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洋鎮

沈洋鎮

沈洋鎮位於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西北部,東遼河南岸。面積165.8平方千米,人口20,217人。轄沈新1個社區和沈洋、後太平、李家街、張家堡子、大孤山、前太平、翻身、遼河、興無、豐收、閻達、工農、白沙坨13個行政村,36個自然屯,83個小隊。鎮政府駐沈洋屯(原名拉拉屯),距縣城40千米。

基本信息

簡介

沈洋鎮這塊曾經灑過烈士鮮血的土地,位於梨樹縣的西北部,同雙遼、公主嶺市隔河相臨,東遼河繞境而過,總幅面積164.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6948公頃,下轄13個行政村,2萬勤勞的沈洋人民用汗水河智慧改變著昔日貧窮落後的面貌,在這片土地不斷創造著輝煌。2006年實現農民人均收入5845元,糧食總產量達到50萬噸,花生、大豆的種植面積躍居全縣之首。

發展優勢

沈洋鎮林草資源豐富,發展畜牧業有得天獨後的優勢,政府為養殖戶提供全程優質的服務,良好的環境。4家奶牛場日產奶量超3噸。中小型企業10多家。在建設小康社會和招商引資的新征途中,沈洋鎮人與時俱進,以開拓創新的姿態,去續寫新農村更壯麗的篇章。

歷史沿革

因1946年在此地與土匪英勇戰鬥而光榮犧牲的梨樹縣第一任縣委書記沈洋而得名。1958年屬孤家子公社的沈洋、董家圍子、一棵樹、太平山、大孤山等5個管理區。1961年設立沈洋公社。1983年改沈洋鄉,1992年建鎮。1996年,面積165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鎮政府駐拉拉屯,轄沈洋、後太平、李家街、大孤山、前太平、翻身、遼河、興無、豐收、閻達、工農、白沙坨、張家堡子13個行政村和禮教、禮賢2個居委會。

地理特徵

沈洋鎮地形地貌沈洋鎮地形地貌

1、沈洋鎮以前的名字叫沈洋鄉。

2、1986年曾發過大水。

3、曾有日本華僑給立新村(以前叫大古山村)捐過錢,建立起該村國小。

4、曾有台灣華僑給沈洋鎮中心校(國小)捐過電腦。

5、該鎮紅旗村(以前叫後太平村)有去過美國華僑,該人叫“張雲舉”,現已九十多歲,現居住在美國,具體地址不詳。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0639
男10577
女10062
家庭戶戶數5647
家庭戶總人口(總)20618
家庭戶男10567
家庭戶女10051
0-14歲(總)4479
0-14歲男2354
0-14歲女2125
15-64歲(總)15055
15-64歲男7688
15-64歲女7367
65歲及以上(總)1105
65歲及以上男535
65歲及以上女57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9775

機構設定

黨政辦公室

負責協調黨委、政府領導工作,督促各部門工作任務的落實做好各項管理服務工作,負責審閱各類檔案材料。

經濟管理辦

負責起草本鎮經濟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做好鎮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工作。

社會管理辦

負責制定各項管理制度,抓好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為領導制定鎮經濟發展規劃提供諮詢意見,參與決策。

財 政 所

負責預算內、預算外以及各種行政性收費的管理。

領導班子

戴洪德 黨委書記、人大主席

負責黨委、人大全面工作。

王志清 常委副書記、鎮長

負責政府全面工作。

辛海濤黨委副書記、紀檢書記

高廣副鎮長

張立副鎮長

周東武裝部部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