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迪·沃勒爾

魯迪·沃勒爾

魯迪·沃勒爾(Rudi Voller),1960年4月3日出生於德國,德國足球運動員、原聯邦德國國家隊成員,司職前鋒,參加過1986、1990年和1994年三屆世界盃,並為聯邦德國隊獲得1986年世界盃賽亞軍和1990年世界盃冠軍立下汗馬功勞。 2002年,沃勒爾作為德國隊主帥,帶領球隊打進了決賽,沃勒爾也留下了以球員和教練身份三次參加世界盃決賽的回憶。在那屆賽後,沃勒爾離開了國家隊帥位,後來曾短暫執教意甲羅馬。

基本信息

參加大賽

賽事 年份 代表球隊 號碼
歐洲杯 2004 德國
世界盃 2002 德國
世界盃 1994 德國 13
歐洲杯 1992 德國 9
世界盃 1990 德國 9
歐洲杯 1988 德國 9
世界盃 1986 德國 9
歐洲杯 1984 德國 9

運動生涯

魯迪·沃勒爾 魯迪·沃勒爾

魯迪·沃勒爾(Rudi Völler):

他是一名真正的門前殺手,在1986年世界盃賽上,他以出色表現幫助聯邦德國隊闖入決賽。

儘管他的身高(1.77米)並不突出,但他身體強壯,控球技術好,門前把握機會能力強。在這屆世界盃對阿根廷隊的決賽中,他曾以一次頭球為本隊打入了追平比分的一球,幫助球隊在0-2落後的局面下一度將比分扳為2-2。

他在職業生涯中共代表國家隊參加84場比賽,進球43個,幫助球隊連續兩屆打入世界盃決賽,並在1990年的比賽中奪得冠軍。此外,他還隨聯邦德國隊打入過1988年歐洲錦標賽的半決賽和1992年歐錦賽的決賽。

球員時期 球員時期

1990年世界盃賽時,他曾在與荷蘭隊的比賽中與對方的弗蘭克·里傑卡爾德發生衝突,導致兩人被一起驅逐出場。在離開場地過程中,他被裡傑卡爾德兜頭吐了口水。這一場面也成為當屆世界盃賽一個著名的黑鏡頭。隨後,在那屆世界盃的決賽中,他又以一次近似於假摔的動作為本隊爭得了一次點球機會。正是由於安德列亞斯·布雷默罰中了這個點球,使得聯邦德國隊以1-0擊敗擊敗衛冕冠軍阿根廷 隊,報了1986年世界盃決賽失利之仇,並第三次奪取了世界冠軍。

退役後,他擔任過德國國家隊主教練,率隊參加過2002年世界盃和2004年歐錦賽。

魯迪·沃勒爾 魯迪·沃勒爾

沃勒爾,橫貫80年代的德國優秀前鋒,先後作為球員和教練三次參加世界盃冠亞軍決賽,1990年,他是西德隊奪取世界盃的重要功臣。

典型的禁區殺手

沃勒爾(RudiVoller)1960年4月13日出生,身高1米77,位置是前鋒。1968年,8歲的沃勒爾在Hanau隊開始學習踢球,1975年在奧芬巴赫踢球者隊嶄露頭角,1980年,慕尼黑1860隊相中了他,沃勒爾從此開始了轉戰德甲的旅程,後來還效力過不萊梅。

1987年,沃勒爾加盟意甲羅馬隊,在那裡踢到1992年,在142場比賽中打進45球,90-91賽季奪取了義大利杯冠軍,後來,他在輾轉效力法甲馬賽2年後回到德國,1996年在勒沃庫森結束了職業生涯。

沃勒爾的職業生涯中,一直保持著不錯的進球率。在德甲232場打進132球,意甲142場進45球,法甲58場24球,他是典型的禁區內殺手,雖然很少打進精彩的世界波,但卻能靠全面的射術把握機會。

世界之巔

世界盃是沃勒爾的最高舞台,他共三次參賽(1986、90、94),奪取了一次冠軍和一次亞軍。1986年,沃

魯迪·沃勒爾 魯迪·沃勒爾

勒爾隨西德隊出征墨西哥,但貝肯鮑爾只是將他列為阿爾夫斯的替補,進入4強後,沃勒爾以替補身份貢獻了2個進球,先是半決賽2比0淘汰法國,他在終場前打進第二球,在決賽中,他的頭球破門一度幫助西德隊從扳成2平,但最終還是以2比3落敗。 1990年,沃勒爾迎來了事業的巔峰。強大的西德隊一路挺進,他和克林斯曼組成了犀利的鋒線。同荷蘭的強強對決中,沃勒爾和對方的里傑卡爾德發生衝突,雙雙被罰下場,有人稱這種“抵消”其實對西德隊有利,沃勒爾犧牲掉了對方中場的攻防樞紐。

半決賽對英格蘭,沃勒爾禁賽期滿復出,不過他真正的貢獻是在同阿根廷的復仇決賽中,終場前5分鐘,沃勒爾突入禁區,在和阿根廷後衛的爭搶中倒地,墨西哥主裁判判罰點球,布雷默一蹴而就,西德隊捧起了大力神杯。在那屆大賽上,沃勒爾打進3球,在隊內射手榜上和克林斯曼、布雷默並列第二(馬特烏斯4球第一)。

1994年,匱乏前鋒的德國隊依然將老將沃勒爾召入隊中,在3比2淘汰比利時的比賽中,他打進了關鍵的2球,1/4決賽西德負於保加利亞,沃勒爾留下了遺憾,他曾接隊友射門後的立柱反彈球破門得手,但被判為越位在先。隨著德國隊被淘汰,大賽後沃勒爾也退出了國家隊,12年的國腳生涯走到了終點。

2002年,沃勒爾作為德國隊主帥,帶領球隊打進了決賽,雖然輸給了擁有“三R”的巴西隊,但沃勒爾也留下了以球員和教練身份三次參加世界盃決賽的回憶。在那屆賽後,沃勒爾離開了國家隊帥位,後來曾短暫執教意甲羅馬。

效力俱樂部

魯迪·沃勒爾 魯迪·沃勒爾

奧芬巴赫踢球者(1975-80)、慕尼黑1860(1980-82)、不萊梅(1982-87)、羅馬(1987-92)、馬賽(1992-94)、勒沃庫森(1994-96)

生涯數據

賽季 俱樂部 號碼 出場 進球 國家 聯賽等級 排名
1995/96 勒沃庫森 32 10 德國 1 14
1994/95 勒沃庫森 30 16 德國 1 7
1993/94 馬賽 25 6 法國 1 2
1992/93 馬賽 33 18 法國 1 1
1991/92 羅馬 30 7 義大利 1 5
1990/91 羅馬 30 11 義大利 1 9
1989/90 羅馬 32 14 義大利 1 6
1988/89 羅馬 29 10 義大利 1 7
1987/88 羅馬 21 3 義大利 1 3
1986/87 雲達不萊梅 30 22 德國 1 5
1985/86 雲達不萊梅 13 9 德國 1 2
1984/85 雲達不萊梅 32 25 德國 1 2
1983/84 雲達不萊梅 31 18 德國 1 5
1982/83 雲達不萊梅 31 23 德國 1 2
1981/82 慕尼黑1860 37 37 德國 2 4
1980/81 慕尼黑1860 33 9 德國 1 16
1979/80 奧芬巴赫射手 38 7 德國 2 8
1978/79 奧芬巴赫射手 31 11 德國 2 6
1977/78 奧芬巴赫射手 5 1 德國 2 5

技術特點

射門:9

沃勒爾作為一名高產射手,左右腳能力均衡,搶點意識極佳。

魯迪·沃勒爾 魯迪·沃勒爾

傳球:8

隨著年齡的增長,沃勒爾在由一個單純的射手發展為一個傳射俱佳的攻擊手。

盤帶:8

沃勒爾的盤帶不以花哨的動作取勝,但效果卻十分明顯,往往能在被對方後衛夾擊的情況下,靠著特殊的跑動姿勢,拼得機會。

速度:7

速度並不是沃勒爾的特長。

頭球:9

頭球是沃勒爾為世人所熟識的最大法寶。

獲獎記錄

1次法甲冠軍(1993)、1次義大利杯冠軍(1991)、1次冠軍杯冠軍(1993)、1次世界盃冠軍(1990)國家隊:處子秀1982年11月17日,歐洲杯預選賽0比1負於北愛爾蘭;最後一戰1994年7月10日,世界盃1/4決賽1比2負保加利亞。共參賽90場,進球47個。

執教風格

克林斯曼與沃勒爾相反性格 兩少帥嚴謹VS輕鬆獲佳績

2006年世界盃德國隊小組率先出線,德國媒體也有了閒心關注德國隊近兩屆世界盃主帥的異同。

魯迪·沃勒爾 魯迪·沃勒爾

同樣是少帥,上屆世界盃,沃勒爾把歷史最差的德國隊帶入了世界盃的決賽;而克林斯曼也在頭兩場比賽中展現出作為主帥的冷靜和有章法。但相對於嚴謹的德國人來說,他們還是更喜歡現在的主教練克林斯曼,沃勒爾則更合適在電視台里當嘉賓。

在克林斯曼的計畫中,工作安排分為四類:重要的,緊迫的,那就馬上解決;重要的,但是不緊迫,那就按照排定的時間表去解決,自己乾;緊迫的,但是不重要,可以讓手下的人或者其他人乾;既不重要也不緊迫的,那就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克林斯曼要求在比賽期間不受任何打擾,球員的妻子、孩子除非放假期間,一律不得進入駐地;連執行保全任務的警察的簽名、合影要求都被拒絕,不過克林斯曼保證世界盃結束後,離開柏林的駐地前會滿足他們。

但沃勒爾執教期間就沒有嚴格的時間表,歐錦賽期間,球員老婆孩子甚至親戚都可以隨意進出酒店,球員在駐地隨處可以取閱報紙雜誌,也可以一邊吃早飯一邊翻看報紙,但是現在只有在德國足協的新聞辦公室球員才能拿到報紙翻閱,而且克林斯曼不準球員吃早飯的時候看報紙,甚至連足協主席沃爾菲爾德來酒店看望球隊,都必須事先登記。

克林斯曼喜歡和球員交流意見,單獨的、小組形式,把自己和球員的關係拉的很近,但是他不會在自己的房間召見球員單獨談話,他的房間是一個絕對的禁區。他讓球員喊他“教練”或者“您”。德國足協在下榻酒店安排了專門的談話房間。沃勒爾就不喜歡和球員多交流,有距離感,讓球員喊他“沃勒爾先生”。

球員在吃完早飯回到房間,會在自己的床頭發現一份當天明晰的計畫表,每個球員都清楚自己在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這份計畫表是德國足協專門的辦公室前一天制定,第二天早上9時準時傳送到球員房間的。一切井井有條,顯示了整支球隊的相互信任。

明星軼事

沃勒爾大罵比爾霍夫

德國隊在2007年11月享受著最後兩場預選賽,但德國隊的領隊比爾霍夫卻在受罪,前德國隊

比埃爾霍夫 比埃爾霍夫

主帥沃勒爾突如其來地侮辱了他,這給他的心靈帶來了沉重的傷害。 “比爾霍夫也許應該去接受一下穆勒·沃爾法特(拜仁及德國國家隊的隊醫)的治療。老是用頭球射門會給他的身體帶來疼痛,也許已經留下了後遺症。”這是沃勒爾接受《踢球者》採訪時所說的一番話,並迅速在德國引起轟動。沃勒爾的大嘴從來是毫無遮攔的,但這一次攻擊的卻是德國國家隊的領隊,而且用了幾近“人身攻擊”的方式——按照比爾霍夫的話來說,“這是褲腰帶以下的境界。”他傷害了對方也貶低了自己的形象,何以至此?

讓沃勒爾發怒的理由很簡單。比爾霍夫多次表揚了德國隊主帥勒夫,稱他是德國隊取得進步的第一功臣。而與此同時,比爾霍夫卻屢屢批評德甲聯賽,認為他們應該向勒夫學習。肯定現在就是否定過去,所以前德國隊主帥沃勒爾自然不爽,而且他現在代表的是聯賽而不是國家隊,罵起比爾霍夫自然不需要忌諱:“他配談足球哲學嗎?他自己的足球哲學還八字沒一撇呢。不對,他有自己的足球哲學,但用一雙馬爾他的腳去踢巴西式的足球,不談也罷。”

這句話比“看病一說”更傷人。好在比爾霍夫的脾氣比較好。身為德國隊領隊,他比沃勒爾更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所以只是做出了這樣的回答:“我的足球哲學不需要沃勒爾知道,義大利人知道就行了。”比爾霍夫奪得過意甲的最佳射手,這是沃勒爾所不能比的。

兩人都是德國隊奪得2002年世界盃亞軍的英雄,但兩人卻從來都不是朋友。那時候,沃勒爾先是把比爾霍夫的隊長袖標交給了卡恩,然後又把他趕到板凳上,最後的決賽又只是給了他16分鐘的出場時間。應該說,從那之後兩人就分道揚鑣了。所以,有今天的對罵也實屬正常。

球星語錄

關於歐洲杯

“與世界盃相比,歐錦賽在小組賽中對手的實力就很強,你必須從一開始就100%地投入,淘汰賽的水平與世界盃不相上下。當然,如果巴西和阿根廷這樣的頂級球隊能夠參與進來,對這項賽事會變得更好。”

關於勒夫

“以我的經驗,可以理解勒夫選出大名單是很困難的。帶上一些有經驗的老隊員雖然保險,但是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很難的,我四年前決定召入諾伊維爾同樣如此。相信希爾德布蘭的落選也同樣讓勒夫做出了一番思想鬥爭。”

關於德國隊

“在我接觸過的球員中,很少見過像梅策爾德這樣敢於自我批評,坦率而誠實的人。他知道應該怎么做,並且會重新證明自己,我很確信。”

“巴拉克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球員,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傷病修養後,他現在正蓄勢待發。他已經經歷了2002年、2006年的兩屆世界盃,並且成為了德國隊的象徵,他有能力帶領德國隊奪取最後的錦標。”

關於勒沃庫森

“我們球隊有不少很有潛力和天分的年輕球員,也有一些經驗豐富的老球員,他們很好的相互彌補了不足。主教練斯基貝向他的球員們灌輸他的足球理念,踢得漂亮以及贏得比賽,球員們很好的貫徹了這一理念,所以到現在為止表現得不錯。但現在賽季還沒結束,還存在很大的變數,只要一兩場沒贏,積分榜的位置隨時都可能下降到第五或者第六,這很難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