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

汶萊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

淡布隆區的常住人口約有9000,其中有依然保持著許多馬來傳統的土著民族,民風淳樸自然。這裡沒有什麼繁華的街市,就連民居也大多散落在叢林當中。這種表面的寧靜與平淡,是外人容易忽略淡布隆的最大理由。因為在這樣一個注重燈影浮華的時代,是少有人會搭著小船、花費幾個小時去領略大自然的萬種風情的。

基本信息

公園簡介

汶萊全國由四個行政區組成,由於歷史的原因,它的國土被馬來西亞沙撈越的林夢隔開,一分為二。其中汶萊-摩拉區、都東區馬來奕區位於汶萊西部,這三塊區域相互接壤,連成一片;淡布隆區位於汶萊東部,不與其他三區接壤。
汶萊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汶萊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

比起首都斯里巴加灣的繁華、馬來奕區“石油城”詩里亞的殷實,淡布隆區就顯得有些平實和簡單,因為它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城市和氣派。然而上天總是公平的,他將喧譁和財富歸於其它三個區,卻將安祥與美麗賜給了淡布隆。若想全面了解汶萊,就不僅要參觀它的清真寺、博物館、煉油廠這些文明和工業的產物,還應該到淡布隆去看看,因為這裡有汶萊全國最大的天然森林公園——汶萊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概況

汶萊的國土有3/4被森林覆蓋,淡布隆區就是全國原始森林的集中地區,它總面積為1304平方公里,區內山巒起伏,綠蔭層疊。汶萊國家森林公園占地面積為48875公頃,位於淡布隆區巴都阿波附近的森林保護區內,整個森林保護區面積有500平方公里之大,這樣算來,公園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
淡布隆區的常住人口約有9000,其中有依然保持著許多馬來傳統的土著民族,民風淳樸自然。這裡沒有什麼繁華的街市,就連民居也大多散落在叢林當中。這種表面的寧靜與平淡,是外人容易忽略淡布隆的最大理由。因為在這樣一個注重燈影浮華的時代,是少有人會搭著小船、花費幾個小時去領略大自然的萬種風情的。
汶萊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汶萊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

我國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讚嘆的就是“天然”二字。在隔了一千多年和一萬多里的時空後,汶萊人將天然和旅遊和諧地結合在了一起。汶萊政府倡導生態旅遊,為了保持原始森林的風貌,公園內幾乎看不到人工斧鑿的影跡,森林公園內只有爬山石階和簡易的救生、休憩、交通場所。汶萊政府同時嚴禁人們在保護區內生明火,遊客若要在森林公園就餐,得由旅行社自帶飯菜,並在特定的休憩場所溫熱;為了保持森林公園內的清潔,導遊會不時提醒遊客不要 亂扔 廢棄物。最難能可貴的是,在遊客日漸增多的趨勢下,汶萊政府並不以此為利,而是嚴格限制遊客總數,並規定只有幾家得到政府特許 的旅行社才能組織淡布隆一日游。這樣做的苦心,不過是想讓人們在天然山水之中忘卻塵世,回歸自然,融於自然。所以說,只有來過淡布隆、去過國家森林公園的人,才能體會出“風景長在深山中,可惜未見有緣人”的道理,也才會在揮手道別時領悟到淡布隆的風韻就在於它成於天然,示於天然,美在天然,也貴在天然。

公園景色

十月的一個清晨,天有微雨。我們在汶萊斯里巴加灣市水村旁的小碼頭坐上了去淡布隆的快艇。船很快就出了市區,窗外早已不見了房屋建築,只有兩岸的綠色不斷倏忽而過。汶萊河的上游晚間或許發了大水,再加上是逆流而上,河澗與河底石縫中迸發出來的激浪不時撞擊船底,這不時的顛簸卻讓窗外的風景更具動感。兩岸綠樹綿延不絕,它們靜靜地隔水相望,似乎亘古以來就未變過一枝一葉。而突然竄出來的幾隻小猴子或在某個小水濱邊踱步的白鶴,為這略微單調的綠色增加了活力。
船長技術很嫻熟,船在曲折蜿蜒的汶萊河中繞來拐去,他的方向盤打得穩穩噹噹。但是走了大約一半行程的時候,船突然停了下來,司機還將頭探出窗外,不明就裡的人們都隨著他將視線轉向船的左側,原來有隻小漁船捕起了一條幾乎和船身等大的鱷魚!鱷魚在拚命掙脫,小船隨之劇烈地晃動,兩名漁夫,一人用力拉住網線,另一人在鱷魚呼吸的間隙小心翼翼地用膠帶纏住它的大嘴,很快就將鱷魚制伏了,大家也都鬆了口氣,漁夫還朝我們這邊揮手致意了。看來,這個清晨他們的收穫很不錯。
汶萊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汶萊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

於是船繼續前行,人們都興奮地談論著,向船長表示感謝。這樣不知不覺中,一小時水路很快也就結束了,我們到達了淡布隆區的首府邦加鎮。
下船後,匆匆了一眼市容,一位皮膚黝黑、清瘦、精幹的老司機來接我們。他的車同樣開得又快又穩,越走路上人越少,感覺我們此行的目標在漸漸接近了。大約半個小時後,我們又到了一個小渡口。渡口旁是一座簡單的小木樓,豎著一塊大木牌: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Temburong National Park)。隨行的導遊說今天的森林之旅就要從這裡開始了,我們的精神也為之一振。他還告訴我,面前這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名為卡朗安河。我告訴他路上的奇遇,他非常有把握地說:小河裡不會有鱷魚的,只有大河才會有。看著他如此和善、老實的樣子,大家格外輕鬆和開心。
我們穿上了橙色的救身衣,坐上了像獨木舟一樣的小鐵皮船,在卡朗安河水中逆流而上了。在河中也才發現渡口附近還有一些小木樓,導遊說這都是原住民的房子。我們還看到有一家大小几口都泡在水裡嬉戲,包括一個被舉在父親頭頂的可愛的嬰兒。看到我們這些遊人,他們都邊笑邊招手喊道“Hello,Welcome!”新的行程就在這樣陌生而溫馨的場景中開始了。
坐在船上。掬一捧水在手中,感覺格外清涼透心,水底的石子也似乎觸手可及。船越往前行景色越幽僻,起先還能看見岸邊幾處零星的長屋,但據說早已人去樓空了,目前只是作為傳統形象而保留下來的。
船底激浪,兩岸如畫。那些靠水的枝條肆意地纏綿漂動,時時碰到我們的頭頂。眼前除了藍天,所有的只有這些深淺不一,濃烈而又蒼鬱的綠色。我們誰都不說話,只顧張望和拍照,深怕漏掉哪一處景致。在這裡,我們完全是被大自然懾服了的臣民,就是不時濺到身上的浪花,也是大自然給我們無聲的贈禮。穿行在這幽深的畫廊當中,也不知我們是在觀景,還是做了其中的點綴。
汶萊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汶萊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

一小時一晃而過,我們到了漂流的終點——一片空落的長屋,這是汶萊旅遊局設定的遊客接待處,登記了姓名、國籍、逗留期限後,我們就可以爬森林公園的最高峰了。
氣喘噓噓、走走停停地爬完了1026級台階,定下神來,稍事休息,便鼓足勇氣,攀登更為刺激的500多級鋼製懸架,拾級而上到達頂點,頓時豁然開朗,可以一覽勝境了:如夢如詩的熱帶雨林漫山遍野,極目遠眺,層巒疊起,雲蒸霞蔚,美不勝收,使人感悟大自然的造物神功。來此之前,我們就聽汶萊人說,到了汶萊國家森林公園要是不登上這座山峰就像到中國沒有登上長城烽火台一樣。領略了如此景致後,才能體會此言非虛。
不過,此行唯一遺憾是,一路上看到如此多的綠色植物,我們卻識不得幾樣,只是從相關材料上得知汶萊國家森林公園內有菩提樹等世界名貴樹種,還有多種珍稀動物:計有180多種樹木、35種蛙類、180多種蝴蝶、200多種鳥類及在一棵樹上可同時棲息的400多種不同類型的甲蟲。而且還有一個名貝拉隆野外研究中心的國際科研基地,一直在深入研究熱帶雨林的物種,我們希望這筆巨大的科研財富能被汶萊人更好的利用。

得天獨厚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

不僅吸引了一些國際組織的研究,據悉,經文來政府特許,新加坡還在淡布隆自然保護區內設有一個熱帶雨林生存和作戰訓練營地,訓練周期為7天。這期間,特種兵首先必須熟知和辨別各種物種,並要就地取材解決吃喝問題,這就要求他們得快速弄清哪些植物可以充飢止渴,哪些是有毒不能食用的。其次,他們還得在叢林中完成一系列的訓練項目,走完規定的路線,最終到達指定地點後才算是完成訓練。因此,淡布隆森林公園也是探險和磨練意志的理想地。
汶萊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汶萊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

我們穿上救生衣,開始了刺激的回程——乘橡皮筏漂流。坐在皮筏上順流而下,在浪花四濺中體會一番真正的隨波逐流的感覺。
回到小木屋稍作休息,店主拿出一本留言簿讓我們簽名。翻開看來,前面留下了許多國外遊客的感想,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人,其中當然也有中國漢字。不過,要寫下我們的感受時,又苦於沒有的合適詞句。明明眼裡、心裡都裝滿了淡布隆的綠與美,卻不知道該怎樣確切的表達。我突然記起一句話:
天地無垠,生命有限。有的地方一生只能到臨一次,有的人今生不會再見。
或許這句話用在此時、此刻也很恰當。因此,我在本子上只寫下了我的名字,將這樣只能到臨一次的地方和幾張善良可親的面孔牢記心中,才是對這種無緣再見的生命的最好珍藏。願這裡綠蔭長在,永遠可愛如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