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藏氏

沒藏氏,( ?~1056),西夏皇太后。党項族。夏景宗元昊的妃子、夏毅宗諒祚的母親。沒藏訛龐( ?~1061),西夏大臣。党項族。沒藏氏的兄長。元昊、諒祚兩朝國相。沒藏氏兄妹操縱朝政,是西夏王朝第一次後族專權。

沒藏氏( ?~1056),西夏皇太后。党項族。夏景宗元昊的妃子、夏毅宗諒祚的母親。沒藏訛龐( ?~1061),西夏大臣。党項族。沒藏氏的兄長。元昊、諒祚兩朝國相。沒藏氏兄妹操縱朝政,是西夏王朝第一次後族專權。
沒藏氏原先是元昊朝大將野利遇乞的老婆。元昊誅殺遇乞之後,又有些後悔,便尋訪到遇乞的遺孀沒藏氏,見她美貌,就把她迎養在宮中,與她私通。後被皇后野利氏所逼,元昊不得已而把她安排在興慶府城內戒壇寺居住,名義上是出家當了尼姑,法號叫“沒藏大師”,實際上該寺院成了元昊與沒藏氏幽會、乾齷齪勾當的場所。元昊漸漸不顧影響和大臣們的反對,經常公開帶上沒藏氏去打獵、野營。元昊和沒藏氏的私生子,就是出生在打獵野營的一個名叫兩岔河的地方。這個孩子名叫諒祚,開始時被寄養於沒藏氏哥哥訛龐的家中。沒藏部落是党項大族,訛龐是首領。同年,元昊任命沒藏訛龐為國相,授予重權,倚為心腹,於是沒藏氏部族在朝中勢力大增。這時,後宮矛盾日益尖銳。元昊在奪取太子寧令哥之妻沒口移氏以後,又廢了皇后野利氏。寧令哥失妻,母親皇后被廢,母子2人對元昊怨恨、害怕,惶惶不安。訛寵當然知道寧令哥母子的心事,便設下圈套,表示願意幫助寧令哥從父親手中奪取王位。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正月,寧令哥與野利族人浪烈等,乘元昊酒醉,入宮刺死元昊。早有準備的訛龐又把寧令哥抓住,立即當朝宣布太子殺父、弒君的大罪,名正言順的處死野利氏母子。元昊在臨咽氣之前留下遺詔,讓把皇位傳給他的堂弟委哥寧令。大權在握的訛龐則完全不把遣詔放在眼裡,他公開抗旨說:“夏自祖考以來,父死子繼,國人乃服”,況且委哥寧令又沒有建立過什麼戰功,所以他決定讓元昊與沒藏氏的私生子諒祚繼承帝位,眾人不敢反對。於是1歲的諒祚當了小皇帝,母以子貴,沒藏氏自然而然成為皇太后,訛龐則成為國舅加國相,總攬軍政大權,“至是權益重,出入儀衛擬於王者”,沒藏氏兄妹完全把持了朝政。
沒藏兄妹執政後,立即分別派使臣到宋朝、契丹通報情況。宋廷無意干涉夏國內政,便冊封諒祚為夏國主。契丹則因為在元昊朝時有得勝寺南壁之敗,想乘元昊新喪,母后臨朝,政局不穩的困難之中,乘機伐夏,以雪當年戰敗之恥,所以就扣留了夏使,也不給諒祚冊封。沒藏氏兄妹執掌朝政期間,與契丹的關係比較緊張,與宋廷也是面和心不和。契丹曾在夏延嗣寧國元年、契丹重熙十八年(1049年),兵分三路大舉進攻夏國,雙方各有勝負。戰後,雙方都感到敵對和開戰對國力有損,恐為宋朝所乘,於是在不損害本國疆土、人戶與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只能重新選擇和好為上冊,首先由夏國向契丹作退讓姿態。後來夏國不斷遣使去契丹求和,表示願意稱臣。經過幾年的努力,契丹主終於在夏福聖承道元年、契丹重熙二十三年(1054年)才賜詔夏國,接受其求和的請求。這以後,雙方再沒有大的衝突。次年,沒藏氏又遣使到契丹,為諒祚請婚,契丹不答應,並始終沒有冊封諒祚,說明契丹對夏還存有戒心。
西夏尊佛教為國教,沒藏太后也篤信佛教。諒祚幼年登位,前途未卜,為了祈求上天保佑他的幼子健康、平安和穩坐皇位,沒藏太后在臨朝執政的第三年,即天祐垂聖元年(1050年),就大興土木,在夏都西南角,修建承天寺、塔,大約在夏福聖承道三年(1055年)建成。新寺樹立建寺石碑一通,名為“夏國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瘞佛頂骨舍利碑”。碑文中有“皇太后承天顧命,冊制臨軒”,“今上皇帝,幼登宸極”,“大崇精舍,中立浮圖”,“金棺銀槨瘞其下,佛頂舍利門其中”等語。因碑文中有“承天顧命”一句話,依照這句話,沒藏氏給新寺命名為“承天寺”。塔從寺名,也叫“承天寺塔”。因為位於城西南角,民間俗稱為“西塔”。承天寺塔雖然經過多次破壞,但在原基址上重修的塔身,至今仍然聳立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內。塔身11層,高64.5米。塔為8角形樓閣式磚塔,底層每邊長5米,東西對邊約22米,塔身第3、5、7、9層的東、南、西、北4面開設券門式的明窗,第11層開4明4暗的圓窗,其他各層、各面都開設和券門相同的壁龕。每層的塔檐有上下挑出各3層的稜角牙子,11層以上挑出5層稜角牙子,在上面建8面攢尖的塔剎座和塔剎。整座塔呈現出秀削挺拔的藝術風格。塔室方形,寬2.1米,為“厚壁空心式”木板樓層結構,有木梯可以盤鏇登至第11層。現在,承天寺塔是寧夏博物館展出和辦公場所,也是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都元年、宋嘉祐二年(1057年),宋夏之間也因為邊界問題發生過戰爭,夏國取得小勝。此時沒藏太后已死,沒藏訛龐更加霸道,他為了標榜自己的武功,便頻頻在宋夏邊境挑起事端,製造流血事件,從而激怒了宋廷,重新恢復對夏的經濟制裁,全面封閉沿邊的官私一切貿易,給夏國造成極大的困難,從而進一步激化了夏國內部的矛盾。奲都五年(1061年),15歲的小皇帝諒祚對沒藏訛龐的專權、霸道已忍無可忍,在皇族和部分大臣的支持下,捕殺了沒藏訛龐,清除了訛龐集團的勢力,清算了他們的罪行。諒祚開始親政,結束了西夏王朝第一次後族執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