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陵[清]

永陵[清]
永陵[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永陵”,滿語稱為“恩特和莫蒙安”。坐落在新賓滿族自治縣城西21公里啟運山腳下的蘇子河畔。是大清皇帝愛新覺羅氏族的祖陵。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父親、祖父、曾祖、遠祖及伯父、叔叔等皇室親族的陵墓。

基本信息

概況

(圖)永陵[清]永陵[清]風格

清永陵是清王朝的祖陵,在陵內埋葬著努爾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親及他的伯父和叔父,輩分位居關外三陵之首。

清永陵不僅以神奇的風水,豐富的內涵,重要的價值聞名於世,而且在建築形制、布局、造型、工藝上都有自己的建築特點和藝術特色。

陵寢前端原為一條筆直的黃沙大道,稱為“神道”。通過神道是清永陵總門戶“正紅門”,木柵欄的建築形制保留了滿族人的建築特色。前院並列著四祖碑樓,它們的建築、規模、大小都是相同的,在同一院子裡並列著四位皇帝的碑樓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在每座碑樓前後門左右各有一條坐龍,這16條坐龍意在清王朝穩坐江山。清永陵第二道門為啟運門兩側各有前後對稱的五彩雲龍袖壁兩座,造型精緻、栩栩如生,此種陶質磚雕經三百年不風化,專家稱之為藝術珍品。通過啟運門即為方城,以啟運殿為主體,左右兩廂分置東西配殿,供奉著各位神靈。啟運殿、西配殿之間為焚燒祭文的“焚帛亭”。繞過啟運殿就跨入了寶城,寶城是陵寢墓葬所在地,清王朝的六位祖先就安息在這裡。

歷史沿革

(圖)永陵[清]永陵[清]大殿

永陵歷史悠久。早在明嘉靖萬曆年間就選擇了尼雅滿山崗(即喬山、啟運山)之陽做為家族墓地。先後埋葬了興祖福滿、景祖覺昌安、顯祖塔克世及努爾哈赤其它伯祖、叔祖等人。

1603年(萬曆三十一年)9月,努爾哈赤的愛妻年僅29歲的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孟古姐姐崩。“越三載始葬尼雅滿山崗”。令四名女婢生殉,殺牛馬各一百致祭。太祖伯父禮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亦葬尼雅滿山崗。此時當無陵寢建築更無陵名,僅以赫圖阿拉祖陵呼之。

1624年(後金天命九年)努爾哈赤於遼陽建東京城之後,於城北羊魯山建造陵寢(後稱東京陵)。譴索長阿孫旺善、鐸弼及禮敦子貝和齊至尼雅滿山崗祖陵將景祖、顯祖、孝慈高皇后,弟舒爾哈齊、長子禇英等諸陵遷東京陵安葬。剩餘的陵墓則稱為“老陵”。

1634年(後金天聰八年)清太宗皇太極尊赫圖阿拉為“興京”,赫圖阿拉祖陵則稱興京陵。

(圖)永陵[清]永陵[清]正門

1636年(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極改大金為大清國,稱帝。按古制追尊四祖為四王,即猛特木為澤王、福滿為慶王、覺昌安為昌王、塔克世為福王。為四王設太廟祭祝。同時在老陵興祖墓後設肇祖衣冠冢。專稱肇、興二祖為“二祖陵”。

1648年(清順治五年)清世祖章皇帝福臨追封四王:猛特木為肇祖原皇帝、福滿為興祖直皇帝、覺昌安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為顯祖宣皇帝。同時追封四王的嫡福晉分別為肇祖原皇后、興祖直皇后、景祖翼皇后、顯祖宣皇后

1651年(順治八年)封喬山尼雅滿山崗為“啟運山”,設官兵守護陵寢。

1653年(順治十年)始建享殿、配殿、方城門牆。

1655年(順治十二年)立肇、興二祖神功聖德碑建碑亭。

1658年(順治十五年)因東京陵風水不如興京陵好,遂將景、顯二祖陵及禮敦、塔察二墓遷回興京陵肇、興二祖墓前。

1659年(順治十六年)更興京陵名為永陵。意在江山永固、帝業長久。

1661年(順治十八年)命名享殿為“啟運殿”,方城門為“啟運門”。立景、顯二祖神功聖德碑建碑亭。

1662年(康熙元年)奉安四祖滿、漢文神牌於啟運殿。

1670年(康熙九年)於永陵西堡設永陵總管衙門,專司陵寢安全防衛。

1672年(康熙十一年)於永陵後堡設永陵掌關防衙門,專司永陵祭祀及陵內一切事。

1677年(康熙十六年)永陵改用黃琉璃瓦件。

1730年(雍正八年)建齊班房、祝版房。

1736年(乾隆元年)建茶膳、滌器房。

1747年(乾隆十二年)啟運殿內設楠木香幾、琺瑯祭器。

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陵外設柵木1344架、紅樁36根、白樁64根、青樁36根。

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建夏園行宮

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永陵前設滿、蒙、漢、回、藏五體下馬石碑。

1875年(光緒元年)於永陵街內設興京副都統衙門、於赫圖阿拉設興京城守尉等衙門(光緒二十四年)。

1922年(民國十一年)裁撤永陵總管及掌關防衙門,其事務歸興京縣公署管理。

1925年裁撤永陵掌關防衙門,永陵祭祀歸縣公署辦理。

1961年,成立新賓縣文物管理所,1963年永陵列為省級文保單位,永陵事務歸文管所辦理。

1979年10月1日,永陵正式向國內開放。

清永陵在1988被公布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建置沿革

(圖)永陵[清]永陵[清]殿門

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清太宗皇太極生母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病逝於赫圖阿拉,三載後(1606)埋葬在赫圖阿拉尼雅滿山岡(現在的清永陵),班布里(滿洲正黃旗塔察覺爾察氏,努爾哈赤長祖父德世庫的後裔,世居呼蘭哈達山下覺爾察地方,努爾哈赤的侍衛)向努爾哈赤提出看守陵寢,得到允許,清永陵由此始有專人看管維護。

順治八年(1651年)六月戊申(初三),設興京二祖陵章京二員、筆貼式二員、馬法二名,兵每旗2名。

順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專設讀祭文筆貼式2員。

順治十五年(1658年)七月癸丑(十八日),增設看守章京四員、披甲人八名。

康熙九年(1670年),在永陵設總管衙門,額設總管1員,翼長2員、八旗滿洲防禦16員,筆貼式2員,領催4員,馬兵75名,章京品級3員。康熙十一年(1672)設掌關防衙門,額設掌關防官1員,尚膳副1員,尚茶副1員,筆貼式2員,尚膳人8員,尚香人4員,拜唐阿12名,擺桌人8名,廚役12名,護院領催、壯丁40名;在上述人員中,四品官1名,外郎2名,領催8名;各種匠役13名,牛羊館達2名,餵牛羊壯丁20名。陵上養有千丁,專司“芟刈外園荒草,燒造磚瓦,備辦灰斤,以供歲修。”

光緒元年(1857年),增設副都統,副都統府在永陵東卜(現在市場以東地方),統管興京協領、關防、總管三署及開原、鳳城、鐵嶺、撫順旗署,轄兵1049名。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增設興子營,馬隊一營,都兵一營。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撤除興子營、馬隊營、都兵營。

民國元年(1912年)辛亥革命後,清王朝覆滅,但根據其遜位全終,“猶得優待”以及各所簽訂的退位《優待條件》之一:“宗廟陵寢,永遠奉祀”,興京各衙門得以殘存,但已停止一切近於行使政權各事項,只能履行守護陵寢和執掌祭祀等職能。

民國十一年(1922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裁撤永陵總管衙門及永陵掌關防衙門,其事務歸興京縣公署接管。

民國十四年(1925年)四月,撤興京副都統衙門。到這一年永陵“各衙門盡行裁撤,其事務歸興京公署接辦”。

民國十八年(1929年),縣公署改稱縣政府,下設公安局,財政局,教育局(掌管學校、圖書館及其他文化事項……)這時清永陵歸縣教育局主管。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興京縣公署局改為科,同時撤教育局,於行政科內設教育股。清永陵改屬縣行政教育股管轄。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國民黨縣政府設秘書會計室、軍事科……教育科……等八個科室。清永陵屬縣教育科管理。

1945年11月20日新賓縣民主政府接收了縣公署,1947年6月改為新賓縣人民政府,這期間清永陵隸屬縣人民政府教育科。

1948年1月9日將民政科、教育科、司法科合為民教科,清永陵隨之隸屬民教科。3月30日撤銷民教科,恢復 民政、教育、司法科,清永陵又改為教育科管轄。

1956年1月,原文教科分為教育、文化二科,隸屬文化科。

1957年5月,教育、文化二科合併成立文教局,改屬文教局管轄。

1960年4月,文、教分開,清永陵屬文化科管理。12月又合併,屬文教局。

1962年1月,精簡機構局改為科,屬文教科。

1966年文化大革命,1967年成立新賓縣抓革命促生產第一線指揮部,下設政工組、生產組等,清永陵歸政工組。1968年4月,成立新賓縣革命委員會,下設政治部,政治部下設組織組、宣傳組……,改屬政治部宣傳組。1970年1月,縣革委會機構調整,設毛澤東思想宣傳站,清永陵隸屬毛澤東思想宣傳站領導。1973年2月,縣革委會機關調整,原各站名取消,改設民政局、文化局……,清永陵歸文化局管理。1981年1月,革委會取消,恢復縣人民政府,清永陵屬新賓縣人民政府文化局。

1945—1955年十餘年時間,清永陵具體管理維護人員基本是一名(即滿洲國時期遺留下的陵甲何長清)。1955年設文物幹部一名,管理全縣文物。1962年,成立新賓縣文物管理所,重點管理清永陵併兼管全縣文物事業,設幹部一人,管理人員一人。1962年增一人。1956年9月6日遼寧省人民委員會總號539檔案公布永陵為省級文物保護保護單位。1963年遼寧省人民委員會《遼(63)文尹字第1610號》檔案公布調整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8處,清永陵仍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國發[1988]5號檔案》公布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8處,清永陵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5月19日,新賓縣文物管理所分為文物管理辦公室(屬縣文化局主管,主要管理除清永陵以外的全縣文物,編制3人);縣文管所(屬縣文化局管轄,主要管理清永陵,編制5人)。1991年增編2名。

2002年10月22日,撤消縣文物管理所,成立清永陵文物管理所,全縣文物由縣文物管理辦公室管理,清永陵文物管理所成為管理清永陵的專職機構。

修建沿革

(圖)永陵[清]永陵[清]一角

約在明嘉靖年間(1556)福滿逝,始葬福滿陵墓。明隆慶三年(1569),喜塔臘氏厄墨乞(塔克世妻,努爾哈赤生母)病故,葬尼雅滿山崗(啟運山)南麓(清永陵)。

明萬曆十一年(1583)二月,覺昌安、塔克世父子在古勒城大戰中被明遼陽總兵李成梁誤殺後歸葬尼雅滿山崗。

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努爾哈赤皇后,皇太極生母)病故,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歸葬尼雅滿山崗。

明天啟四年(後金天命九年,1624)四月初一日,努爾哈赤宗弟多壁、旺善、貝和齊等將覺昌安、塔克世、舒爾哈齊、楊爾哈齊、穆爾哈齊、禮敦、塔察篇古、褚英、厄墨乞、孟古姐姐諸墓由尼雅滿山崗遷到遼陽羊魯山,建東京陵,稱原陵(永陵)為“老陵”。

明崇禎七年(後金天聰八年,1634)尊赫圖阿拉為“天眷興京”,老陵尊稱為“興京陵”。

清順治八年(1651)十月二十一日,封陵山曰“啟運山”遣多羅貝勒吞齊、固山貝子吳達海等祭告。

清順治十年(1653)三月初五日,重建享殿、配殿、門、牆。

清順治十二年(1655)立肇、興二祖神功聖德碑。

清順治十三年(1656)十一月丁末,建陵工成(啟運殿、東西配殿、啟運門、方城、寶城等),遣禮部侍郎祁撤白告祭。陵山周圍立界址,界內禁止樵採。

清順治十五年(1658)九月壬寅,遷東京陵景、顯二祖並禮敦、塔察篇古及各自的福晉於興京陵安葬。

清順治十六年(1659)九月辛已,以興京祖陵乃發祥重地,宜隆顯號,以展孝思,尊稱為“永陵”。十一月二十五日派官至興京陵上尊號“永陵”,並呈祭。

清順治十八年(1661),建景顯二祖神功聖德碑及四碑亭、前院牆、門、大修享殿,尊稱享殿為“啟運殿”,方城門為“啟運門”。

清康熙三年(1664):議準每年清明於陵內寶鼎上土一十三擔。

清康熙十六年(1676),大修啟運殿、配殿、啟運門、碑亭、正紅門,並將殿、門、亭頂青灰瓦更換為黃色琉璃瓦。

清雍正八年(1730)四月,平郡王福彭等奉命增建前院西廂房,陵西石堤362丈,建陵西小河石堤、橋、攔水壩。次年十二月竣工。

清乾隆元年(1736)改清明寶鼎上土一十三擔為一擔。並修理殿宇。

清乾隆十八年(1753),修啟運門與紅柵。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將堆撥房由木板房改為瓦房。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正紅門外添柵木344架,增紅樁36根,白樁64根,青樁36根。將乾隆十九年東巡祭永陵作《神樹賦》親筆御書勒石恭存西配殿內。

清乾隆四十八(1783),陵區下馬木牌改建為下馬石碑,用滿、蒙、漢、回、藏五體文字攜刻。

前院東祝版齊班房因毀壞嚴重,1972年進行翻建。1998年揭蓋大修。

前院西茶膳滌器房、東西果膳房、東西紅門、省牲所所有建築(省牲廳、涼果樓、垂花門等)約在清代末年至民國初年先後倒塌。

1979年復建西茶膳滌器房。

1989年復建省牲所圍牆。

1993年復建省牲所省牲廳、涼果樓(一層)。

1997年復建前院東西果膳房。

方城內的焚帛亭在十年動亂期間(1966年)被紅衛兵拆毀上蓋,只剩亭身與須彌基座。1983年秋動工復建,1984年秋竣工。

清永陵的彩畫,除東配殿、四碑樓室內彩畫保留未動外,其餘的彩畫都是1988年7月16日至1991年9月4日重新彩畫油飾的。彩畫油飾方案由國家文物局楊烈工程師指定,大連古建園林公司彩畫隊施工。啟運殿室內彩畫改動原貌較大。

1982年拓寬陵前參拜道(由6米拓寬為8米),1999年改黃砂路面為黑油路面(包括陵前廣場)。

保護範圍內的土地1949年土地改革時沒有分給農民,歸國有,由清永陵管理。

1952年在保護範圍內建永陵苗卜(現在永陵林場的前身),使用土地向縣文教局交納租金,至1958年停交(包括農民使用土地)。據調查,1963年實行土地三包,陵地均不在三包面積之內。1958年在保護範圍內建新賓農大,後改拖拉機站、大修廠等(齒輪前身),1964年建新賓第二醫院。

1963年開始,清永陵管理部門根據有關法律檔案規定逐年回收保護範圍內土地,動遷居民和相關單位。1964年動遷陵寢前永陵苗卜辦公用房及職工住房,回收陵前廣場東側土地。1980年動遷苗卜在陵前最後一戶職工住房,回收陵前廣場西側土地。1982年回收陵前參拜道東西兩側10米以內與前下馬碑四周10米以內的土地。1993年動遷第二醫院。2003年動遷陵寢東側永陵林場職工住宅,回收參拜道東西兩側土地,再拓10米,回收東南公路北側西堡東頭至永陵鎮西頭土地(由公路向北20米)及公路向南至蘇子河岸邊的土地。

陵園簡介

永陵永陵正門
陵園呈長方形,南北長210米,東西寬約70米。周圍繚牆高2米,頂起脊布瓦。從南向北可分前院、方城、寶城三部分。

前院南牆正中為正紅門,黃琉璃瓦硬山頂,面闊3間。院內自東起橫列景祖、肇祖、興祖、顯祖4座方形碑樓,間距4米。碑樓為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後開券門。樓內各置龜座功德碑 1座,通高6.08米。碑文用蒙、滿、漢文書寫。院東西兩側原有茶膳房、齊班房、滌器房和祝版房。現僅存遺址。

方城南北長76.8米,東西寬約70米,牆高3.6米。南面正中為啟運門,黃琉璃瓦歇山頂,面闊 3間。門兩側各有青瓦懸山頂照壁1座,壁中心磚雕升龍,四角飾祥雲。方城北面正中為長方形月台,上為啟運殿。黃琉璃瓦歇山頂,面闊 3間,前面及兩側有廊。殿東西兩側各有3間配殿,西配殿前有磚砌焚帛亭1座。

寶城圍以半圓形磚繚牆,其北為 2層土台,陵墓東西環列,其中肇祖孟特穆為衣冠冢。

永陵是清初“關外三陵”中建造時間最早的一座,原名興京陵(赫圖阿拉城),位於遼寧新賓縣永陵鎮西北啟運山南麓,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康乾 時期曾多次重修,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稱永陵。陵區占地11880平方米,陵墓面南背北而建,前臨蘇子河,背依啟遠山,與煙囪山隔河而望,靜臥於一片深山碧嶺之中,頗得山川天然之形勝,有“郁蔥王氣鍾煙靄”之勢。陵內葬有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肇祖原皇帝)、曾祖福滿(興祖直皇帝)、祖父覺昌安(景祖翼皇帝)、父塔克世(顯祖宣皇帝)和伯父禮敦(右穆武功郡王)、叔父塔察篇古(恪恭貝勒)等人及妻後等清皇室祖先。整個建築群既體現了鮮明的滿族民族風格,又受到我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影響,將陵區的自然風光和封建城堡式的建築布局相結合,充溢著古樸、肅穆、神秘的氣氛。

永陵整個陵區由前院、方城、寶城三部分組成,四周以紅牆圍繞。在永陵宮門正前方約1000米遠的地方,矗立著一對高大的石碑,分別置立於陵寢大道的東西兩側。碑上用滿、漢、蒙三種文字鐫刻著“諸王以下官員等至此下馬”的字樣,這便是通稱的“下馬碑”。它是進入陵區的標誌,當年諸王以下官員到此地,均須下馬落轎,以示尊崇之意。“下馬碑”的使用也是由明陵而來。

過下馬碑再往前行,便是陵寢的神道。這是一條寬約四丈的黃沙大道,筆直地伸向陵園正門---正紅門。正紅

永陵[清]永陵

門是一座面闊三間的硬山式黃琉璃瓦頂建築,正脊有吻,垂脊有獸,彩畫梁枋,內裝六扇朱漆木柵欄對開門,具有滿族建築的獨特風格。正紅門兩邊是紅牆碧瓦的繚牆,東面繚牆之上分列東西紅門。

進正紅門,院內橫排著四座功德碑亭。碑亭為單檐歇山式琉璃瓦頂,通體油飾彩繪,圖案嚴整,色調莊嚴肅穆。亭內分別置立肇祖原皇帝、興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顯祖宣皇帝及四皇后的神功聖德碑,上刻“承家開國”之類的頌詞。在碑亭和正紅門之間,東西兩側各有硬山式瓦房五間,東側為齊班房、祝版房,西側為茶膳房、滌器房。碑亭後面東西兩側是果房,均為外廊式二層閣樓三間建築,是供祭祀使用的房屋。西紅門之西是省牲所,祭祀時在這裡屠宰牛羊。

碑亭之北按照“前朝後寢”的宮堂制度,前邊是祭祀祖先的方城,後邊是祖先安寢的寶城。方城正南中央為啟運門,歇山式琉璃瓦頂,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周以外廊相繞,裝有六扇巨大的朱漆木板門。中門的神路,僅供皇帝出入,東門供其他官員出入,西門供職掌司事人員出入。啟運門左右兩翼繚牆正中各築有一青瓦懸山式袖壁,上嵌五彩琉璃蟠龍,張牙舞爪,擺尾振須,騰於雲水之間,意態生動,呼之欲出。

方城北部正中即陵寢的正殿——啟運殿,內設暖閣、寶床供奉四祖神位神牌,是皇帝拜謁行祭的場所,也是陵園的主體建築。啟運殿建在長方形月台上,面闊三間,單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飾金繪彩。下額枋上掛滿、漢、蒙三種文字書寫的“啟運殿”立額,東西各有配殿三間,均為歇山式黃琉璃瓦頂,三面環廊,西配殿前有焚帛亭一座,焚燒祭祀用過的祝帛。

永陵遠看永陵

啟運殿後即是寶城,平面呈八角馬蹄形,陵墓環列,因地勢建成二層平台,前砌石牆,台前面正中有三段路跺,左右各20級,當中有御路,第一層檯面上,左葬禮敦,右葬塔察篇古;第二層檯面上,正中葬福滿,兩側葬覺昌安、塔克世孟特穆葬在福滿墓東北側,都是揀骨遷葬,相傳孟特穆為衣冠冢,謂之“招魂葬”。這裡有老榆樹一株,俗稱“神樹”,乾隆四十三年東巡時為之作《神樹賦》,並御筆繕書,豎碑其側,現在移至西配殿內。碑側還有圍繞神樹的琉璃壁,雕刻生動精美。方城上還有城堡式的箭樓、角樓、馬道,陵寢皆平地起冢,封土下為地宮。

永陵規模雖不大,但它地處群山環抱之中,萬山縱翠,秀水繚繞,風景宜人,加之景深開闊,遠遠望去,掩映在綠樹中的琉璃屋頂和紅色宮牆,恰似萬綠叢中透出的一點嫣紅。

建築特色

(圖)永陵[清]永陵[清]建築風格

永陵不僅以神奇的傳說,豐富的內涵,重要的價值聞名於世,而且在建築形制、布局、造型、工藝上都有自己的建築特點和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柵欄門在國內皇陵建築中極為少見,建築風格獨特,堪稱一絕,長達數千年的部落生活,使滿族的祖先們具有了強烈的疆土意思,以山築城,樹柵為寨,便是這種疆土意識濃重的縮影,作為清代陵寢建築的鼻祖,永陵之所以要用木製柵欄門意在懷念祖先創業時那段艱難的歲月有,“奕葉欽堂構,艱難尚可知”乾隆皇帝的這句詩則道出了修建柵欄門的用意,三百餘年過後我們看到的這六扇朱漆柵欄門堅挺依舊風采依然。

二、石雕坐龍:龍作為封建社會“天子”的象徵,在皇宮、在帝寢無處不有。在清帝陵寢中游龍、團龍、盤龍、升龍、降龍也隨處可見。但有坐龍雕飾的唯永陵所僅見,狗是滿族祖先的崇物,龍則是中華民族的圖騰物,狗曾救過努爾哈赤的命,這是傳說。不過,將龍與狗合為一體,坐龍便誕生了這種具有民族特色的龍是用來象徵清王朝祖先的。坐龍作為祭祀中的一種偶像,它向人們暗示著,清王朝既能打天下,又能坐天下。

三、磚雕《五彩雲龍》

啟運門兩側的繚牆上的四組“五彩雲龍袖壁”,它的材質是由淘土燒制而成的,既磚雕。工匠們先將栩栩如生的龍雕刻在泥坯上,燒成磚後在按磚的編號拼湊起來,其精雕細刻之技另人嘆為觀止。據記載1981年在巴黎召開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有一位日本專家盛讚中國清永陵磚雕龍壁,稱它雖用磚雕制而成,卻保存了三百多年,依然沒有風化、脫落,一句話引來許多專家、學者前往永陵研究“磚雕龍壁”,迄今為止,也沒有人數出這塊龍壁究竟是由多少塊磚組成的,它們為什麼這么多年不風化仍然是一個迷。這也就成為了清永陵的第三大特點。

四、啟運殿,是供奉四位皇帝和皇后神位的地方。在啟運殿正脊兩端有兩個龍尾,傳說龍的第九子叫螭吻,它們被兩把寶劍插在殿脊上,在寶劍的劍柄上,東邊刻一個“日”字,西邊刻一個“月”字,我們都知道“日”、“月”合為明,清朝之前就是明朝,當時清朝皇帝在修建永陵時就想到把明朝永遠的滅掉,所以把日月分開,靠四祖神靈保佑日月永遠不能合到一起去,永不復明。它還有一層意思,即,象徵大清王朝可以永遠的肩負日月,一統天下,這就是清永陵在建築上的四大特點。

清朝君主陵墓

君主陵墓地點
清肇祖永陵[清]遼寧省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
清興祖永陵[清]遼寧省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
清景祖永陵[清]遼寧省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
清顯祖永陵[清]遼寧省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
清太祖福陵遼寧省瀋陽市
皇太極昭陵遼寧省瀋陽市北陵公園
福臨孝陵[清]河北省遵化瑞山
玄燁景陵[清]河北省遵化
胤禛泰陵[清]河北省易縣
弘曆裕陵[清]河北省遵化
顒琰昌陵[清]河北省易縣
旻寧慕陵河北省易縣
奕詝定陵[清]河北省遵化
載淳惠陵[清]河北省遵化
載湉崇陵河北省易縣
溥儀獻陵[清]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