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定康

沈定康

以退保進重謀產業發展戰略,這是康鑫1986年創業23年以來,第四次戰略調整轉型,也是最大的一次戰略調整。 1994年進入機車行業,2004年進入化纖行業,擁有以化纖、機車為主業的兩大支柱產業。 2008年,我市工業經濟面臨改革開放30年來最嚴峻的考驗,也是康鑫自1986年創辦企業以來遇到的一次最大挑戰,我們作了一次大的戰略調整。

EMBA名片

沈定康:中國康鑫集團董事長、寧波康鑫化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寧波市青年商會執行會長、慈谿市人大代表連續多年被評為:“市創業能手”、“市五四獎章”、“市青年企業家”、“市優秀企業家”、“市優秀共產黨員”、“市先進工作者”、“市優秀廠長(經理)”、“全國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市十佳孝星”、“市慈善明星”等光榮稱號。

中國康鑫集團董事長沈定康中國康鑫集團董事長沈定康

就讀EMBA

復旦大學

個人業績

沈定康 男,1965年1月出生,畢業於浙江大學,現為康鑫集團董事長。

1982年念完高中後,迫於家庭經濟困難,去寧波市北侖區梅山樹脂廠打工,從普通員工乾到行銷部經理,通過學習和鑽研,業務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很快便成為企業的業務骨幹。
經過將近四年的工作經驗積累和人脈關係建立,自1986年8月起本人開始了漫長的獨立創業之路。
1986年—1992年,先後創辦了“慈谿潮塘創新玻璃鋼廠”,“慈谿空調設備廠”擔任廠長。起初沒有廠房,房子是租別人的,沒有資金,是靠自己打工積攢下的2萬元錢,加上向親戚朋友借款2萬元,作為運作資本。白手起家地開始了創業夢想,浙商的“四千精神”就是當年創業過程中的縮影。最初辦廠,說白了就是個小作坊,產、供、銷全是自己一個人來組織。1986年10月至12月,承接了一個國有棉紡廠的空調設備的技改項目,三個月就完成了任務,當年實現利潤6.36萬元,賺取了創業史上的第一桶金。1986年到1991年抓住全省紡織行業轉型擴建棉紡廠的機遇,我們就開動腦筋、挖潛增效,使年銷售額穩步增長,利潤留成從40萬元逐年遞增到80萬元。經過近六年時間摸索與磨礪,為後來事業的發展與壯大,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積累了寶貴的管理經驗。
1992年,公司開始對腳踏車零部件市場進行分析和跟蹤,預測國內外腳踏車零部件行業的需求量將會增長,逐投資300萬元,果斷切入撥鏈器專業生產行列,組建“慈谿甬慈撥鏈器廠”。當時國內生產撥鏈器的四家企業分別為:三家軍工企業,一家是上海永久腳踏車廠,都是國內著名大廠。公司是第一家民營經濟跨進這個行業,其實也存在極大的投入風險。人家做了這么多年,我們能行嗎!這一年也是公司轉型中敢為人先的一個案例。一步一個腳印地去開拓、去創新的發展局面,主動地接軌市場需求,當年就在產量、質量上得到了突破性的進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993年初,由於資本不足的原因,為尋求更大的資本投入,開始與寧波投資公司實行股份合作,加大資本投入,企業銷量突飛猛進,年產值達到780萬元,比上年度增加12倍。
1994年開始加大技術改造和科研投入,聘請了國內行業龍頭企業的技術專家和工程師搞技改挖潛項目,產、質量一下子得到較大提高,撥鏈器銷售量占到全國需求量的30%多,還部分出口到國外市場,年產值達到4680萬元,比上年增加6倍,一躍成為“慈谿市重點骨幹企業”、“慈谿市先進企業”和“寧波市明星企業”。以1996年全國撥鏈器行業大會在公司召開為標誌,公司正式成為行業龍頭企業之一。
1995年3月,根據對市場分析並判斷,隨著城鄉居民實際生活水平的提高,機車行業將大有可為。逐果斷進入機車行業,創立“寧波康達車業有限公司”。為當時強勢機車生產企業金輪摩托和宗申摩托等行業龍頭做配套,生產鋁輪等關重零部件。並在短期內通過一系列成功的課題研究、技術革新、項目攻關和商務運作等,克服了重重技術壁壘,快速扭轉了被動局面並占領了市場。同時投入技改資金1500萬元,開發科技含量較高的機車輕質鋁合金車輪。引進研發人員25名,當年開發就產生經濟效益,產品進行了更新換代。產品經國家行業檢測機構檢測,各項數據全部達到部頒標準,為同行業優等產品。迅速為國內眾多著名機車生產廠家配套,經短短三年多的迅猛發展,從一個業界無名之輩,成長為年產量超過10萬套,產銷值達6280萬元的行業重點企業,為國內第四位。機車輕質鋁輪產、質量位居國內前茅,被當時機車行業龍頭企業重慶宗申評為特級配套廠家。
1996年公司再創佳績,年產值突破8352.4萬元,比上年增長33%,公司被省市審核評定為國家中型民營企業,成為中國腳踏車協會、中國機車協會會員企業,公司產品還遠銷國外。完成企業創業以來的第一次較大規模原始資本積累,為企業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化解了大投入後資金短缺的困境,使企業進入了健康快速發展的良性循環。
1999年,憑藉敏銳的洞察力和商業視野,再一次捕捉到當時全國機車市場迅速增長的態勢,採用了戰略合作(主要是成功的資本運作和技術引進)手段,與重慶宗申產業集團合作組建“慈谿宗申機車有限公司”,進入機車整車生產企業行列。並由當初年產不足1萬輛,到04年產銷量達到18萬輛的驕人業績,年產值6.5億元,公司成長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機車行業最具活力的重點骨幹企業之一,其中ZS125-11車型單一品種一度在全國銷量排行中位居第二位。2003年,公司重新征地400畝,移師於杭州灣新區創立國內一流的機車工業園,步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
2004年3月,通過對全國和長三角地區化纖市場進行了調研,在杭州灣新區征地680畝,逐前期單次投資7億元創立了“浙江康鑫化纖有限公司”,涉足化纖行業。一期工程為年產量20萬噸聚酯、短纖,並於2006年1 月1日正式投產。2008年年產9萬噸差別化長絲技改項目也在當年投產。2008年康鑫集團公司年產值超過20億元,康鑫集團已經一躍成為慈谿市、杭州灣新區“納稅大戶”和“慈谿市十強企業”、“寧波市二十強企業”。
2005年11月,為用好國家土地政策,盤活存量資產,組建“慈谿金橋置業有限公司”,並與浙江著名房地產開發商“浙江泛實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投資成立“梵石房產開發有限公司”,一期開發樓盤已經獲得優厚的回報,當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二期項目征地及相關準備工作都已經就緒。
2005年12月,考慮到機車產業已發展到相當規模,自身已具備完善的研發和運營能力,出於發展需要,與重慶宗申產業集團解除合作協定,自主品牌創建“慈谿康鑫機車有限公司”,從此擁有了自己的機車品牌。
2006年4月,為深化現代企業卓越績效管理,走集團化、多元化、規模化、國際化之路,成立了“康鑫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公司當年產值即排名慈谿市第一位。
公司雖然在2008年無可避免地受到了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但公司在 “創品牌優勢,因時而變,因地而變,永續經營”的經營戰略指導下,通過政府支持和金融機構的授信下,公司經營秩序迅速企穩,並進一步發展壯大。目前,長絲二期POY擴容3萬噸技改項目正在建設當中,該項目日前還被確定為“國家工信部中、小企業技術改造科技進步項目”和“寧波市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技術改造項目”,預計到2009年年底可正式投產,年收益將增加約1500萬元。康鑫集團有限公司從名不見經傳的一家小廠,發展壯大到擁有七個子公司(股份公司),年產值20多個億的集團公司。
公司崇尚卓越績效管理,推行卓越績效管理,生產現場執行SOP標準化作業,產量、質量均走在同行前例。所屬企業均取得了驕人業績,贏得了一系列的榮譽,多次被評為:“寧波市、慈谿市重點骨幹企業”、“寧波市、慈谿市二十強、十強”、“寧波市、慈谿市先進單位”、“寧波市企業信息化示範單位”、“慈谿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寧波市、慈谿市三星級工會”、“慈谿市四星級管理企業”、“慈谿市和諧企業”、“寧波市AAA級信用企業”。2003年寧波康達車業有限公司在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中營業收入位列948位。自1999年至今,企業連續十年被慈谿市政府授予“納稅大戶”稱號。公司生產的機車、滌綸短纖、滌綸POY長絲等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消費者信得過產品”、“省優質產品”等。
董事長作為寧波市青年商會執行會長,積極推動寧波青年企業家精英合作交流事業的發展;作為慈谿市人大代表,積極參政議政,多項議案被政府採納,為慈谿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作出了貢獻。
董事長連續多年被評為:“市創業能手”、“市五四獎章”、“市青年企業家”、“市優秀企業家”、“市優秀共產黨員”、“市先進工作者”、“市優秀廠長(經理)”、“全國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市十佳孝星”、“市慈善明星”等光榮稱號。
董事長在公司發展過程中,以建設和諧社會為己任,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關注民生,注重社會責任,追求人與環境的和諧協調。從1987年開始,與周圍二個村莊1369名60歲以上民眾結對,逢年過節為大家發放慰問品。同時,積極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熱心社會慈善事業,連續多年助學助殘,幫扶孤寡,支援災區。以社會公益和鄉村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社會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在當地企業界樹立了優秀典範。1996年還出資捐建了貴州省雷山希望國小,個人及所屬企業在社會公益事業上的捐助額,累計已超過了1000餘萬元。
康鑫集團遵循“以人為本,忠信誠和,嚴謹高效,求實創新”的企業理念,秉承“勤奮、高效、敬業、奉獻”的企業精神,致力於打造一支學習型的企業團隊,教育全員“時刻銘記企業信念,時刻走在同行前面;時刻保證產品質量,時刻提高自我覺悟”,用誠信贏得客戶,以質量立足市場,以發展吸納人才;永不自滿,不斷進步。
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董事長從未滿足於自己的成就,始終保持著銳意進取的雄心壯志,努力開拓打造新的發展目標,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媒體觀點

逆勢有為智勝有道 以退保進重謀戰略——中國康鑫集團董事長沈定康
跨過驚心動魄的2008年,走進充滿希望和挑戰的2009年春天,雖然遭遇產能過剩、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多重壓力,當前企業已進入平穩持續發展的軌道:
——康鑫化纖經受去年8月 “資產重組風波”,面對10月份國際金融危機的最大衝擊,政銀企聯動,憑藉靈活應對,正確的經營決策,擺脫困境,站穩了腳跟;
——康鑫·梵石房產去年9月預售面市時,適逢金融危機巨大衝擊下的房市寒冬。依靠科學的定位戰略,通過發揮團隊的集體智慧,到今年4月上旬一期500套已基本銷完,二、三期投入正在如期推進。
2007年,康鑫集團的兩大主導產業:化纖和機車產業由於遭受空前的產能過剩,原材料大幅波動,成本急劇上漲,特別是2008年10月以後,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最嚴峻的考驗,康鑫決策層審時度勢、果斷調整發展戰略,全線退出機車行業。盤活存量資產,集中精力、財力,全面重整化纖產業。
以退保進重謀產業發展戰略,這是康鑫1986年創業23年以來,第四次戰略調整轉型,也是最大的一次戰略調整。前三次分別為1992年、 1994年、 2004年, 1992年退出紡織行業配套零部件產業進入腳踏車撥鏈器, 1994年進入機車行業,2004年進入化纖行業,擁有以化纖、機車為主業的兩大支柱產業。 2008年第四次產業轉型,以往的厚利時代已經遠去,正在進入一個傳統產業優勝劣汰、競爭紛繁產能大量過剩的 “微利時代”。如何在逆勢中奮發有為站穩腳跟?怎樣科學決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重構發展戰略?在創業、創新機制開放合作上如何尋求新突破?中國康鑫集團董事長沈定康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問:康鑫集團最近幾年在化纖、房地產項目有兩次較大投入,上市時都處於市場低谷。你們逆勢而為,逆市而上,如何以自身比較有特色的優勢取得市場競爭地位?
答:確實如此。康鑫化纖2004年投資切入時處於市場需求上升期,而到2006年1月已處於市場低谷,主要由產能過剩所致,而且一直處於這種供大於求的狀態,從未改變過。
越是逆勢,越能體現特色優勢;越是逆勢,越能顯示經營智慧。康鑫化纖與省內同行比較具有滌綸短纖規模優勢,與省外規模企業相比較,最具質量、成本、價格之優勢。
現在聚酯直紡國內市場年產能:長絲約1000萬噸、短纖約400萬噸左右。從國內同行產能分析,江蘇儀征、三房巷等少數省外企業短纖產能超過康鑫,由於這一產業物流運輸成本較高,一般省內60元/噸,省外200元/噸,因此,產業鏈下端以市內、省內配套生產為主的康鑫化纖的成本優勢比較明顯。
我省是全國化纖大省,聚酯直紡產能占全國45%左右,生產規模企業以紹興、蕭山為主,年產能60—80萬噸,慈谿、餘姚次之,最大為20萬噸左右,如我們康鑫化纖。這些規模企業90%產能為滌綸長絲,而康鑫的特色優勢為滌綸短絲,現日產500噸,約占浙江區域產能的40%,在省內同行競爭中具有規模化生產的優勢,並且我們的質量一直很穩定,用戶評價較高。
康鑫集團2004年底騰龍換業獲得政府批文後,於2007年6月和杭州梵石房地產公司進行“康鑫·梵石花園”項目合作,雙方總投資達2.7億多元。當去年9月進入一期預售時,又遇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衝擊,適逢房地產業處於最低谷時期。 “康鑫·梵石花園”開發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預計建設900套歐美風格住宅,由於處於90平方公里大城區最邊緣地段,在農村向城市化發展的新起點上,開發商以 “最領先的設計理念,造出最舒適漂亮的房子,並以相對實惠的價格出售”的獨特經營思路,在我市房市寒冬中燃起一把火焰,為宗漢街道推進以房地產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建設大城區西部新家園提供了樣板,也遞增了大城區房地產業發展的信心指數。
問:市場競爭的挑戰,特別是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巨大衝擊的考驗,企業面臨反思、梳理、重謀戰略的課題。康鑫如何從自身實際出發,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謀劃出一條具有企業特色,順應市場經濟規律的發展戰略?
答: 2008年,我市工業經濟面臨改革開放30年來最嚴峻的考驗,也是康鑫自1986年創辦企業以來遇到的一次最大挑戰,我們作了一次大的戰略調整。
這種戰略轉型就是由 “多元化投資、多樣化經營”,轉換成 “多元化發展、專業化經營”,以退保進。要進的是化纖產業,先是去年8月11日對康鑫化纖實施資產重組,確定化纖業為集團主導產業;接著,於去年底放棄經營效益下滑的機車公司,毅然退出機車行業,盤活存量資產,以集中人、財、物力確保化纖主導產業;
作為投資多元化重要體現的房地產,讓專業人士放手經營和管理。
退出為企業創造雄厚資本實力,且多年經營的優勢拳頭產業——機車行業,是空前殘酷激烈競爭、效益難以為繼情況下的一種理性選擇。在低售價與高成本的雙重壓力下,企業完全喪失了競爭之優勢,只能選擇退市。
相比較而言生存與發展,化纖產業儘管市場形勢複雜嚴峻,只要我們靈活應對,積極探索,並形成 “以穩求進、以銷定產、薄利多銷、降低風險、穩中獲利”的經營思路,實施 “外爭市場份額,向內挖潛增效”的競爭戰略,誠信務實完善客戶服務,精益求精提升產品質量,持續創新擴大市場份額,全方位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面對當前市場行情變化多端,產品價格透明度高的新競爭態勢,我們主要依靠技術工藝創新,重在提高產量、質量,積極開展節能降耗和技術革新,特別是通過對聚酯直紡生產線設備工藝的兩次技術革新,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新增產能20%,一年可帶來3000—4000萬元效益;而通過列入寧波市節能降耗項目的 “有機熱載體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和 “工藝循環冷卻水系統節能技術改造”等項目的實施,每噸成本降低約100元左右,年為企業增效近2000萬元效益。
總體來說,傳統行業以往厚利積累、快速發展的日子在最近5—10年內已一去不復返,由於全球範圍內產能過剩,面臨更加激烈的品牌創新、研發、管理、行銷等全方位綜合競爭,業內企業大多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如有一個環節不慎就會陰溝翻船,淘汰出局,只有我們洞悉市場,全心、專心、精心經營,才能謀利生存發展。
問: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巨觀背景下,開放合作是企業發展的方向,康鑫有過挫折的體驗,更有成功的嘗試,對此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企業合作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康鑫在上下產業鏈合作上有何突破?
答:康鑫在企業創新發展中分別進行了 “康鑫化纖”和 “康鑫·梵石房產”兩個合資合作項目,前者是失敗了,後者則取得了成功。最根本的在於投資者與經營者在實施現代企業管理的過程中,權責要明晰。如果企業股東人人參與經營管理決策,大家一旦理念相佐,意見分歧難以達成共識,失策、失敗在所難免。我認為比較理想的合作方式是,讓經營最優秀出色的投資股東擔任職業經理人,那么,成功的比例就會比較高。
就我們產業鏈上下端現狀,下遊客戶多而分散,合作可能性較小;而上端客戶集中度高,就有機會。最近,我們與主要原料PTA供應商——“日本三菱化學”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雙方簽訂了中長期原料供應意向書,以保證主要原料價格的穩定。與專業PTA廠家合作後,有針對性地實施了一系列安全生產、降低成本的技改措施,對主要原料PTA原來由人工投料,現在經過技術革新將原料通過槽車運輸灌裝入生產系統,每噸降低損耗和人工成本約40元,年為企業增效250萬元左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