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濕奴教油燈

毗濕奴教油燈

毗濕奴教油燈,屬於古印度文明,產於印度,喀拉拉邦,17至18世紀。

毗濕奴教油燈毗濕奴教油燈,屬於古印度文明,產於印度,喀拉拉邦,17至18世紀
銅合金,高27.3×寬37.8×厚5.7厘米
費城藝術博物館,斯特拉•克拉姆里什收藏品1994-148-109

這個金屬燈可能曾被插在一根桿子上,在祭祀毗濕奴神的儀式遊行中使用。頂端盛油的容器共有五個相邊的圓盞,每個都有各自的燈芯。容器下方由刻有一連串小人物和花朵紋飾的底座支撐。底座前後形成兩個女待者和三朵花。前面的裝飾更為精美,還包括五個男樂師和中央與毗濕奴匹配的動物(乘騎)半人半鳥的伽魯達的較大的雕像。所有這些都位於以半圓形的“月亮窗”圖案裝飾的飾帶上。
容器兩邊各有一個馬夫駕車。其下方的孔雀尾巴向下形成了樹枝狀從中軸發出的支撐,油燈盞之下,這些樹枝邊緣用火焰和花朵裝飾。兩隻雄鵝嘴裡銜著的花環填滿了樹枝和中軸之間的三角空隙。最後十個花瓣狀的位於外邊的垂飾完成了這件精美的儀式用具.
當著名的藝術史家斯特拉•克拉姆里什(1896-1993年)在1968年《未知的印度》展覽上第一次展出這件作品時,她將飾帶和孔雀比作一隻小船,她寫道:雄鵝暗示著這隻“小船”行駛在天河之中,就連馬夫也如同身處家中般自在非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