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瑟98K步槍

毛瑟98K步槍

毛瑟98K步槍:德國在1898年採用毛瑟98式步槍,融合了第一次大戰的實戰經驗加以改進,首先有98a,仍然是29.1寸槍管,但是採用了下彎式的拉機柄。後來有98b,是縮短槍管為23.6寸的騎槍,或稱卡賓槍型。戰後德國受到凡爾賽契約的限制,不能製造或出口軍用武器,但是德國仍利用西班牙內戰及與瑞士等國家兵工廠合作的機會,繼續研發。

參數描述

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
產地 德國
製造商 毛瑟
類型 步槍
彈藥 7.92x57 mm
運作方式 毛瑟鏇轉後拉槍機式
供彈方式 5發內置彈倉
重量 3.9 千克 (無彈藥裝填)
長度 1.1075米
槍管長度 600 毫米
槍口初速 755米/秒
有效射程 800米

特徵

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
除了標準毛瑟的刺刀座葉片保險分岔左槍栓閉鎖榫彈殼片外,還有在左側的槍背帶準星護罩下彎拉柄槍托在拉柄頭位置有對應凹槽、槍托中間有供分解撞針用的金屬洞等。
作業原理: 鏇轉槍栓, 毛瑟式前栓榫鎖定, 手動
彈匣容量: 內藏式彈倉,5發
瞄準具: 表尺照門, 刀片形準星
口徑: 7.92x57mm
槍管長度: 23.6”

最初

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
1867年德國毛瑟兩兄弟——威廉·毛瑟保羅·毛瑟設計了一種鏇轉式閉鎖槍機的後裝單發步槍,這種步槍於1871年被採用成為標準的制式步槍。並命名為1871式步槍,這是歷史上第一種毛瑟步槍。後來對毛瑟步槍的改進,增設彈倉供彈和改用發射無煙火藥步槍彈。毛瑟步槍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設計,改進了槍機以及由單排彈倉改為雙排彈倉供彈。毛瑟步槍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起來。

Gew.98

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
德國在1898年採用新改進的1898式毛瑟步槍作為制式步槍,新步槍被德國軍方命名為Gewehr 1898,通常縮寫為G98。主要特徵是固定式雙排彈倉和鏇轉後拉式槍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德國軍隊步兵的制式步槍。毛瑟式槍機以安全、簡單、堅固和可靠著名,絕大多數手動式步槍都是根據其設計的鏇轉後拉式槍機套用或改進而來。毛瑟步槍及其變型槍幾乎成為世界範圍內的標準陸軍裝備。

G98式步槍在埑壕戰中使用顯得太長,使用與攜行都不方便,於是考慮研製卡賓槍型。首先有98a,是縮短槍管為23.6英寸的騎槍,或稱卡賓槍型。長度由1.25米縮短為1.1米,拉機柄由直型的改為下彎式,背帶環改在槍身側面,方便攜行。融合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實戰經驗加以改進,後來有98b,仍然是G98式步槍29.1英寸槍管,拉機柄改為下彎式,增加了空倉掛機設計,提醒士兵彈倉已空。雖然採用卡賓槍的名稱命名,稱為Kar98bkarabiner德文意為卡賓槍),但是其長度與G98式步槍相同。

標準型

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敗國德國受到凡爾賽契約的限制,不能製造或出口軍用武器,但是德國仍利用西班牙內戰及與瑞士等國家兵工廠合作的機會,繼續研發。當時在等國採用縮短長度的“短步槍”已成為潮流。1924年毛瑟廠注意到這種趨勢為贏得出口市場,推出了標準型的民用步槍,事實上是G98式步槍的改良型,拉機柄還是直型的。標準型(Standard-Modell)的名稱意思是指23.6英寸(600mm)槍管的短步槍代替23.6英寸(740mm)槍管的長步槍作為毛瑟步槍的標準型,步兵及騎兵通用。事實上標準型也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中國在1930年代採購了一批該型步槍,毛瑟公司奉送圖紙(也可能是從比利時來的),於1935年以標準型步槍為基礎,製造了中正式步槍。中正式步槍是中國第一種制式步槍,並與漢陽式步槍(1888式步槍)成為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部隊主力步槍。

Kar.98k

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
結合98b以及標準型毛瑟步槍的改進基礎上,最終在1935年德國正式採用Kar98k毛瑟步槍(Karabiner 98 kurz:Karabiner代表卡賓槍,kurz代表短的意思),成為納粹德國的制式步槍,一直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Kar98k的特徵:除了標準毛瑟步槍的刺刀座、葉片保險、分岔左槍栓閉鎖榫和彈殼片外,還有在左側的槍背帶準星護罩下彎式拉機柄槍托在拉機柄頭位置有對應凹槽、槍托中間有供分解撞針用的金屬洞等。其間經過多次設計更改,部分零部件製造與安裝採用衝壓、焊接工藝,大多是為了易於生產,例如槍托底部在1944年改為罩杯式衝壓組件;前護箍由切削件改為點焊;彈倉底部及護弓也改成衝壓鋼板。一般而言,1944年之後製造的98k,因為戰爭形勢的轉變,質量也每況愈下。後期的一些步槍,連刺刀座都省略了。

隨著半自動步槍自動步槍以及新型彈藥的出現,98式毛瑟步槍作為一種經典的武器,逐漸被替代。

1940年,毛瑟公司曾參加新型半自動步槍的投標,最後毛瑟公司方案被淘汰。納粹德國戰敗後,毛瑟兵工廠遭到破壞。毛瑟公司在輕武器業務方面已經完全沒落。

結構特點

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
98式步槍是一種彈夾供彈的鏇轉後拉槍機步槍。供彈系統槍機是它最有特點的兩個設計。而槍機部分的設計,更是已經成為世界手動步槍的經典設計而名留青史。
供彈系統是一個內置的雙排彈倉,在這個彈倉內子彈交錯排列。 而它的底部彈倉是可以拆下的,以便必要時更換彈倉彈簧。裝填子彈時,可以進行單發裝填,即打開槍機,將單發子彈裝入彈倉;也可以使用一次性的彈夾。每一個彈夾裝填5發子彈,正好將彈倉填滿。 裝彈時直接將彈夾插如機匣導槽,槍彈被壓入彈倉,而空彈夾則在槍機閉鎖時被自動拋掉。如果要取出已經裝入的子彈,則只要拉動槍栓(保險裝置必須處於中間位置即安全但槍栓解鎖狀態),或者直接取下其底部彈倉即可。
毛瑟式槍機是一種簡單而又堅固的整體式槍機,可以說是一種天才的設計。 (槍機組件)槍機有兩個閉鎖齒,都位於槍機頂部。據毛瑟聲稱,這種系統有助於使步槍獲得更好的精確度。人們往往將位於槍機後部的一個凸筍誤認為是第三個閉鎖裝置,但實際上它是一個保險凸筍,卻並不接觸機匣上的閉鎖台肩。槍機拉柄與槍機本身連線,在早期型號的98式步槍上,它是直的,在槍機合上時與地面保持平行。 在98K卡賓槍上這個拉柄被改成了彎曲形。 這種設計使槍機的動作更舒適,更方便。例如在安裝了槍瞄鏡的98式步槍上,如果採用直形拉柄會觸及槍瞄鏡架,而彎曲拉柄則不會。但英國《輕武器教材》 (1909)則認為,水平拉機柄在瞄準時易於用手操作,有利於命中目標,且便於從底部拋殼。在槍機上設計有一個排氣孔,用來排去熾熱的火藥氣體以防止傷及射手的面部。
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
98式槍機的另一個著名特點是它的退殼裝置。當子彈離開彈倉後,長而不鏇轉的抽殼鉤能夠立即抓住彈殼底緣,牢牢控制住槍彈,直到彈殼拋出為止。 這在安全性上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98式步槍採用撞針擊發射擊。 撞針在槍機轉至打開狀態時處於待髮狀態,使槍機能夠更加平穩地運作。撞針的後部從槍機中突出,使得槍機動作能夠被察覺。當位於機匣左側的槍栓卡榫打開後,鏇轉並拉動槍栓就能夠很簡單地將整個槍機部分從機匣中取出。步槍的保險裝置位於槍栓後部,有三種不同的狀態:處於左側時(從後方看,下同)撞針阻鐵被鎖住,同時槍栓也被鎖上。此時它不能轉動或者打開;處於中間時撞針阻鐵依然處於鎖定狀態,但槍栓被解鎖能夠活動,從而裝填或者除去彈藥;處於右側時,步槍就已經處於待髮狀態了。這樣的保險設計很便於右手的大拇指操作。 (從左至右:阻鐵與槍栓均鎖定、阻鐵鎖定而槍栓解鎖、待發)
毛瑟98步槍有一個與槍身整體化的木製槍托。胡桃木的材質,加上其經典的外型,使得整支槍成為一件偉大的藝術品。98式與98K的不同之處不僅在於其槍管長度以及前部護木,還在於它們有不同的背帶扣環。98式有2個扣環,而98K只有一個前部扣環。取代後部扣環的是在槍托上的孔,背帶從孔中穿入。 (均為98K的後扣環)從後方看,二者也稍有不同。

局部分解圖

毛瑟98K步槍毛瑟98步槍局部分解圖

1-待擊尾鐵;2-保險鈕;3-槍機套管;4-槍機套管阻筍簧;
5-槍機套管阻筍;6-擊針簧;7-擊針;8-槍機;9-抽殼鉤套環;
10-抽殼鉤;11-槍機部件;12-槍機止動螺栓;13-槍機卡筍及簧;
14-拋殼挺;15-機匣;16-槍管;17-槍托(未畫出);18-托彈板;
19-阻鐵簧;20-阻鐵;21-阻鐵銷和扳機軸;22-扳機;23-定位銷簧;
24-彈倉和扳機護圈;25-鎖緊螺釘;26-護圈前固定螺;27-托彈簧;
28-彈倉蓋板;29-彈倉卡筍簧;30-彈倉卡筍;31-護圈後固定螺

軍旅生涯

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
毛瑟系列步槍的軍旅生涯要從1898年德軍採用其為陸軍的制式裝備開始算起。這以後,7.9mm的毛瑟步槍裝備了德軍達半個世紀之久。1914年一戰爆發,毛瑟98式步槍成為德軍的標準裝備,在這期間裝備的毛瑟槍有很大數量是98a型。戰後,儘管國防軍想要一種更為短小輕便的步槍,新型的98B卡賓槍(雖然卡賓的意思是短)的長度與98式一樣,並且只進行了一些細小的改動。到德軍入侵波蘭時,98B的長度終於有了一點縮減。這種縮短了140毫米,並且在其他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進的步槍是基於一種名為“標準機型”的毛瑟商業設計,被軍隊採用後以毛瑟98K卡賓槍命名之。儘管它已經縮短了,但是其長度對於卡賓槍來說還是過長了。98K於1935年正式投產,並且作為德國軍隊的標準裝備在整個二戰期間服役。在戰爭中,工廠製造出了極為大量的98K步槍,據統計一共有一千四百萬支之多。它們以實際效果證明,98K絕對是一種可靠而精準的武器。
每一個在二戰中為第三帝國效命的德軍士兵都被訓練使用這種步槍。 (士兵們在軍校學習使用98K步槍)事實上,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他們在整個戰爭中使用過的唯一一種武器。 隨著戰爭的進行,毛瑟步槍被賦予更廣泛的用途。例如當加裝ZF41ZF42瞄準鏡之後,K98K步槍就可以作為狙擊步槍使用。對有經驗的狙擊手來說,使用配有4倍瞄準鏡的毛瑟Kar 98K狙擊槍可射殺400米的目標,若選擇6倍瞄準鏡則可射殺1000米處的目標。戰爭期間,共有129468隻毛瑟Kar 98K狙擊槍裝備部隊。活躍在前線的德軍狙擊手給盟軍造成了重大的損失。 (使用毛瑟步槍進行狙擊的德軍士兵)同時,在槍口加裝榴彈發射裝置後98K步槍還可以發射高爆榴彈穿甲榴彈。這一工作由步槍班中受過專門訓練的士兵完成。 (德軍士兵使用98K步槍發射PzGr.30反坦克槍榴彈)
德軍士兵經常稱讚他們的98K步槍十分精確。整個98式步槍系列都靠一種簡單的運作來保證其精確性,儘管以犧牲射擊速度為代價,而一枝李恩菲爾德步槍在一分鐘內能射擊更多次。98K的V型照門能夠瞄準100至2000米的範圍。
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
二戰開始時,參戰的德國國防軍就已經使用了二百七十六萬九千五百三十三支98K步槍。此後直到戰爭結束,又有七百五十四萬零五十八支交付軍隊(包括了十二萬支狙擊型)。空軍獲得了九十二萬五千九百八十四支而海軍則用去十九萬一千二百五十支。臭名昭著的黨衛軍也使用了六萬二千六百支(他們自己也製造了二十三萬五千支毛瑟型步槍)。 平均每支步槍需要70德國馬克。而平均一分鐘就有十五次射擊。在為德國國防軍效力的日子中,98K的表現十分之好,並且在它生產的十年之中經歷了數次改進。眾多的改進目的在於縮減製造成本。但是因為原料不足,時間緊迫以及技術缺乏,隨著戰爭的進行,這種堪稱藝術品的步槍在製作上工藝越來越簡陋。1944年之後生產的毛瑟步槍都成了“縮水版”,質量每況愈下。例如,昂貴的木製槍托以及其他木料部分被非常薄的木頭代替,槍托底部改為罩杯式衝壓組件,前護箍由切削件改為點焊,彈倉底部及護弓也改成了鋼製衝壓件。而在第三帝國垮台前夕生產的一些Kar 98K步槍甚至連刺刀坐都省略了。
儘管它性能與戰績都十分優異,但是很快人們就認識到這種鏇轉後拉槍機的步槍已經過時了。主要的問題在於其射速太低。戰爭初期,面對波蘭及其他歐洲國家微弱的抵抗,毛瑟步槍的射速已經足以應付。加之戰術使用得當,更是顯得綽綽有餘。即使面對蘇聯軍隊,由於當時蘇軍使用的莫辛納甘步槍也是手動發射,毛瑟步槍也是不吃虧。但是戰局在發展,同盟國憑藉其強大的經濟與技術勢力不斷更新軍事裝備。蘇軍很快將SVT40半自動步槍投入使用。德軍往往在火力上吃了虧。面對美軍時同樣面臨相同的問題。M1伽蘭得步槍的射速讓德國人吃到了與日本人相同的苦頭。另外一個問題出現在狙擊戰中。在與蘇軍進行的狙擊戰中,使用毛瑟式步槍的德軍士兵在射擊完成後必須手動上彈,拉動槍栓發出的聲音在寂靜的林中格外清晰,蘇軍士兵很容易就能確定德軍士兵的位置,從而給他們致命的打擊。而蘇軍使用SVT的狙擊型,不用手動上彈。這樣德軍就吃了大虧。
德國人開始尋求一種能夠提供更強大火力,同時更經濟的步槍來取代毛瑟98K。毛瑟公司與沃爾特公司同時推出了G41型半自動步槍, (沃爾特公司的G41半自動步槍)但毛瑟公司的產品在競爭中失利,從此德國軍隊再也沒有採用毛瑟公司的產品作為軍隊的標準裝備。沃爾特公司後來繼續推出G43型半自動步槍,以取代毛瑟98K成為軍隊的標準裝備。 戰爭末期,一種名為Stg44(又叫Mp44)的自動步槍也出現在戰場上。 由於它們的出現,德軍在火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毛瑟步槍命不該絕。由於戰爭已經接近尾聲,德國已經面臨物資的缺乏。同時由於孟軍的轟炸導致許多兵工廠喪失了生產能力,使得上述武器的生產一直沒能跟上軍隊的需求。就這樣,毛瑟步槍一直處於生產狀態,直到二戰的結束為它的表演劃上一個句號。

深遠影響

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
由於毛瑟式槍機的設計極為經典,它對後來的鏇轉後拉式槍機的設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幾乎成為衡量任意一種鏇轉後拉槍機的公認標準。有許多其他國家都生產過毛瑟步槍的仿製品,例如捷克, (捷克仿製的Vz24式毛瑟步槍)還有我國著名的“中正式”。 (使用“中正式”步槍的國民黨士兵)而許多其他步槍的設計也都參考了毛瑟98式。例如美國的M1903式以及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
100年後的今天,毛瑟98型槍機基本結構仍保留在產品中,即便是毛瑟步槍本身,在戰後的很長時間內都在被使用,甚至時至今日,在一些非洲戰亂的國家,我們還能看到它那老而彌堅的身影。不管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更長的和平時期,20世紀沒有看到其他任一種武器比它有更廣泛的用途。應該說,毛瑟98式/98K式步槍是手動步槍發展的一個極至,大多數現代手動步槍都是以毛瑟步槍為藍本,但已經沒有改進的餘地。它真正稱得上世界槍械史上的“一代宗師”。

狙擊步槍

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
毛瑟98k卡賓槍是二戰中德國狙擊手的制式武器。為了避免在取下瞄準鏡後不致失去抵抗能力,槍上還備有機械瞄具。在生產中,挑選最好的槍管用於裝瞄準鏡的步槍。這些步槍的扳機是經過修改的,其扳機力達1.8kg。

根據弗里茨·哈恩所著《1933~1945年間的德國陸軍武器和秘密武器》一書記載,這期間部隊總共得到了129468支(註:原文127741,恐怕有誤)帶瞄準鏡的毛瑟98式步槍,其中陸軍126291支,空軍3147支,海軍艦隊30支。另外1945年3月1日還有27212支庫存,出口3446支。特別優秀的狙擊手還得帶探照燈和6倍瞄準鏡的毛瑟98k步槍,發射單發裝填的槍彈。

作為狙擊手的輔助瞄具,可以在槍托部位裝一個由小潛望鏡和附加托架組成的質量5.6kg的潛望瞄準裝置。這樣的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塹壕戰步槍的改進型。

研究資料表明,德國狙擊手用上述狙擊步槍能確保在300m距離上擊中目標頭部,在600m距離上擊中胸部。其中第144山地步兵團有個叫馬賽紀斯·赫策瑙爾的士兵,他所擊中的敵人,有據可查的就達345人,為此還獲得了騎士十字勳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