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皂角

水皂角

水皂角,中藥材之一。為豆科植物豆茶決明的全草。可清肝明目,和脾利水。治目花,夜盲,偏頭痛,水腫,腳氣,黃疸。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水皂角水皂角

藤本;樹皮暗紅色;枝、葉軸和花序均被柔毛和鉤刺。二回羽狀複葉長20-30厘米;羽片3-10對,對生

,具柄,基部有刺1對;小葉8-12對,膜質,長圓形,長10-25毫米,寬6-12毫米,兩端近圓鈍,兩面均被短柔毛,老時漸無毛;托葉小,斜卵形,先端漸尖,早落。總狀花序頂生,直立,長15-30厘米,具多花;總花梗多刺;花梗長3-4厘米,被毛,在花萼下具關節,故花易脫落;萼片5,長圓形,被短柔毛;花瓣黃色,膜質,圓形或倒卵形,長10-12毫米,盛開時反卷,基部具短柄;雄蕊與花瓣近等長,花絲基部扁平,下部被綿毛;子房無毛。莢果長圓狀舌形,長6-12厘米,寬2.5-3厘米,脆革質,栗褐色,無毛,有光澤,沿腹縫線膨脹成狹翅,成熟時沿腹縫線開裂,先端具尖喙;種子6-9顆,橢圓狀,長約11毫米,寬約6毫米,種皮棕色。花果期4-10月。

分布情況

產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河南、河北、陝西、甘肅等省區。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有分布。生於山坡灌叢中及平原、丘陵、河旁等地。

主要價值

根、莖及果藥用,性溫、味苦、澀,無毒,有發表散寒、活血通經、解毒殺蟲之效,治筋骨疼痛、跌打損傷。果皮和樹皮含單寧,種子含油35%,可制肥皂及潤滑油。又常栽培作為綠籬。

種子(雲實子):辛,涼。有小毒。止痢,驅蟲,鎮咳,祛痰。 用於咳嗽痰喘,風熱頭痛,黃水瘡。 葉(四時青):用於小兒口瘡,跌打損傷,產後惡露不盡。

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甘苦,平。

①《貴陽民間藥草》:“甘,寒,無毒。”

②《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甘微苦, 平。” 入肝、腎、脾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

【藥用部位】本植物的種子(水皂角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 分布東北、河北、山東、浙江、江西、四川、貴州等地。藥材產於貴州、四川等地。雲南全省大部分地區有零星分布;生於海拔510—2 800米草坡、灌叢、林緣或路邊、河岸等地。我國西南、南部至東南部各省區也有。原產熱帶美洲,現遍及熱帶國家,可分布至溫帶地區,如日本至尼泊爾也有。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 夏季採收,曬乾。

【別名】含羞草決明(中國植物志),黃扁豆(紅河),順地爬(玉溪),關門草、山梅豆(《東北藥植志》)、金豆子(《貴州民間方藥集》)、水通(《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山扁豆(《貴陽民間藥草》)、山茶葉(《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生藥材鑑定】乾燥全草,莖枝圓形,呈棕黃色,基部灰黑色,表面有縱紋及疣狀皮孔,呈黃白色;質硬易折斷,斷面色白,松泡中空。葉多捲縮,或脫落,棕綠色或灰綠色;質脆易碎。殘存莢果呈棕褐色。氣微,味淡。 (文章出處:神農網)

【現代研究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全草入藥,治夜盲、眼翳、偏頭痛;種子利尿、健胃;嫩葉可代茶;根葉含氮豐富,易腐爛,為優良綠肥及復蓋植物。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人大量食用會引起腹瀉,孕婦多食則發生流產。

功用主治

清肝明目,和脾利水。治目花,夜盲,偏頭痛,水腫,腳氣,黃疸。

①《貴州民間方藥集》:"利尿,瀉熱,鎮咳,補腎虛,清心,明日。"

②《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和脾消脹。治黃疸。"

③《貴陽民間藥草》:"清肝,明目。"

④《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尿,健胃通便。治水腫,腎炎,口渴,咳嗽,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

【附方】

①治夜盲:山扁豆莖葉粉末二錢,煮豬肝或用蜂糖調服。一方以山扁豆莖葉二兩煎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②治半邊頭痛:山扁豆莖葉、頭暈藥各一兩,青魚膽草五錢。煎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