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綜論

毛澤東思想綜論

《毛澤東思想綜論》是由劉海藩,萬福義編著,中央文獻出版社於2006年7月1日出版發行的書籍。 毫不動搖地堅持毛澤東思想,這不僅是因為它過去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偉大的歷史性勝利,而且是因為它是一個科學的思想理論體系,它確立的基本立場和原則,在現在,在將來,都是我們治黨治國治軍必須堅持的行動指南,都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思想武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毫不動搖地堅持毛澤東思想,這不僅是因為它過去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偉大的歷史性勝利,而且是因為它是一個科學的思想理論體系,它確立的基本立場和原則,在現在,在將來,都是我們治黨治國治軍必須堅持的行動指南,都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思想武器。

毛澤東思想是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指導思想。當代中國,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都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發展,是對建設中國特色主義的新認識、新概括,因而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實踐,使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在各個領域裡不斷取得偉大的新成就。值此毛澤東同志逝世30周年,本書的出版,將表達對毛澤東思想的無比忠誠和對偉大的毛澤東同志的深深懷念。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一、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

二、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一)“實事求是”的思想

(二)古代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三)古代的知行觀

(四)古代的任賢、民本思想

(五)古代的倫理思想

(六)古代優秀的軍事思想

(七)古代進化和發展的思想

三、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一)毛澤東世界觀的根本轉變

(二)毛澤東思想的萌芽

(三)毛澤東思想的成熟和系統化

(四)毛澤東思想的驗證和全面展開

(五)毛澤東思想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發展和曲折

四、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理論指南

第二章 毛澤東哲學思想

一、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基本特徵和歷史地位

(一)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基本特徵

(二)毛澤東哲學思想的歷史地位

二、以實事求是為基本特徵的唯物論

(一)實事——物質

(二)求——物質和意識的關係

(三)是——客觀規律

(四)反對主觀主義

三、以對立統一規律為核心的辯證法

(一)毛澤東對對立統一規律的論述和貢獻

(二)毛澤東對辯證法其他規律和範疇的論述和貢獻

四、以實踐為基礎的認識論

(一)毛澤東的實踐觀

(二)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

(三)毛澤東的真理觀

(四)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五、以社會基本矛盾為基礎的歷史唯物論

(一)毛澤東的社會基本矛盾學說

(二)人民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三)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

六、毛澤東對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一致性的新貢獻

(一)毛澤東賦予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以新的內容

(二)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一致性的基礎是實踐,是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三)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一致性的主體

第三章 毛澤東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一、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

(一)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三)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二、建立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和實行按勞分配原則

(一)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

(二)社會主義個人消費品的按勞分配原則

(三)社會主義經濟的有計畫發展

三、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價值規律

(一)毛澤東對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理論的發展

(二)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特點

(三)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的重要意義

(四)社會主義經濟中價值規律的作用

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二)技術革命

(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四章 毛澤東政治思想

一、中國社會的階級構成和中國革命的理論

(一)毛澤東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二)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

(三)關於革命轉變的理論

(四)關於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

二、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

(一)中國革命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革命戰爭

(二)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三)人民軍隊是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主要依靠

三、統一戰線的理論

(一)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的歷史發展

(二)毛澤東關於統一戰線理論的內容及其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四、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

(一)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必然

(二)人民民主專政的內容和實質

(三)人民民主專政的歷史任務

(四)人民民主專政的特徵及其對於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貢獻

五、社會主義社會的兩類矛盾學說

(一)運用對立統一規律觀察分析社會主義社會

(二)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三)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四)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五)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基本方針

第五章毛澤東建黨思想

一、毛澤東建黨思想是馬列主義建黨學說的重要發展

(一)毛澤東建黨思想的產生和形成

(二)毛澤東建黨思想的成熟和完備

(三)毛澤東建黨思想在解放戰爭時期的發展

(四)毛澤東建黨思想在建國以後的發展

二、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把思想教育和思想領導放在第一位

(一)注重從思想上建設黨是毛澤東建黨思想的突出特點

(二)注重從思想上建設黨,其實質就是要“依照無產階級先鋒隊的面貌改造黨”

(三)注重思想教育,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水平

三、黨的建設要密切聯繫黨的政治路線

(一)正確實現黨的領導,首先要有一條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路線

(二)黨的建設必須密切聯繫黨的政治路線

(三)正確開展黨內兩條戰線的鬥爭,保證黨的路線的貫徹執行

四、黨的三大作風是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誌

(一)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

(二)注重黨風建設是毛澤東建黨思想的一個突出特點

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把黨的一切力量堅強地團結起來

(一)毛澤東對民主集中制的科學概括和論述

(二)要把“黨的一切力量在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紀律的原則之下,堅強地團結起來”

(三)實行民主集中制要密切聯繫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黨的民眾路線

(四)把民主集中制運用於國家政權建設.創立了人民民主政權的組織形式

六、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和任人唯賢的路線建設黨的幹部隊伍

(一)堅持德才兼備的幹部標準

(二)實行任人唯賢的幹部路線

(三)執行正確的幹部政策

(四)搞“五湖四海”,全麵團結黨的幹部隊伍

第六章 毛澤東軍事思想

一、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科學體系和歷史地位

(一)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涵義

(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科學體系

(三)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歷史地位

二、毛澤東的戰爭觀與方法論

(一)毛澤東的戰爭觀

(二)毛澤東的戰爭方法論

三、毛澤東的人民軍隊思想

(一)必須建立一支人民的軍隊

(二)人民軍隊的建軍原則

(三)人民軍隊的治軍方針

四、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

(一)人民戰爭的理論依據

(二)人民戰爭的基本經驗

五、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思想

(一)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二)內線持久與外線速決的作戰思想

(三)運動戰、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的作戰形式

(四)殲滅戰的作戰方針

(五)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六、毛澤東的國防建設思想

(一)國防建設的地位和作用

(二)國防建設的基本原則和方針

(三)國防建設的主要任務和要求

第七章 毛澤東文化藝術思想

一、文化藝術的地位和作用

(一)文化藝術與政治、經濟的關係

(二)文化藝術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文化藝術的發展道路

(一)文化藝術的”源”和”流”的關係問題

(二)文化藝術的普及與提高問題

(三)文藝批評的標準問題

(四)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五)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三、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一)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性質和特點

(二)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四、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

(一)中國必將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

(二)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三)大力發展各項文化事業

五、文化工作中的統一戰線

(一)民主革命時期的文化統一戰線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文化統一戰線

(三)團結廣大的知識分子

第八章 毛澤東民族宗教思想

一、民族和宗教問題

(一)民族是一個歷史範疇

(二)民族問題和階級問題

(三)民族問題是無產階級革命總問題的一部分

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

三、民族區域自治和民族化

(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黨的民族工作的基本政策

(二)民族化是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內容

(三)團結、教育民族上層愛國人士

四、宗教和宗教信仰

(一)神權是束縛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的繩索

(二)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滅宗教

(三)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

(四)團結宗教界愛國人士和廣大信教民眾

五、研究宗教。批判神學

第九章 毛澤東領導思想和領導藝術

一、毛澤東對中國古代領導思想遺產的批判和繼承

(一)對古代哲學中領導思想精華的闡發

(二)研究古代亡國教訓,探索治國之道

(三)借鑑歷史決策經驗,提高決策水平

(四)發揚古代用人優良傳統,實行”任人唯賢”幹部路線

二、毛澤東領導思想的核心——正確對待民眾和權力

(一)集權與分權的統一

(二)民主集中制與權力制約

(三)堅持民眾路線,反對官僚主義

三、毛澤東的領導哲學思想

(一)戰略哲學思想

(二)政策哲學思想

(三)策略哲學思想

(四)領導者的思想素養

四、毛澤東的領導藝術

(一)主觀與客觀的辯證統一——領導藝術的基石

(二)學會”彈鋼琴”——統籌兼顧的領導藝術

(三)巧妙運用”對立面的同一性”——“結合”的領導藝術

(四)創造精神——領導藝術的靈魂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