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點文化常識

《每天讀點文化常識(插圖典藏本)》講述了:作為中國人,理所當然應該了解自己的文化。一位海外華人說過:雖然已經加入美國國籍,但她一定要教自己孩子中國文化,如果不懂得自己民族的文化,在國外也會被人瞧不起。因為,文化是每個人的根。缺少文化常識,對人們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壞處:首先,會大大妨礙我們了解自己祖國的歷史。其次,會使我們對生活中許多和傳統文化有關的現象感到費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識,還可能使我們在許多場合“出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為了使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豐富的文化常識,擴大自己的文化視野,《每天讀點文化常識(插圖典藏本)》選取了讀者感興趣又實用的文化常識,內容豐富,集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於一體,涵蓋了在生活中及與人交往談話中所能涉及到的幾乎所有領域,如天文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製法律,禮儀宗法,軍事兵器,宗教風俗,飲食器用,建築交通,文化藝術,醫藥科技等。這既是一本精華版的、方便的百科辭典,又可以成為您休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快餐。

圖書目錄

第1章 天文·曆法

古人對天地的認識/1

古人眼中的日月星辰——“三光”/3

“黃道”與“黃道吉日”無關/4

二十八宿·十二星次·四象·分野/5

古時的占星術/7

陰曆·陽曆·公曆/8

夏曆·黃曆/9

閏月的由來/9

四季的劃分/10

二十四節氣/11

乾支紀日、紀月、紀時/12

古代的四種紀年法/13

時辰與更點/14

“一剎那”是多久/15

朔·朏·魄·弦·明·望·既望·晦/15

上古·中古·三古/16

氣象譜/17

春節/17

元宵節/19

社日/20

清明節/21

上巳/22

端午節/23

七夕/24

中元節/25

中秋/26

重陽節/27

冬至/29

臘日/30

第2章 民族·地理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32

中華民族的族徽——龍/33

中國的別稱有哪些/35

何謂“社稷”/36

漢族的起源及名稱由來/37

地圖的起源與演變/37

古代地理名詞今釋/38

省市名稱一首詩/44

我國主要朝代的都城/45

“六大古都”與“七大古都”/46

我國部分城市雅號/47

雄偉的五嶽/48

四川為何稱“天府之國”/49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由來/50

“桂林山水甲天下”/51

城隍廟的由來/52

為何叫“九天”與“九泉”/52

我國48個名特產之鄉/53

第3章 王朝·皇族

主要朝代名稱的來歷/55

廟號·諡號·尊號·年號/57

中國歷代帝王之最/59

古代的朝儀/60

與君主有關的用語/61

君主的稱謂有哪些/62

皇室成員的稱謂/62

數字“九”與皇家的關係/64

王室喜用的顏色/64

華表是做什麼的/65

“尚方寶劍”賦予的權力/66

“垂簾聽政”何時始/67

太監小史/67

慈禧太后為何又叫“老佛爺”/68

滿族大臣向皇帝不稱臣,稱奴才/68

“兒皇帝”·“太上皇”/69

武則天不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69

第4章 官制·法律

古代科舉制度/71

八股取士/73

宰相的由來/74

三公與丸卿/75

三省六部/76

察舉/77

都督·提督/78

總督·巡撫/78

“內閣”的由來/79

翰林院小史/80

節度使/81

古代授官的各種方式/81

古代的清客/82

“明鏡高懸”的由來/82

鳴鑼喝道/83

古代的喊冤方式/83

五刑/84

什麼是宮刑/86

凌遲/86

“刑不上大夫”的八議/87

“十惡不赦”的來歷/87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罪臣/88

第5章 禮儀·宗法

“姓”與“氏”/90

“名”與“字”/91

表尊重的“號”/92

死後封的“諡號”/92

中國古代常見名人姓名、字、號一覽表/93

百家姓/95

古人對自己的謙稱/96

古人對他人的尊稱/97

不同等級的稱謂/98

不同朋友關係的稱謂/99

不同年齡的稱謂/100

古代命名的忌諱/100

五禮/102

統治階級對天地的祭祀/102

齋戒的意義/103

中國奇特的跪拜禮/103

揖·萬福/105

關於方位的禮儀/106

古代的名片/107

死亡的不同稱謂/108

居喪的制度/108

家譜的起源與價值/109

九族的準確含義/110

伯仲叔季/110

三綱·五常·三從四德/111

孝行的由來/111

古代家范淵源/112

敬老習俗與敬老法/113

婚嫁六禮/115

古代姬妾制度/116

“男女授受不親”/117

古代的貞操觀/118

“七出”的含義/119

第6章 軍事·兵器

古代的幾種兵役制/120

軍機處的獨特功能/121

武經七書/122

舉世聞名的兵書——《孫子兵法》/123

三十六計/124

“入伍”、“將軍”、“軍官”的由來/125

軍銜的由來/126

何為“三軍”/127

我國古代士兵為何黥面/128

十八般兵器/128

古人的佩劍之風/130

弓與弩的獨特作用/131

古代火藥/132

軍事史上重要的小發明——馬鐙/133

擊鼓與嗚金/134

烽火台小史/134

“陰書”怎樣傳軍機/135

何時使用“口令”/137

雞毛信的功能/137

為何白旗為投降標誌/137

八旗子弟/138

古時的“娘子軍”/138

第7章 宗教·風俗

佛像的由來/139

中國僧人特有的戒律——吃素與燒戒/140

袈裟用什麼顏色/141

大肚彌勒佛/141

五百羅漢/141

歷史上的“三武一宗”滅佛/142

與佛教有關的成語/143

“八仙”的傳說/144

八卦的起源/144

算命與相面/145

燒紙習俗的由來/146

我國七大風俗文化圈/147

“十二生肖”的由來之謎/148

屬相衝克/149

神靈之物——“四靈”/150

祝壽的來歷/150

為何說“月下老人牽紅繩”/151

交杯酒與鬧洞房/152

“媒人”的由來/153

奇特的字——“■”/153

“五花八門”的由來/154

死後的“招魂”/154

“73、84”有什麼講究/155

古人對血與紅色的迷信/155

貼“福”字與倒貼“福”字/156

為何要給壓歲錢?/151

鞭炮原為驅邪/158

喜慶的習俗——舞獅子/158

九九消寒圖”/159

“三百六十行”/160

三教九流的分類/160

廟會的由來/161

中國象棋的起源和發展/162

風箏的變遷/163

麻將小史/164

第8章 飲食·器物

古人所吃的蔬菜/165

南人食米,北人食麵/166

古人一日吃幾餐/168

五穀·五牲·五味·六畜·八珍/168

炙·膾·醢·脯/169

筷子的掌故/171

五味調和/171

八大菜系/172

什麼是山珍海味/174

餃子的傳說/175

“狗不理”包子的由來/175

“開門七件事”/176

醋與“吃醋”的典故/177

飲茶的歷史/178

蓋碗茶與功夫茶/179

釀酒史話/180

酒席問的遊戲——酒令/182

養生保健的“飲食十經”/183

養蠶小史/183

染料古今/184

紡織家黃道婆/185

從冠、巾到帽子/186

古代的“衣”、“裳”/187

褲子的發明/188

歷代鞋、靴的演變/188

三寸金蓮“繡花鞋”/190

古時的內衣——肚兜/190

古時的化妝術/191

戒指原是“禁戒”之意/193

作為階層代稱的服飾/194

始於清代的理髮/195

筵席的由來/196

從矮到高的床/197

桌椅板凳史話/198

中國家具的代表——明式家具/198

鏡子小傳/199

儒雅人生的道具——扇子/200

古錢為何是方孔/201

第9章 建築·交通

中國古建築的七種類型/202

古代的城市規劃/205

宮、殿、樓、閣/206

壇、亭、廊、台/208

中國古代的關/211

牌樓/212

寶頂·斗拱·藻井·影壁/213

古建築大門上的裝飾/215

建築門前的石獅子/216

古代的磚瓦/217

萬里長城/218

世界罕見的中國歷代帝王陵/219

曹操與成吉思汗陵墓地點之謎/220

中國石窟寺藝術/221

我國佛塔史小考/223

古建築上的動物雕像/223

陵墓前的神道和石雕/224

頤和園·圓明園/225

中國古代園林的特色/227

弄堂和胡同/228

古代的馬與車/228

統治階級的特殊車輛——轎子/229

船舶發展史/230

從鴻雁傳書說起/231

古代旅館的變遷/232

“難於上青天”的古棧道/233

中國橋樑概說/234

第10章 文化·藝術

學校的起源/236

書院——獨樹一幟的教育組織形式/236

中國古代教育的投入/237

圖書館發展史/238

師嚴道尊”——最早關於師道的論述/240

幼兒教育思想家——顏之推/241

春秋戰國為何會出現“百家爭鳴”/242

古書的合稱/242

儒家經典“十三經”/243

我國歷史上的十大禁書/243

巨著萬言,書評一句/244

方誌史話/245

中國古代樂器/246

魅力無窮的古琴/247

十大古曲/249

京劇的由來/250

生、旦、淨、醜/251

我國的地方劇種/251

戲曲臉譜色彩的含義/252

戲劇服裝的種類/252

戲曲的“四功五法十耍”/253

戲曲演員為何叫“梨園弟子”/253

歌台舞榭到劇場/253

馬戲小史/254

國畫藝術/255

“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盆景/256

文房四寶與圖章/257

中國的“代名詞”——瓷器/260

我國四大名繡/261

景泰藍的偶然發明/261

民間剪紙藝術/262

第11章 醫藥·科技

中醫基礎理論/263

中藥知識概說/264

古代中醫怎樣看病——四診法/265

神奇的針灸療法/266

模仿動物的體操——五禽戲/267

推拿/268

食療的淵源/269

我國最早的藥典/270

食物的“四性五味”與養生/270

最早的麻藥——“麻沸散”/271

中國醫院史話/272

從“角觚”到“摔跤”/273

太極拳/274

中國武術/274

指南針與羅盤/275

數學史上的偉大方面——十進制/276

方便的計數工具——算盤/277

古代圓周率的計算/278

張衡的渾天儀與地動儀/278

印刷術的發展歷程/280

古時的計時工具/281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