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口學

歷史人口學,可分為斷代人口史、區域人口史、亞群人口史、專門人口史,是研究歷史時期人類各種群體生存、繁衍和發展形態的學科。

歷史人口學
是研究歷史時期人類各種群體生存、繁衍和發展形態的學科。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歷史時期的人口數量、人口質量、人口分布、人口結構、人口管理、人口思想、人口與環境的關係等。歷史人口學是歷史學與人口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因此,它既可視為人口學的分支學科,也可視為歷史學的分支學科。在人口學體系中,它是與現代人口學並列的學科;在歷史學體系中,它屬於專門史。歷史人口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其學科理論還不夠成熟。歷史人口學有許多別名,如人口歷史學、人口史、歷史人口統計學等。在西方國家,歷史人口學被定義為以統計人口數量為主的學科,因此,也叫歷史人口統計學,二者英文名稱都是historical demography。也有學者認為歷史人口學、歷史人口統計學和人口史分別是三門不同學科。類似的說法主要源於研究方法或內容側重點的不同,隨著學科的發展,這些界限目前已經很難分清,因此沒有必要再拘泥原初的定義。
歷史人口學有自己的分支學科,根據研究角度的不同,可以分為:斷代歷史人口學、區域歷史人口學、亞群歷史人口學、專門歷史人口學四大系列;也可稱為斷代人口史、區域人口史、亞群人口史、專門人口史。
斷代歷史人口學是根據研究時段特徵劃分的,以中國為例,包括先秦人口史、秦漢人口史、魏晉南北朝人口史、隋唐人口史、宋元人口史、明清人口史、中華民國人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史等。
區域歷史人口學是根據研究空間範圍劃分的,包括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人口史研究。中國國內各地區的歷史人口研究主要以省為單位。包括北京人口史、天津人口史、四川人口史、河南人口史等等。
亞群歷史人口學是根據研究主體劃分的,包括婦女人口史、老年人口史、僧道人口史、軍事人口史、民族人口史等。其中民族人口史又分為漢族人口史、回族人口史、藏族人口史等。
專門歷史人口學是根據研究內容劃分的,包括人口數量史、人口素質史、人口遷移史、人口結構史、戶籍史、人口思想史、歷史人口地理學等。
歷史人口學是一門正在不斷發展的學科,一方面分支學科不斷出現,另一方面,有很多領域的研究還很薄弱,甚至存在著空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