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奠川烈士

汪奠川烈士出生於火連畈汪權村一個地主家庭。

1928年1月底,敵十二軍一個團向木蘭山地區發起瘋狂進攻,與七軍領導人一同率部在敵人控制區內輾轉游擊。3月初,七軍領導人將部隊分成四個隊,分散游擊。他帶領一個隊,以木蘭山為中心,採取“晝伏夜動、遠襲近止、繞南進北、聲東擊西”的游擊戰術,在黃陂、孝感一帶,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3月下旬,率領部隊在黃陂縣汪家西灣為部隊籌款,遭敵包圍。和戰士們英勇抗擊,與敵激戰一日。終因敵強我弱、彈盡糧絕,和9名指戰員全部壯烈犧牲。

出生於火連畈汪權村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在本村私塾讀書。1925年在縣立第一高等國小畢業後,考入私立武漢中學。在董必武、陳潭秋的教誨下,學習馬列主義書刊,接受革命思想的薰陶,積極投入學生在城市和鄉村開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冬,受黨組織的派遣,回到黃安,從事農民運動,深入鄉村,號召農民組織起來,打倒土豪劣紳,反對剝削和壓迫。同情勞苦農民,親自寫信和利用假期回家,勸告地主父親不要向佃戶收租,被其父痛罵為“敗家子”。自此,毅然與家庭徹底決裂,斷絕關係。後在城區牌坊店建立農民協會,經常深入農民之中,宣傳革命道理,指出窮人受苦的根源,號召廣大農民起來革命,消滅剝削制度。1927年春,參加了黃安農民自衛軍的組建工作。同年3月,受黃安縣委委派,到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不久,“麻城慘案”發生,同講習所300多名武裝學生一道,星夜馳援麻城,平息了反動“紅槍會”的叛亂。大革命失敗後,再次回到黃安,任中共黃安縣委委員、黃安縣農民自衛軍指導員。面臨革命危急的緊要關頭,在自衛軍中積極建立和發展黨、團組織,加強部隊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大大增強了農民自衛軍的戰鬥力量,抵制了國民黨反動派對農民武裝的改編,牢牢掌握農民自衛軍,堅持武裝鬥爭,保存了革命力量。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在黃安貫徹後,率領黃安農民自衛軍參加了“九月暴動”,打擊了黃安北鄉的反動勢力,為更大規模的起義行動創造了條件。10月,中共黃麻特委(亦稱鄂東特委)成立。11月初參加了特委在七里坪召開的黃麻黨團活動分子會議,贊成武裝奪取黃安縣城,建立革命政權和革命軍,被會議確定為“黃麻起義”行動委員會委員。會後,與潘忠汝一起在七里坪潘家河整訓農民自衛軍,組建農民義勇隊,參加武裝起義。11月13日,親率兩個班參加了攻打黃安縣城的戰鬥。“黃麻起義”勝利後,中共鄂東特委根據湖北省委指示,決定將黃麻兩縣農民自衛軍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任鄂東軍參謀長。12月上旬,鄂東軍遭強敵襲擊,嚴重受挫。與戴克敏、吳光浩、曹學楷一道,率領鄂東軍72名戰士攜50多支長短槍,轉移到黃陂縣木蘭山開展游擊戰爭。1928年1月,鄂東軍奉命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任軍參謀長、軍黨委委員。部隊經過短期整訓,便在木蘭山周圍開展活動。率部打擊反動勢力,發動民眾鬥爭地主,開倉濟貧,擴大了革命影響。1928年1月底,敵十二軍一個團向木蘭山地區發起瘋狂進攻,與七軍領導人一同率部在敵人控制區內輾轉游擊。3月初,七軍領導人將部隊分成四個隊,分散游擊。他帶領一個隊,以木蘭山為中心,採取“晝伏夜動遠襲近止、繞南進北、聲東擊西”的游擊戰術,在黃陂、孝感一帶,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3月下旬,率領部隊在黃陂縣汪家西灣為部隊籌款,遭敵包圍。和戰士們英勇抗擊,與敵激戰一日。終因敵強我弱、彈盡糧絕,和9名指戰員全部壯烈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