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故都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年方十四,嫁與貴州彝族默部水西(今大方)君長、貴州宣慰使靄翠為妻。 歷史上的水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水西安氏是貴州歷史上時間最長,面積最廣、影響最大的土司政權。

地理位置

水西故都位於清代貴州大定府所在地,今大方縣。
大方縣位於貴州省西北部、畢節地區中部、烏江上游六衝河北岸,東與黔西縣毗鄰,東北抵金沙,南靠六衝河同織金縣接壤,西南以瓜仲河為界與納雍縣相望,西部和西北部同畢節市相連。總面積3505.21平方公里,轄36個鄉鎮389個村(居)委會,居住著漢、彝、苗、白、仡佬等23個民族。2005年年末總人口97.79萬人,少數民族占33.02%。

水西概況

泛指貴州鴨池河以西廣大地區,包括現在畢節地區大部(威寧、赫章二縣除外)及六盤水市部分。即元明二朝彝族土司貴州宣慰使司轄地。

歷史梗概

水西土司擁有幾個“貴州之最”:建制最早,世襲最長,占地最廣,影響最大。追根溯源, 水西土司始於漢後主建興三年(公元225年),終於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從一世濟濟(或作齊齊)八十五世安勝祖,從最初的蠻長、羅甸王到水西安撫使,封號六更,歷時長達1474年。
歷史文化名城大方世長水西。

水西六景

國家森林公園百里杜鵑

世界品牌國家森林公園百里杜鵑大方景區,總面積130多平方公里,共有23個品種,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地球上唯一保存完好、規模宏大、品種繁多的原始杜鵑林帶,“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的絕妙詩句,描述了杜鵑和杜鵑鳥(子規)的美麗動人。盛花時節,奼紫嫣紅,滿山溢彩,遍野流芳,艷麗非常,令遊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九洞天

中國品牌國家級風景名勝九洞天,其岩溶風光集山、水、路、洞為一體,洞中有水,水洞相連,為岩溶地貌之奇觀,奇、險、幽、美,勝景迭出,被中外地質專家譽為中國岩溶地質教科書,可與南斯拉夫的波斯托依洞媲美,被列入美國出版的《中國旅遊》一書。有聯贊云:“山中水,水中山,獨占山水魂;洞上橋,橋上洞,別有洞橋天”。在洞內修建的瓜仲河水電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溶洞電站。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奢香墓和奢香博物館

奢香墓位於黔西部大方縣城北面雲龍山下、烏龍坡頭的洗馬塘畔,距需中心0.5公里。是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墓葬幾度毀興。清康熙初年,平西王吳三桂率兵“平南蠻”、“剿水西”時,奢香墓及附屬設施皆毀於兵燹。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奢香後裔安淦辛呈文大定府,請予修葺,後由大定知府與黔西知州主持,進行了部分維修。1949年時,只剩清代石墓和罩碑殘存於迷離荒草之中。1964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將奢香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初步修復。1985年正式重建。1988年,國務院批准分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原生態秘境油杉河

油杉河源於九龍山北麓,屬赤水河水系。整個流域面積約為41平方公里。大方境內以油杉河、後河為主要河流,灣流溝澗達數10條之多,一般都在海拔1400米以上,最高點是後河天門峰,海拔1810米;最抵點是三岔河河口,海拔800米,其相對高度達350米—100米之間。形成贍岩峭壁,深壑幽谷, 山高水低,大起大落的雄偉氣勢,屬於典型咯斯特峰叢中切槽谷地形。

中國古彝聖水支嘎阿魯湖

支嘎阿魯湖原名水西湖(洪家渡),涵蓋了大方縣的東南部及西部,水面寬闊,水質清澈,自然景觀獨特,水域面積達80平方公里,被稱為貴州第一湖。2000年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洪家渡電站開工建設後,蓄水形成庫容達44.97億立方米的風景旅遊區。

貴州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大方古城

大方古城在歷史上長期是黔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最早建於蜀漢時期,是當時的羅氏鬼國都城——慕俄格,擁有奢香墓、奢香博物館、貴州宣慰府、斗姆閣、蓮花塘、中華蘇維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水西三塔、九十九口井、慕俄格城堡遺址等諸多文化遺存,是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第一批1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人物

奢香夫人
奢香,彝名舍茲,生於元順帝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系(四川藺州)宣撫使、彝族恆部扯勒君長奢氏之女。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年方十四,嫁與貴州彝族默部水西(今大方)君長、貴州宣慰使靄翠為妻。其夫靄翠,彝名隴贊阿期,系貴州彝族默部德施氏勿阿納四十六世孫,元末襲任順元宣撫使,八番順元宣慰使加雲南行省左丞。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後,在金陵(今南京)建立明王朝中央政權,於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撤銷原元建制,設貴州宣撫司。靄翠與水東的宋蒙古歹、普定的女總管適爾等先後率部歸附明王朝。朱元璋皆"予以原官世襲","賦稅聽其輸納"。以靄翠為貴州宣撫使;宋蒙古歹為宣撫同知,並賜名曰"欽"。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鑒於靄翠統轄的水西領地較廣,是控制川滇黔邊境的戰略要地,民族眾多,具有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兵力強大,行動統一,其對西南政局的穩定,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於是下詔,"升貴州宣撫司為宣慰司,以靄翠為宣慰使,宋欽為宣慰同知,令靄翠位各宣慰之上,設治所於貴州城內(今貴陽)"。奢香自幼聰明能幹,好學深思,婚後成為靄翠的內助,經常輔佐丈夫處理宣慰司的許多政事。在與丈夫共同生活的過程中,奢香逐步增長了攝政理事的政治才能,以賢能聞名水西各部,受到族人愛戴、尊稱為苴慕,即君長之意。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水東的宋欽死去,由其妻劉淑貞代襲宣慰同知一職。同年,靄翠病逝。由於子尚年幼,不能承襲父職,奢香毅然克忍居孀撫孤之痛,代襲貴州省宣慰使職。
由寧靜、呂良偉、王思懿、劉之冰主演的同名電視劇《奢香夫人》已殺青。

水西特產

大方物華天寶,蘊奇藏珍。境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無煙煤、硫鐵礦、高嶺土、大理石、冰州石等19種,低灰、低硫、高發熱量的優質無煙煤總儲量為102億噸,其中上表儲量為53.02億噸,適宜建設大型坑口火電廠和煤化工項目。農副土特產品量大質優。生漆產量居全國、全省前列,生產的漆器工藝品與茅台酒、玉屏蕭並稱“貴州三寶”;天麻、杜仲、竹蓀、獼猴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有“全國天麻產貴州、貴州天麻產大方”之譽;大豆、芸豆、反季節無公害蔬菜、脫毒馬鈴薯、皺椒是大方的大宗農產品,皺椒、芸豆遠銷港澳和東南亞一帶,以豆棒、豆乾、豆豉為主的豆製品堪稱地方一絕;烤菸質地優良,是大方的主要經濟作物,也是大方重要的經濟支柱,大方是全國重點烤菸生產基地,也是英美菸草公司基地和貴州省進出口公司菸葉基地縣之一。

交通

現狀:目前擁有321、326國道,貴畢、大納高等級公路。
正在興建:杭瑞高速公路遵畢段,畢節機場。
未來發展:成貴快速鐵路、黔昭鐵路、隆黃鐵路、大黔高速、畢節環北高速公路。

編後語

文化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靈魂。如果失去了文化,那城市將只剩下一個空殼。作為西南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水西彝族文化,理應成為大方乃至畢節地區文化發展的排頭兵。
歷史上的水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水西安氏即烏江上游鴨池河以西的黔西北地區,以今畢節地區大方縣為中心,包括大方、織金、黔西、納雍等地,是古時內地通往雲南的必經之地,也是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戰略要塞。蜀漢時期,為羅氏鬼國。元朝時期,水西為亦奚不薛宣慰司(蒙語亦奚為水,不薛為西,意同為水西)。明朝初年,貴州境內的水西(大方一帶)、水東(貴陽一帶)、播州(遵義一帶)、思南(黔東北思南一帶)、思州(黔東岑鞏一帶)各大土司相繼歸順明王朝,明朝廷則延續了元朝的土司制度,設播州、思南、思州宣慰司,並將水西水東合併為貴州宣慰司,水西土司靄翠(奢香夫人的丈夫)任貴州宣慰使,位居各宣慰使之上。明朝初年複雜的邊疆政治形勢迫使奢香很早就參與政事不僅成為靄翠的得力助手,還以賢能聞名於水西各部落,深受族人愛戴,被尊稱為“苴慕”(意為“君長”)。清朝設大定府(治所今大方城),轄今大方、納雍縣以及黔西州(今黔西、金沙)、平遠州(今織金)、畢節縣(今畢節市)、威寧府(今威寧、赫章)、水城廳(今六盤水市鐘山區、水城縣)。
水西安氏是貴州歷史上時間最長,面積最廣、影響最大的土司政權。貴州歷史上的其他地區出現的土司,如水東、思州、思南等地,無論是規模上、還是影響力上無法與以傳奇女子奢香夫人為代表的水西文化相媲美。
在如今大方縣眾多美麗的自然風光中,百里杜鵑也流傳著許多關於奢香夫人的傳說,在普底景區內,諸如奢香嶺、醉九牛之內的景點均與水西相關聯。另外,如支嘎阿魯湖、九洞天等景區也滲透著博大精深的水西文化。
文化遺產也不例外。諸如“奢香九驛、水西十橋”、奢香墓為代表的文物便是水西文化精髓很好的見證。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大方漆器等更是名揚四海。
事實上,在史學家、民族學家眼中,水西文化已經不單單是指水西土司統治黔西北彝區的時期,黔西北文化實則可以稱之為“大水西文化”。
今天的水西,不僅僅需要懷念過去的輝煌,更需要作為水西之都的大方百萬各族人民更好的發揚和傳承水西文化。以奢香博物館為代表的水西文化應該融入民眾的生活之中,作為水西地區歷史文物最多、文化底蘊深厚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大方縣有責任、也有義務去接受這一光榮的使命。
在我們不久前進行的道路命名中,西大街被命名為“奢香大道”、而今後新城區的主幹道之一被定名為“九驛大道”,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做法,可是,為什麼不把“水西”一詞用於其中呢,不論是新城區的命名、主幹道的命名、廣場的命名等等都可以大量的使用,我們大方的水西文化不應該是被“架空”的,應該是實實在在的,這樣才能展現出具有上千年歷史的水西風采。相近的地域難免會有文化上的碰撞,但這並不能成為我們逃避的理由,在六盤水市,城區有一條路直接命名為水西路,而黔西縣有諸如水西大道、水西廣場等以水西為名的地標,位於織金縣的桂果大瀑布,曾經議為“水西大瀑布”,更為大方民眾熟知的是,縣境內的支嘎阿魯湖曾為“水西湖”。更為深入民眾的是,在大方取景拍攝的大型連續劇《奢香夫人》的官邸“貴州宣慰府”,在水西、水東兩大土司合併之前,即為“水西宣慰府”,當然,歷史上還有“九層衙”的稱謂,那就更早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