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中反應

歸中反應

歸中反應就是指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物質(可以是單質和化合物,也可以是化合物和化合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元素的兩種化合價向中間靠攏。此反應中,Na2S中的S是-2價,它跟SO2反應後生成S為0價的S。不同價態的同種元素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其結果是兩種價態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達到相同的價態,而絕不會出現高價態變低、低價態變高的交叉現象。其中反映的歸中規律正是酸式鹽的形成條件。

規律

歸中反應歸中反應
鄰位轉化規律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或者降低到相鄰的價態。比如硫有-2,0,+4,+6價態,如果是0價參加反應時升高到臨近的+4,降低到臨近的—2。

跳位轉化規律

一般都滿足鄰位規律,但是如果遇到的是強氧化劑或強還原劑則會被氧化為高價態或還原為低價態。

如-2價的S如果遇到一般的氧化劑,被氧化到0價,如果遇到強氧化劑,則可能被氧化到+6價。

含不同價態同種元素的物質在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該元素價態的變化一定遵循“高價+低價一中間價”,不會出現交錯現象。

例如2Na2S+SO2====2Na2O+3S

此反應中,Na2S中的S是-2價,它跟SO2反應後生成S為0價的S。

不同價態的同種元素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其結果是兩種價態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達到相同的價態,而絕不會出現高價態變低、低價態變高的交叉現象。——歸中反應規律

價態歸中是指,高價態的化合價降低,低價態的化合價升高,但不可能低價態的元素最後升的比原來高價態化合價還高。

歸中律:即同種元素的不同價態反應遵循“可靠攏不相交”.

歸中現象

1、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歸中反應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價態的兩種物質發生反應,生成只含有該元素中間價態的物質的反應叫做歸中反應。發生歸中反應的條件是要符合中間價態理論: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價態的兩種物質,只有當這種元素有中間價態時,才有可能發生歸中反應。而且高低價態變化的結果是生成該元素的中間價態。利用中間價態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二氧化硫可用濃硫酸乾燥(因為不存在+5價的硫)。

C+CO2=2CO

SO2+2H2S=3S↓+2H2O

H2SO3+2H2S=3S↓+3H2O

H2S+3H2SO4(濃)=4SO2+4H2O

Fe+2Fe3+=3Fe2+ (鐵粉把鐵離子還原為亞鐵離子)

6HCl+KClO3=KCl+3Cl2↑+3H2O

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

Ca(ClO)2+4HCl(濃)=2Cl2↑+CaCl2+2H2O

CuO+Cu=Cu2O

2Na+Na2O2=2Na2O

2.、複分解反應中的歸中反應複分解反應的歸中反應是指鹼與多元酸反應,正鹽與對應的酸式鹽或酸反應,酸與對應的酸式鹽反應,其中的氫原子數出現的歸中現象,從而生成一種酸式鹽的一類反應。其中反映的歸中規律正是酸式鹽的形成條件。

(1) 鹼與多元酸反應:當多元酸過量時可形成酸式鹽

NaOH+H2S=NaHS+H2O;

H2SO4十NaOH=NaHSO4十H2O

(2) 多元酸與對應的正鹽反應

Na2S+H2S=2NaHS

CaCO3+H2O+CO2=Ca(HCO3)2

MgCO3+H2O+CO2=Mg(HCO3)2

Na2SO4+H2SO4=2NaHSO4

(NH4)2SO3+SO2+H2O=2NH4HSO3

Ca3(PO4)2+4H3PO4=3Ca(H2PO4)2

(3) 多元酸與對應的酸式鹽

Na2HPO4+H3PO4=2NaH2PO4

(4) 正鹽與對應的酸式鹽

NaH2PO4+Na3PO4=2Na2HPO4

如果把正鹽和鹼中所含的可電離的氫離子看成是零,那么,生成酸式鹽的歸中條件是:兩種反應物組成上要相差兩個或兩個以上可電離的氫離子。如果兩種反應物的組成相差兩個以上可電離的氫離子(即三元酸與對應正鹽或與鹼反應),則生成物與反應物用量有關,但符合“顯強性”原理,即生成物的組成接近於過量物的組成。

如 (註:n表示物質的量)

≤1,其反應為:H3PO4+NaOH=NaH2PO4+H2O

在1—2之間,其反應為:2H3PO4+3NaOH=NaH2PO4+Na2HPO4+3H2O

=2,其反應為:H3PO4+2NaOH=Na2HPO4+2H2O

在2—3之間,其反應為:2H3PO4+5NaOH=Na2HPO4+Na3PO4+5H2O

≥3,其反應為:H3PO4+3NaOH=Na3PO4+3H2O

又如

≥2,其反應為:2H3PO4+Na3PO4=3NaH2PO4

=1,其反應為:H3PO4+Na3PO4=NaH2PO4+Na2HPO4

lt;1 ,其反應為:H3PO4+2Na3PO4=3Na2HPO4

3.、雙水解反應中的歸中反應這類歸中反應是指能形成兩性化合物的元素所形成的兩類鹽溶液反應形成氫氧化物的一類反應。這是金屬陽離子和該金屬所生成的陰離子生成中性的氫氧化物沉澱的歸中現象。如:

Al3++3O2+6H2O=4Al(OH)3↓

Zn2++O2+2H2O=2Zn(OH)2↓

“高價+低價→中間價”解釋:

例:2H2S+SO2===3S+2H2O

此反應中,H2S中的S是-2價,SO2中的S是+4價,它們兩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後,生成0價的S和水

原則

歸中反應中,若一種元素化合價有數種,任意價轉換後不能超過(大於或小於)中間價,

如-2,0,+1,+2,+5,那么-2價的元素只能轉換為0或+1,+5價的元素只能轉換為+2或+1,0價的元素只能轉換為+1,+2價的元素只能轉換為+1,即

+1價在此反應中為中間價態,大於+1價的最多轉化為+1價和原價之間的價,用區間表示為[+1,原價)

小於+1價的最多轉化為+1價和原價之間的價,用區間表示為(原價,+1]

也就是任意價轉換後不能超過(大於或小於)中間價

可以根據此原則判斷電子轉移

常見謠言

謠言:6HCl+KClO3=KCl+3Cl2↑+3H2O

駁斥:該方程是錯誤的,氯酸鹽絕對不能用來製備氯氣,因為會生成大量難以分離且易爆炸的ClO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