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傳

西漢初年,傳授詩經的主要有四家。一是魯國人申公,一是齊國人轅固,一是燕國人韓嬰。但是這三家著作除《韓詩外傳》,都已不存。另外一家就是毛詩。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萇所傳。現存的毛詩每篇都有一個題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現在一般都認為解說文字除少數幾篇可信以外,大部分都不可信。但是毛詩序對後人的影響非常大。古人做詩、寫文章用典都愛用裡面的解釋。所以《毛詩》就是《詩經》的《毛傳》。

簡介

中國研究《 詩經》的著作,即《 毛詩故訓傳》。簡稱《 毛傳》,30卷。其作者和傳授淵源,自 ,諸說不一。現代一般根據 鄭玄的《 詩譜》和 陸璣的《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定為 毛亨 (大毛公)所作。

詳述

《毛詩故訓傳》是現存最早的完整的《 詩經》注本,全書以解釋字義為主,其章句訓詁大抵取自 先秦群籍,保存了許多古義。 東漢末年, 鄭玄為之作《 》,唐代 孔穎達又進一步疏解《毛傳》、《 鄭箋》而作《 毛詩正義》,遂使《毛傳》在經學研究領域地位不斷提高。但毛亨解詩,常以封建倫理觀點歪曲詩的主旨,語多 附會,不足憑信。通行版本有《 十三經註疏》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