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斗轉星移玉漏頻

詞作《江城子·斗轉星移玉漏頻》,這是五代時期詞人、文學家和凝作品。該詞中所寫的那位女子,在難耐的期望和焦急的切盼之後,終於等到了約定的時間。把一位熱烈期待幸福生活的少女形象,鮮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和凝(898~955),五代詞人,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東)人。作品存有《宮詞》百首等。《花間集》錄20首,《全唐詩》錄24首。近人劉毓盤輯得29首,編為《紅葉稿》1卷。

基本信息

【名稱】《江城子·斗轉星移玉漏頻》
【年代】五代
【作者】和凝
【體裁】

作品原文

江城子
斗轉星移玉漏頻。已三更,對棲鶯。歷歷花間,似有馬啼聲。含笑整衣開繡戶,斜斂手,下階迎。

作品注釋

斗轉星移:“斗”指北斗星,也可泛指其他的星星。斗轉星移,謂斗杓的迴轉,星亦隨之移動。
玉漏頻:指計時的漏壺滴漏的聲音頻頻傳來。即指時問的推移。
歷歷:分明可數,形容馬蹄聲非常清晰。
斂手:拱手,表示恭敬。

作品鑑賞

這是和凝《江城子》組詞五首之三,詞中所寫的那位女子,在難耐的期望和焦急的切盼之後,終於等到了約定的時間。計時的玉漏已頻頻滴過,滿天的星斗也轉換了方位:夜已深,時間“已三更”了。這句中的“已”字,下得極好。它一方面說明約會的時間終於到來了,這女子的急切心情也隨之得到了緩解;但另一方面,她所盼盼望的戀人畢竟並未來到,周圍依然靜悄悄,只有花影幢幢,棲鶯雙眠,因而這位女子剛剛得到緩解的心緒,由於時間已到人未到而重新陷於惴惴不安之中。這促使她再一次細心搜尋“花間”“竹里”的每一聲響動,窺視門外月下的每一片身影。忽然,“歷歷花間,似有馬蹄聲”。她欣喜萬分,因為終於傳來了馬蹄聲;但她又害怕、擔心,因為好像並沒有馬蹄聲。這裡,歷歷花間之景,屏息諦聽之人,似有似無之聲,忽喜忽憂之情,無不都得到生動傳神的表達。尤其是句中著一“似”字,狀聲音之似有似無,若近若遠,寫心情之時緊時松,忽憂忽喜,更是神來之筆。況周頤認為這兩句“尤為渾雅,近乎高詣”(《餐櫻廡詞話》),大概就是因為這裡把雅潔的夜色和深摯的戀情打並在一起,使之互動融匯、渾然一體的緣故。
在經一番肯定、否定、又肯定的認真辨認之後,她終於聽到馬蹄聲真的得得而至。這時,這位女子前此那種期待中的焦急、焦急中的關注、關注中的失望、失望中的自怨、自怨中的自解,便都煙消雲散,一掃而空。她“含笑”、“整衣”、“開繡戶”、“斂手”、“下階”、相迎久盼的戀人。這裡短短几句,寫她一個接一個的動作,描她一個接一個的情態,把這位少女慌而不亂的舉動、天真活潑的性格、興奮喜悅的心理、溫柔纏綿的情愛,都表達得十分生動熨貼,使一位敢於大膽追求自由愛情、熱烈期待幸福生活的少女形象,鮮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眾多論者都肯定和凝寫詞善於狀物描情,這是不錯的。但就《江城子·竹里風生月上門》以及這首詞來看,可以說,他更善於描情,更善於精工細緻地描寫那些蘊藏在人物內心深處的感情波瀾,使之“儼然如在目前,疑於化工之筆”(賀裳《皺水軒詞筌》)。從詞中對這位女子的感情世界的描寫來看,其描摹的細膩真切、精微深曲,確有獨到之處。比如,他很善於讓人物內心深處難以傳達的急切期待、熱烈盼望之情,依附於風生月上、斗轉星移、雲屏秦箏、花間棲鶯這些特定景物之上,使抽象的情意生動可感而又真實可信,此其一。又如,他也善於借人物動作的系列描寫,傳達出人物複雜的心理流程,體現女子內心世界特有的細膩、深曲與豐富,此其二。此外,他還善於借清辭淡句來寫柔情蜜意,使詞清而不艷,使情艷而不輕,此其三。就此也可說明,《花間》諸家實在也很有一些可取之處。

作者簡介

和凝(898~955),五代詞人。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東)人。公元916年(後梁貞明二年)登進士第。後唐時官至中書舍人,工部侍郎。公元940年(後晉天福五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入後漢,封魯國公。後周時,贈侍中。著作甚多,今多不傳。現存有《宮詞》百首等。少年時好為曲子詞,所作流傳和影響頗廣,故契丹稱他為“曲子相公”。詞多以華艷辭藻寫男女情事,能狀難狀之情景,但殊少深刻感人之作。《花間集》錄20首,《全唐詩》錄24首。近人劉毓盤輯得29首,編為《紅葉稿》1卷。事跡見新、舊《五代史》本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