縣。1952年劃歸昭化縣下寺區,同年劃歸昭化縣紅岩區。1955年撤紅岩區,屬昭化縣城關區。1958年改沙壩鄉為沙壩公社。1959年沙壩公社屬廣元縣昭化區。1984年屬廣元市中區衛子區公所。1989年屬廣元市元壩區。1992年併入紅岩鎮。1995年從紅岩鎮分出置沙壩鄉。

經濟發展

(一)基本情況
經濟總量持續增長。2003年全鄉經濟總收入5914萬元, 比上年增加252萬元,增長了4.5%。其中第一產業3109萬元戶,比上年增加1 30萬元;第二產業1344萬元,比上年增加16萬元;第三產業1043萬元,比上年增加1047萬元;勞務產業418萬元, 比上年增加59萬元。

(二)農民收入不斷增加。2003年全鄉農民純收入1740元,比上年增加1634元,人均增加收入106元。

(三)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從農業內部結構看,農、、牧、漁比例40.8:7:51.1:1.l,與去年相比,種植業下降1個百分點,林業增長0.4個百分點,漁業增加了0.6個百分點。從產業結構看,一、二、三產業比例為56.5:34.4:19.1,和去年相比二三產分別增加0.6、0.5個百分點,從種植業內部調整看,特色種植(地牯牛)已初見成效,實現收入80餘萬元。

經濟運行

一是農業內部結構不斷最佳化,特色種植髮展較快,糧經比例趨於合理。二是重點項目的投入對經濟推動效果明顯,二、三產業穩步增加。三是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得到鞏固,農民實現了減負增收。四是農業產業化生產開始起步,以地牯牛為主的訂單農業已經進入我鄉,變以前的盲目生產為面向市場,而向企業生產,降低了農業風險,促進了農業區域化布局,提高了農民的市場意識。

特色經濟

1、以地牯牛為主的特色蔬菜種植已初顯成效,全鄉共種植1100畝,實現產量880噸,產值54萬元,人均增收54元。
2、以生豬為主的特色養殖實具規模,全鄉實發展大戶規模養71戶,其中生豬50戶,禽類15戶,山羊6戶。
3、以核桃為主的特色水果基礎基本建設,全鄉種植核桃1500畝,枇1100畝。

旅遊資源

1、以天王洞、石橋水庫為主的自然景點開發,在啟動。
2、以新集鎮為依託的十字壩觀光農業園區正在建設,目前以實施初步規劃。建成了優質枇把園1100畝。
3、營戶、天王洞生態旅遊型農民新村建設正在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