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職業技術學院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汕頭市人民政府主辦,在原汕頭教育學院(含汕頭幼兒師範學校)、汕頭商業供銷學校、汕頭機電學校和汕頭市教師進修學校等院校的基礎上合併設立的全日制普通高職院校。學院由院本部、金園校區、新津校區和東墩校區四個校區組成,占地1252畝,總建築面積23.5萬平方米,教學、實驗實習設備總值約4841萬元,圖書藏量93萬冊。學院已基本形成文、理、工、藝術和師範教育等學科門類齊備,大中專普通教育與成人教育並存,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共榮的辦學體系。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實驗樓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是2002年3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汕頭教育學院(含汕頭幼兒師範學校)、汕頭商業學校和汕頭機電學校合併基礎上設立的普通高等學校。學院本部位於風光秀麗的汕頭市南區東湖山麓,占地436畝;金園校區位於汕頭市區金園路原汕頭教育學院校址,占地48.8畝。學院總占地面積約656畝,校舍總建築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擁有完善的教學生活運動等設施;有總值1300萬元的能滿足各專業教學、實習需要的實驗實習設備圖書館藏書總數達30萬冊,是青年求學、深造的理想校園。
學院設有電子與計算機系機電工程系經濟管理系、自然科學系、人文社科系套用外語系藝術體育系、學前教育系、成人教育部、中專部等十個系部。現有全日制在校大、中專學生7600多人,成人學歷大專生3200多人。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擁有一支專業齊全、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學院現有教職工520人,專任教師309人,其中具有副教授或高級講師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91人,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187人,同時還聘請一批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高級工程師為兼職教師。學院強有力的師資隊伍和教學實力,完全能勝任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高等師範教育的需要。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經濟管理高級講師、省督學:莊錦城
黨委副書記、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沈民奮
黨委委員、副院長、副教授:曾淑琴
黨委委員、副院長、副教授:郭琳琅
黨委委員、副院長、副教授:王茂春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蔡東

校容校貌

學院總建築面積23.5萬平方米,教學、實驗實習設備總值約4368萬元,圖書藏量85.58萬冊。學院擁有完善的教學、生活、運動等設施;有總值1300萬元的能滿足各專業教學、實習需要的實驗實習設備;圖書館藏書總數達30萬冊,是青年求學、深造的理想校園。

發展前景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在“爭創省內一流、部分專業國內領先”的同時,積極與國際先進教育接軌,現已與英國胡佛漢頓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三年專科畢業後可直接進入胡佛漢頓大學攻讀本科(一年)獲得學士學位,並可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同時,學院還與國內數所著名本科院校達成合作辦學協定,以利於學院畢業生在國內繼續深造。

辦學規模

學院設有計算機系、機電工程系、經濟管理系、自然科學系、人文社科系、外語系、藝術體育系、學前教育
實驗樓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中專部、成人教育部、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圖書館、技能實訓中心等十五個教學、教輔部門。
學院共開設59個大專專業(含方向)和10多箇中職類專業,全日制大、中專在校生13234人,其中,大專生11382人(師範類學生4309人),中專生1852人。另有成人學歷大專生、聯合辦學的本科班1828人。

歷史沿革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於2002年3月29日。它的前身為廣東汕頭教育學院(1982-2002年)、汕頭幼師(1970-2002年)、汕頭商業供銷學校(1964-2002年)、汕頭機電學校(1976-2002年)。2002年3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辦學特色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東墩校區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將在汕頭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緊密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的實際,推行以全日制學歷教育為主,成人、繼續教育和職業培訓共同發展的辦學模式,力爭到“十五”期末,使學院成為特色鮮明的、區域性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中心;推廣新技術的生產力促進中心;九年義務教育的師資培養基地。為汕頭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提供技術人才和技術服務支持。學院將廣開就業渠道,與深圳和珠江三角洲等地的有關行業、企業取得聯繫,直接推薦畢業生,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一片光明。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在“爭創省內一流、部分專業國內領先”的同時,積極與國際先進教育接軌,現已與英國胡佛漢頓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三年專科畢業後可直接進入胡佛漢頓大學攻讀本科(一年)獲得學士學位,並可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同時,學院還與國內數所著名本科院校達成合作辦學協定,以利於學院畢業生在國內繼續深造。

校區簡介

東墩校區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東墩校區前身是汕頭機電學校學校,創辦於1976年,是粵東地區辦學時間較早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主要承擔工科類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任務。校區地處汕頭中心城區——金平區南墩蛇針路8號,占地面積30餘畝,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校區教學及生活設施齊全,配備有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圖書館、體育運動場及計算機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汽車拆裝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金工實驗室等教學、生活及實習實訓場所。
校區擁有一支長期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教職員工50多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8人,中級職稱
的教師16人,多數教師屬雙師型人材。學校培養的學生既具有嫻熟的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現在校學生人數1000多人,分屬六個專業,每年畢業生就業率在95%以上,機電技術人才尤其受企業青睞。
東墩校區開設的專業是:1、機電技術套用,2、機電技術套用(計算機輔助繪圖方向),3、電子技術套用,4、汽車運用與維修,5、計算機及套用,6、計算機軟體(藍領方向),7、計算機教育,8、初等教育(數學)。

新津校區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新津校區的前身是汕頭商業供銷學校,創辦於1964年,是汕頭市一所創辦較早、規模較大的全日制財經行銷類普通中專學校。2002年4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併入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是學院中專部的一個校區,主要承擔財經類型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任務。學校位於城市規劃綠帶區中的汕頭特區珠池外充公,毗鄰韓江支流新津河及汕頭海灣大橋,與旅遊景點媽嶼島隔海相望,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學校占地面積為29210.54平方米(約44畝),建築面積14252平方米,有教室三十間(每間標準位數60位),電腦室三間(現有電腦217台),語音室兩間(共140個座位),多媒體教室八間,會計模擬實驗室一間,烹飪模擬實驗室一間,圖書室一間(現有藏書37000冊),運動場一個(面積有7000多平方米)。主要設有財會電算化、國際貿易、市場行銷、英語(五年大專)、中文(五年制大專)、烹飪與管理(潮菜方向)等專業。
校區擁有一支專業齊全、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現有在編在職人員60名,其中,專任教師36名,行政人員24名。另有行政兼課及外聘教師18名,外聘工作人員30名。具有副高級職稱的教師7名,中級職稱23名。本科以上學歷的教師共有32名。校區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538人,憑藉校區的師資優勢及深厚的辦學底蘊,新津校區畢業生就業率均達90%以上。
學校的培養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崗位能力培養為中心,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實用型專業人才。

院系設定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電腦室

人文社科系簡介

人文社科系是由原汕頭教育學院中文政治歷史心理教育等四個專業學系合併組建而成。主要培養中國小教師,現有中文教育、政治教育歷史教育心理教育等四個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930多人,教職員工42人,教師中有副教授8人,講師15人,助教1人,是學院規模較大的學系之一。

該系教學、科研力量較雄厚,教師中有曾梓教育基金獎三等獎獲得者2人,省南粵教壇新秀1人,市優秀新秀1人,市拔尖人才1人,市先進勞動者1人,市優秀教師5人,市優秀班主任1人,市第三屆十佳青年科技帶頭人1人,市政府首屆政務諮詢員1人,省中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組(歷史)組長1人。

該系教師共出版個人專著5部,合著8部,公開發表論文200餘篇,多篇論著獲省、市有關獎項,主要有:全國語文學習科學專門業委員會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廣東省第三屆期刊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三等獎,廣東省教科研成果“黃華獎”二、三等獎,廣東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一等獎以及市級獎多項。

共承擔國家級、省級、市級教育科研項目三項、市級課題多項,均取得較好成果,在省、市同行中有一定影響。該系注重開展經常性教研活動,長期堅持學術講座活動,堅持對學生進行“教師基本技能”訓練,在學生中長期開展“三字一話”、“小論文”、“讀書筆記精品展”等活動,在汕頭市天竺中學海棠中學金砂中學等中學均建有常年見習基地,學生中現有社團和自辦刊物有:“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班、“潮汕文化研究小組”、“星野劇社”、紅河谷牧草天教與學等,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習、寫作、文體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全系師生正團結一心,爭取在教學科研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自然科學系簡介

自然科學系由原汕頭教育學院數學物理生化地理四個學系合併組建而成。主要培養中國小教師,現設有數學教育、生物教育、化學教育、物理教育、地理教育、現代教育技術、生化實驗技術教育、環境監測與治理專業、國小教育(數學與科學方向)等專業,現有22個教學班,全日制在校學生總數852人,是學院規模較大的學系之一。

該系重視教學研究工作,重視良好學風的樹立,2002年合併組建以來,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學院首次組織的大學英語套用能力B級考試中,通過率86.9%,名列全學院第一,2003屆畢業生在各地組織的新教師競爭上崗考試中也取得好成績。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網路實驗室
機電工程系簡介
機電工程系是在2002年9月後集中合各校相關專業教師組建而成的。該系同時從國內高等院校、省內工業企業引進了一批具有專業對口、知識淵博的人才。開設套用電子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汽車檢測與維修、機電一體化等四個專業,共有12個班級,全日制在校學生536人。

該系注重培養學生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2003年5月汕頭市勞動局技能鑑定和考核中心組織的技能實操考核中,通過率高達94%,得到了汕頭市勞動局的高度評價。全系師生正齊心協力,爭取在教學科研上取得更大的成績。

計算機系簡介

計算機系組建於2002年9月,目前開設有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教育、計算機軟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五個專業。目前全系共有25個教學班,學生總數1100人,其中師範類學生530人,非師範類學生570人。該系現有專業教師39人,其中副教授、高級講師等副高職稱以上6人,講師、工程師16人,助教17人,教師中有碩士研究生10人,本科生29人(其中已有6位教師已讀完研究生課程,另有14位中青年教師繼續在職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
該系擁有一支以中年教師為骨幹,以青年教師為接力隊的朝氣蓬勃的師資隊伍、具有較強的科研開發能力。開發了一定數量的軟體,得到社會的套用,直接轉為生產力。八年來,全系教師共編寫教材和教學指導書9套,有96篇教學教育、科研論文在全國省市和本院刊物上發表。教師中有全國優秀輔導教師1人,省優秀班主任1人,獲省科技成果獎1人,省教學優質獎1人,市優秀教師1人,市先進德育工作者3人,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7人。該系黨支部2006年度還被學院黨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該系把培養學生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套用型人才為目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依託,以就業創業為導向,學用結合,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致力於打造優質課程和特色專業,使學生成為現代化建設第一線高素質的勞動者。各屆畢業生均以良好的實用能力得到社會的充分認可,2004--2008年五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分別達到98.3%、97.8%、96.2%、98.3%和96.3%,充分展現了職業技術教育的成效。目前,該系全體師生精神振奮、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和諧發展,致力為高職教育、為我省的IT行業進一步發展而共同努力。

外語系簡介

外語系是在原汕頭教育學院英語教育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英語教育系創始於1984年初,以培養培訓國中英語教師為主要宗旨。從1985年開始招收全日制英語教育大專班,至今已培養了16屆英語高師專科畢業生。

該系現設有英語教育、二年制國小英語教育(高職)、三年制國小教育(英語方向)、商務英語,成人業餘和脫產英語教育等專業,共19個班。全日制在校學生總數達938人,是學院規模較大的學系之一。同時該系還承擔著全院公共英語的教學與管理工作。

該系團總支2001年榮獲"廣東省五四紅旗團總支"榮譽稱號,2003年被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總支"榮譽稱號。學生還組織有“英語話劇社”、“英語俱樂部”、“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和“外語系舞蹈隊”等社團,大大活躍了學習氣氛。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網路實驗室
經濟管理系
經濟管理系成立於2002年7月,現有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旅遊管理、中文秘書、物流管理市場行銷等七個專業,全日制在校生總數1260人。該系已形成財經、管理等多學科的專業格局。

社會發展需要大批經濟管理人才。經濟管理系將在學院的統一領導下,一如既往地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發揚與時俱進的開拓精神,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加大科研力度,擴大辦學效益,為汕頭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並輸送更多更好的經濟管理人才。

自成立以來,經濟管理系一直緊跟社會發展步伐,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培養實際技能與必備理論兼有的一線財經管理和業務人才為宗旨,注重綜合素質教育,突出專業教學的針對性和套用性,重視學生專業實操能力的培養,按照"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積極探索一線套用型人才的培養規律,探索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將課堂講授、案例討論、角色演練、實習實踐等有機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學生的總體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在學院首次組織參加的全國英語等級考試中,該系學生四級考試一次性通過率為29.0%,略高於全國非重點本科院校一次性通過率(28.87%),部分學生已通過六級考試。在高要求、嚴管理的抓好日常教學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該系還積極為學生創設學習平台強化專業技能,已經組織的中級秘書、助理電子商務師、導遊員等資格考試和國語測試,均取得好成績

藝術體育系簡介

藝術體育系是2002年在原汕頭教育學院美術系、音樂系和體育專業的基礎上整合組建起來的,擁有師資45名,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1名,中級職稱教師17名,還配備了助教、實驗及教輔人員15名。開設美術、音樂、體育藝術設計四個專業,共20個班,全日制在校學生442名。

為適應教學需要,該系相應建立了美術專業、藝術設計專業(造型設計、服裝製作)等的實訓、實操工藝製作室;音樂專業的音樂製作室的實訓、以及體育專業等的訓練基地,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技能水平上下了功夫。該系正致力於培養一批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套用型人才,致力為廣東省和汕頭市的經濟建設服務。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語音室
學前教育系(汕頭幼兒師範學校)簡介
學前教育系(汕頭幼兒師範學校)是2002年在原汕頭市幼兒師範學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全日制在校學生總數有1289人。為適應粵東幼兒教育發展的需要,該系開設了中專層次的幼稚園教育專業、幼兒教育美術方向)、幼兒教育(音樂方向)、幼兒教育(英語方向)專業,以及大專層次的學前教育(英語方向)專業。該系師資實力雄厚,現有教職工96人,其中高級講師24人,講師45人;省特級教師1人,汕頭市“名教師”1人;國家級國語測試員2人,省級國語測試員4人,全國公共英語考級考官5人,普通聯考英語(2)考官4人,省教育技能考試考官14人。

師資力量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多媒體課室
學院擁有一支專業較齊全、結構較合理的教師隊伍,教職工總數665人,其中,專任教師492人,具有副教授或高級講師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98人,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215人,同時還聘請一批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高級工程師為兼職教師。學院強有力的師資隊伍和教學實力,完全能勝任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高等師範教育的需要。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於2000年4月4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開始籌建。2000年以汕頭教育學院(汕頭職業技術學院〔籌〕)的名義計畫分三個類別23個專業招生1100名,實際錄取新生1189名。其中普通高師專科類11個專業511名,非師類高職班4個專業180名,高職類(小教大專班)7個專業498名。新生實際到學校報名註冊就讀總數為964名。報到率為81.1%,其中普通高師類461人,主要在教育學院就讀;非師類高職班134人,教學點設在機電學校和商業供銷學校;高職類(小教大專班)369人,教學點分別設在汕頭幼師、潮陽師範學校和澄海師範學校

2001年繼續以汕頭教育學院(汕頭職業技術學院〔籌〕)名義計畫分三個類別23個專業招生1185名,新生實際到學校報名註冊就讀總數為1124人。

2002年3月29日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正式以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名義計畫分三大類別25個專業招生1650名,實際錄取新生人數達2121人,到校報到註冊的新生為1727人,總報到率達81%,完成招生計畫任務的105%。

2003年學院為適應汕頭產業結構的調整,並考慮到汕頭高校師範專業布局的合理性,在2002年增設旅遊管理、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汽車檢測與維修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等專業或專業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增設了物流管理、烹飪餐飲管理(潮菜方向)、產品造型藝術設計服裝設計工藝行政管理商務英語等新專業或專業方向;並根據中國小教育改革的現狀,改造了部分傳統師範類專業的專業方向;增設了面向國中畢業生招生的五年制大專學制和面向中職類畢業生招生的普通類大專專業。招生計畫為3460人,實際錄取新生3604人,到校報到註冊新生為2769人。

現有公交路線

院本部(達濠校區)

八路:
全程收費五塊,共二十九個站點。
(起始站)火車站-客運中心站--經緯廣場--黃山珠池路口--星湖城西--帝豪酒店西--潮華雅居東--逸景藍灣西--陽光海岸南(韓江路)--中泰運動場北(泰山路)--澳頭--澳頭村--華能電廠--汕頭迎賓花園--北山灣泳場--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東湖村--東湖遊樂場--廣達路--濠江埭頭--廣澳中學--青州--青雲岩--紅橋路(磊廣大道)--南天大酒店--濠江區政府--海旁路--海旁路中--西園頭(終點站)
三十七路:
全程收費六塊,共四十二個站點,可刷鮀城通。
(起始站)教育學院--東廈中學--國際大酒店--金砂公園--汕頭中旅--中心醫院--東征軍紀念館--人民廣場北--利鴻基(工人文化宮)--利安外馬路口--外馬第三國小--市二醫院--汕頭開埠文化館--鎮邦路中--西堤碼頭--金平文化創意園--上人家--蜈田村--汽車渡口--市三醫院--礐石風景區--西湖站--礐石中專--九宮娘娘(白花尖大廟)--礐石綠道--市跳水館--澳頭村--華能電廠--汕頭迎賓花園--北山灣泳場--廣東高級技工學校--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東湖村--南湖村--市委黨校(東湖)--濠江埭頭--廣澳中學--廣澳街道辦--青雲岩--紅橋路(磊廣大道)--南天大酒店--濠江區政府(終點站)

新津校區

二十路:
共二十五個站點,票價一塊,可刷鮀城通。
(起始站)金葉島--永安村--商業學校--內充公--陽光海岸--龍禧花園--藝苑文化廣場--豐澤莊南--新城市廣場--國新花園--丹霞莊--會展中心(沃爾瑪)--菊園--梅園--東廈國小北校區--中山金新路口--陵海招待所--汕頭一中--春梅里--花園裡--公園頭--金鳳壇東--烏橋頭--同濟三直路口(海霸王冷凍廠)--瑞平市場(終點站)
三十一路:
全程共二十八個站點,票價兩塊
(起始站)廣廈廣播電視大學(廣廈新城)--汕大附二醫院--紅荔園--金禧中學東--葵花園--金禧花園東--荷花園--金墩園--市福利院--桃園西--東廈百花路口--金平區人民醫院東--東廈中學--金樂大酒店--君華大酒店--金環路中--會展中心(沃爾瑪)--丹霞莊--國新花園--新城市廣場--豐澤莊南--藝苑文化廣場--龍禧花園--陽光海岸--內充公--商業學校--永安村--金葉島(終點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