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同名長篇人物傳記]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同名長篇人物傳記]

長篇人物傳記《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由中央文獻研究員龍平平和著名作家、詩人黃亞洲改編的,在內容方面不但同樣有很多“第一次”的突破,比如首次提到華國鋒等,而且比電視劇在內容上更豐富,更細膩,鄧小平的心理活動也刻畫得更深刻。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一書由編劇以劇本作為基礎改編而成,全書56萬字,分為22章,全面呈現了從毛主席逝世到新中國成立35周年慶典這一特殊歷史時期,鄧小平為中國發展所做出的歷史性貢獻。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以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為主角,生動刻畫了鄧小平同志從1976年復出至1984年參加國慶閱兵的一段人生歷程,再現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帶領國家結束十年動亂、實行改革開放、走向繁榮富強的宏偉事跡。

作品內容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涉及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四人幫”垮台、恢復高考、我國科學大會召開、思想解放大討論、中央工作會議與十一屆三中全會、知青返城、農村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寶鋼建設、鄧小平訪日訪美、深圳特區的建立,反映了鄧小平的膽略與智慧和他一心一意為中國人民謀求幸福的情懷,以及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給當代中國所帶來的神奇變化,力圖塑造一個豐滿感人的偉人形象。

1976年,注定是新中國歷史上不尋常的一年。新中國接連失去三位領導人,“四人幫”繼續橫行。有誰為彷徨的人民作主,有誰為受難的知識分子大聲疾呼?

10月6日,中共中央採取果斷行動,一舉粉碎了“四人幫”,全國人民歡欣鼓舞。被軟禁的鄧小平得以恢復工作。

在黨和國家面臨嚴重困難的情形下,鄧小平帶領因經歷十年動亂而不知何往的中國和中國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衝破“兩個凡是”的重重阻力,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恢復高考,讓知青回城,改變一代年輕人的命運;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經濟特區;中美建交,中英談判,提出“一國兩制”理論。

1976-1984,他改變了一代年輕人的命運、改變了幾代知識分子的境遇,改變了此後數代人的生活。

這是一部大事不虛、小事不拘,令讀者屢屢落淚的作品。它從普通人的視角去看時代的變遷,它在寫鄧小平,更在寫大時代。它是故事,卻遠遠超越故事,它是歷史,充滿反思。它讓經歷過的人重返現場,回味當時;它讓未曾經歷的人走近真實的鄧小平,走近那個特殊時代的真實生活。

作品背景

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近日來引發了收視熱潮,其編劇團隊龍平平、黃亞洲、張強、魏人聯合推出的長篇人物傳記《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日前在北京上市。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一書由編劇以劇本作為基礎改編而成,全書56萬字,分為22章,全面呈現了從毛主席逝世到新中國成立35周年慶典這一特殊歷史時期,鄧小平為中國發展所做出的歷史性貢獻。

作者介紹

龍平平:研究員,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主任,同濟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影視作品有:電影《鄧小平》,獲第26屆百花獎、第9屆華表獎、第23屆金雞獎特別獎;紀錄電影《豐碑》,獲1998年電影華表獎、第18屆金雞獎提名獎;紀錄片《鄧小平》,獲五個一工程獎特別獎;《百年小平》,獲23屆金鷹獎特別榮譽獎;《中國1978-2008》《永遠的小平》和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等。

黃亞洲:男,詩人,影視劇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影視委員會副主任,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

代表作品:詩集《無病呻吟》、《磕磕絆絆經緯線》、《父親,父親》、小說集《交叉口》、劇本集《老房子新房子》等文學專著九部,其中《日出東方》獲國家圖書獎。

電影文學劇本《R4之謎》、《開天闢地》等13部作品搬上銀幕,電影《開天闢地》獲第1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特別獎。電影《紅杜鵑白手套》、《鄧小平·1928》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電影《燈塔世家》獲中國電影華表獎。電影《落河鎮的兄弟》獲第12屆美國芝加哥國際兒童電影節“聯合國宣言獎”、第20屆德國法蘭克福國際兒童電影節大獎、評審會獎。

張強:男,編劇。中國電影學會會員,中廣協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會員。

代表作品:電影《鐵流1949》獲第22屆“金星獎”一等獎、第十屆“百合獎”一等獎。《紅星閃耀》獲第十三屆“電影百合獎”特別獎。《鄧小平在黃山》、《一號檔案守護者》等;電視劇《北魏馮太后》、《望族》、《蝦球傳》、《火線》《鄧子恢》、《遠東第一監獄》、《血色沉香》、《拯救美軍特使》、《鄧小平》等。

魏人:男,作家、編劇。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職員,《啄木鳥》雜誌編輯。現任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編審委員會專職副主任。

代表作品:《刑警隊長和殺人犯的內心獨白》獲首屆金盾文學獎、《刑警隊長的誓言》獲啄木鳥文學獎、《天鎮老女人》獲1985年全國青年文學獎、《龍年警官》獲1990年電影百花獎、政府獎及1990年金雞獎最佳編劇、《青春無悔》獲1991年大學生電影節獎、《面對誘惑》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和金盾工程一等獎。

作品點評

鄧小平鄧小平

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主任梁鴻鷹:《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以毛主席逝世到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慶典這一階段,鄧小平為中國發展所做出的歷史性貢獻,細緻反映了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恢復高考、向科學進軍、文藝復興、聯產承包、中美建交、開辦特區等重大事件,清晰地反映了一個波瀾壯闊時代的生活全景,作品從由電視連續劇改編而來,有一些電視劇痕跡,但總體上看,是一部氣勢恢宏、忠於歷史,有等方面啟迪意義的好作品。

主要特點:

一是營造的歷史氛圍真實、厚重,重大事件、主要人物活動都有細緻的還原呈現。

二是鄧小平形象真實、可敬、可親,領袖的韜略,普通人的情懷,都被揭示得很恰切,成功塑造了一個胸懷偉大、內心豐富、視野開闊的領袖形象。

三是小人物與大歷史的結合較為完美。作品安排的夏建國、田源、任燕、田志遠、穆大江等幾個人物,對於豐富作品內涵,擴大作品視野,連線領袖人物、完整結構作品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是細節的豐富多樣,大量具體而微的細節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動、感人至深。

出版方新華文軒北京出版中心負責人介紹,“文字版”較之“影像版”不受篇幅限制,加入了更多細節描寫,在人物刻畫上更加生動立體,心理和情感描寫更為細膩、詳實,同時又保留了原影視作品的紀實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