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蠅鹼

毒蠅蕈(Amanita muscaria)是主要生長在溫帶地區的一種對食用者出現幻覺甚至導致殘廢的神經毒素的一種真菌。

概述

許多毒蘑菇含有使食用者出現幻覺甚至導致殘廢的神經毒素,其中最著名的是毒蠅蕈(Amanita muscaria).這種真菌主要生長在溫帶地區.幾個世紀以來,毒蠅蕈一直被用作麻醉藥和致幻劑而不作為食物.食用毒蠅蕈後能產生異常和長時間的欣快感,並產生視聽的幻覺,這使之成為世界上許多原始部落倍受推崇的宗教儀式用品.除毒蠅蕈外,裸傘屬(Gymnopilus)和光蓋傘屬(Psilocybe)也可產生嗜神經毒素.食用毒蠅蕈的個體的神經病學症狀是變化的,症狀通常是在攝入一小時左右時出現,產生與酒醉相似的症狀,出現意識模糊,狂言譫語,手舞足蹈,視物體色澤變異幻覺屢現,並伴有噁心,嘔吐.輕者數小時可恢復,重者可導致死亡.

作用

毒蠅蕈的麻醉/致幻效果的主要相關物質是羥色胺類化合物,如毒蠅蕈鹼(muscarine),毒蠅母(muscimol)和鵝膏氨酸(Ibotenic acid).捕蠅蕈鹼是毒蠅蕈和其他蕈類中的主要成分,它很小的劑量(0.01mg/kg)即可降低血壓.這類物質和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有比較近似的結構,因此具有多巴胺和5-羥色胺過多時可出現幻覺.蠅蕈鹼像乙醯膽鹼一樣作用於平滑肌和腺體細胞上的毒蠅蕈鹼受體.
毒蠅蕈鹼致麻痹的效果通常較低,其中毒症狀在攝入30min內出現,有多涎,流淚和多汗症狀,緊接著嘔吐和腹瀉,脈搏降低,不規律,哮喘,少見死亡.阿托品硫酸鹽是該病主要的解毒劑.鵝膏氨酸和毒蠅母的毒性與毒蠅蕈鹼相似.據報導人體攝入15mg純的毒蠅母,可引起意識模糊,視覺紊亂,色彩視覺疾病,疲勞和嗜睡.鵝膏氨酸可誘導倦怠和嗜睡,接著出現偏頭疼和更小的局部疼痛,可持續幾周,毒蠅蕈中毒的反應因為個體的敏感性而有所不同,環境和遺傳因素也起一定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