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劉少奇

毛澤東與劉少奇

毛澤東、劉少奇是中國共產黨內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以他倆為核心的“毛劉體制”長達20餘年,他倆相互配合共同戰鬥近50年。回顧他們近50年的風雨征程,悲歡離合,我們從中可以獲得許多寶貴遺產。 《毛澤東與劉少奇》是在《劉少奇與毛澤東》一書的基礎上作大調整、補充、修改再版的。其中第三、四、五章有關劉少奇的論述吸收了原作《劉少奇與毛澤東》第三、四、六、七章的內容,而這幾章原是王文珍同志執筆的。 《毛澤東與劉少奇》依據史實,記述並揭示毛澤東與劉少奇的交往軌跡,由相互配合,到密切合作,建立“毛劉體制”,從上世紀20年代直到60年代初,長達40多年。1962年“西樓會議”後,由摩擦,到出現裂痕,最後,在“文化大革命”中破裂了。本書力圖呈現上述思路。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唐振南,筆名金南、老史,湖南寧鄉縣人,1937年2月生,曾任中共湖南省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三處研究員、處長、湖南毛澤東思想研究會秘書長、《毛澤東思想論壇》主編等職。1996年榮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證書和全國黨史系統先進工作者證書。主要著作有:《青年毛澤東》與高菊材、陳峰、田餘糧合寫,1990年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出版,1991年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共青團中央、國家新聞出版署頒發的“青年愛讀的書”獎,第二屆社科優秀獎;《毛澤東回湖南紀實》與龔固忠、夏遠生合作,主編,1993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獲省第三屆社科優秀獎;《毛澤東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研究》,與龔固忠、劉仁榮合作主編,1993年湖南出版社出版;《毛澤東教育思想探源》,與孟湘砥、孫海泉合作主編,1993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榮獲省第三屆社科優秀獎;《毛澤東農村教育思想》,與翟定一合作主編,1997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湖南人民革命史》,參加寫作,任組長,1991年湖南出版社出版,榮獲省第二屆社科二等獎;《湖南工人運動史》,參加寫作,擬定提綱,1994年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榮獲省第三屆社科優秀獎;《毛澤東早期文稿》,參加編輯,1990年湖南出版社出版,榮獲省第一屆社科優秀獎;《熊瑾玎傳》,與劉夢華合著,1992年重慶出版社出版。《湖南自修大學暨湘江學校》,與彭崗合著,198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共產主義小組》下冊,1987年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塘田戰時講學院》198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劉少奇與毛澤東》與王文珍、賀正合著,199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劉少奇在湖南》與戴伯漢、黃祖琳、彭煥才合作,199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求真理 從湖南山沖走出兩位共和國主席

“山水秀絕,必生奇才”,兩個秀麗的山沖,誕生了兩位偉人

勤儉樸實,厚道助人,毛澤東劉少奇繼承了中國農民的優良傳統

同是六年孔夫子、七年洋學堂,毛澤東劉少奇治學經驗主要是好學多思

毛澤東劉少奇深受湖湘文化薰陶,先後更名立志,報國投軍

五四前後,毛澤東的思想是一盤大雜燴,劉少奇的思想變化是一個遞進層次

毛澤東經過曲折道路最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劉少奇跨越歧路在莫斯科尋得真理

第二章 初相逢 工農運動比翼雙飛

清水塘畔初相見,鄉音談笑永留芳

毛澤東暢談湘區工運基礎,劉少奇領悟毛澤東工運思路

毛澤東考察安源,開拓安源工運;劉少奇擔任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全權代表,負責罷工談判

毛澤東指示“彎弓待發”,劉少奇獨辟“世外桃源”

劉少奇長沙蒙難,毛澤東為營救劉少奇而奔走

毛澤東是“農民運動的王”;劉少奇是“工人階級最奮發最勇敢的戰士”。他們雖在不同的戰線,卻對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觀點一致

第三章 相配合 共同探索革命路

從實際出發,毛澤東成功地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劉少奇提出了黨在白區工作的策略

抵制“左”傾錯誤,毛澤東被剝奪黨和紅軍的領導權,劉少奇被扣上右傾機會主義帽子

重逢在蘇區,毛澤東任臨時中央政府主席,劉少奇任中華全國總工會蘇區中央執行局委員會

在遵義會議上,毛澤東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少奇的支持“在那個時候,這是很寶貴的”

在瓦窯堡會議上,毛澤東闡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劉少奇於會後赴華北全力推行黨的團結抗日政策

毛澤東、劉少奇分別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為黨領導抗日奠定理論基礎

第四章 反摩擦 開拓華中抗日根據地

除妖還需放妖人。共產國際明確指示:“中共中央領導機關要以毛澤東為首”,收繳了王明的“尚方寶劍”

毛澤東推薦劉少奇擔任中原局書記,把開拓華中抗日根據地的重任交給劉少奇

毛澤東引用《封神榜》姜子牙下崑崙山的故事,暢談反摩擦鬥爭的方針原則

……

第五章 在延安 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第六章 赴重慶 以談對談,以打對打,針鋒相對

第七章 大轉折 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

第八章 開新宇 毛澤東劉少奇論新民主主義社會

第九章 創偉業 中華大地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第十章 初探索 試求突破蘇聯模式,走自己的路

第十一章 重實踐 大力倡導調查研究之風

第十二章 為人民 半個世紀風雨同舟

第十三章 鑄奇冤 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

結束語 偉人暮年,誰人曾與評說!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