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

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

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以綠色能源、能源系統集成及節能降耗,大氣污染治理及水務等產業為主要經營業務,旗下有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000939,SZ)、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133,SH)等上市公司。

基本信息

簡介

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於2002年12月31日的武漢市環泰投資有限公司,由陳義龍等原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層所控制,2003年12月、2004年3月,武漢市環泰投資有限公司通過收購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原大股東北京中聯動力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大學等單位所持的股權,成為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從而實現對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MBO 。2005年2月,武漢市環泰投資有限公司更名為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2006年10月,通過向註冊地在新加坡的Asia Green Energy Pte. Ltd和Prime Achieve Pte.Ltd轉讓49%的股份,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變身為中外合資企業。2012年1月6日,凱迪控股披露,該公司上月29日與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簽署戰略投資協定,引進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作為核心戰略投資人。凱迪控股亦更名為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並已在武漢市工商局變更營業執照。

核心產業

1、綠色能源產業:

以“綠色能源”為目標,發展以生物質能源林和農村農業生產過程廢棄的稻殼、秸稈等為原料的生物質能源產業,提供核心工藝技術,關鍵設備製造技術系統集成的商業服務。

自2004年開始,凱迪在國內2000多個縣市就綠色能源項目開展了大量的調研工作,並與266個縣市簽訂了生物質原料供應合作框架協定。公司目前正在全國範圍內興建60個4×12兆瓦的生物質電廠。2008年6月,第一個生物質電廠——安徽寧國凱迪綠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生物質發電機組(12MW×2)併網發電,預計2009年底60個生物質電廠將全部建成投產發電。未來3-5年,將完成全部266個協定,投資興建近200個生物質電廠。同時依靠凱迪自主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在生物質電廠、能源林基地的基礎上建立生物質汽油柴油廠、有機肥料廠,實現循環經濟模式。凱迪公司正在建設全球第一條利用秸稈和碳薪林為原料的生物質大型氣化液化商業化裝置,預計2010年投入商業化運行。2009年6月,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給予凱迪130億元人民幣的授信,支持該公司在包括生物質發電、生物質液體燃料等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 。

2、以降低成本,縮短工期,節能降耗,打造精品為目標,集火電、水電、風電、生物質能發電的核心技術集成,電力建設工程諮詢,設計,總承包和研發於一身,提供項目科研、設備採購、工程施工、安裝調試及商業運行一條龍服務。

凱迪已經承接了5個EPC工程:山西永濟電廠項目、河南藍光電廠項目、陝西關鋁運城電廠項目、河南義馬電廠項目、福建聖農生物質電廠項目。凱迪資助研發的循環流化床鍋爐發電技術還成功出口越南,契約標的為2.78億美元。同時,在節能降耗領域,凱迪也大顯身手,擁有雙強煤粉爐少油點火裝置等系列產品的核心技術,關鍵設備製造,系統集成和商業服務,節油率高於90%,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80%以上,並出口美國、歐洲、亞洲等20多個國家。

3、進行各類工業粉塵處理與脫硫脫氮,提供核心工藝技術,關鍵設備製造技術及系統集成的商務服務。

凱迪是國內唯一具備資質,能夠同時向海內外電力、冶金、石化、建材等行業的客戶提供煙氣脫硫、脫氮、脫氨、脫汞、脫碳、粉塵治理及環保設施Boom營運業務的企業,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擁有乾法脫硫、濕法脫硫、濕式氨法脫硫、NID脫硫技術四種先進脫硫工藝的企業,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及投入商業運行的項目數排名均為第一。2006年,國際投資巨頭摩根大通成功投資凱迪脫硫業務。

凱迪以BOT方式建設的武漢漢西污水處理廠 凱迪以BOT方式建設的武漢漢西污水處理廠

4、水務產業:公司進行各類工業及城鎮居民生活污水的治理及回收利用,各類工業純水及城鎮居民生活用水的製取與供給(包括海水淡化),提供核心工藝技術、關鍵設備製造技術及系統集成商業服務。

公司已經完成200多個項目,創造了多個國內第一,2004年國外投資機構亞洲水務對凱迪水務業務實施重組,並成功於2005年實現境外上市。

發展歷程

1992年,時任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教師的陳義龍聯合幾名年輕同事,在借用的一間9平方米房間內,僅一張辦公桌,3把辦公椅,10萬註冊資金,創辦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凱迪科技開發公司,擔任公司總經理。

1993年,凱迪自主研發的“燃煤電廠水力輸灰管道不停運清洗技術”宣告誕生,在為我國的電力行業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收穫了第一桶金,完成了公司的原始資本積累。當年,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凱迪科技開發公司吸收北京中聯動力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的投資,改制為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4月,由世界銀行提供貸款興建的國內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寧波北侖電廠舉行國際招標,凱迪艱難地獲得了屬於中國人的唯一總承包工程——水處理島工程,契約標的1800多萬元。凱迪完成了自身的第一次禪變,全面進入電廠水處理行業,開創了我國電廠水處理工程建設EPC模式。

1999年,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成功進入資本市場,實現了從產業經營到資本經營的跨越。

2001年,凱迪同時在武漢、天津、西安、成都和瀋陽舉行全國人才招聘,6名國際脫硫專家作為員工加盟凱迪,打破了人才地域限制,實現了人才國際化。

2002年,凱迪引進消化吸收的德國WULFF公司乾法脫硫技術在國內第一台200MW機組乾法脫硫項目——廣東恆運C廠成功實施,這一項目的成功實施,形成了我國電廠脫硫建設EPC模式,實現了技術的國際化,打破了歐美國家和日本對中國脫硫技術的封鎖,同時將電廠脫硫建設成本從1200元/KW 降到450元/KW,又從200元/KW降到150元/KW。降低環保污染的投資成本2000億元,加快了大氣治理的速度,為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2004年,凱迪依靠自有循環流化床技術以EPC方式建設的河南葉縣藍光環保電廠投產發電,凱迪完成了自己的產業升級。

2006年,國際投資基金巨頭摩根大通成功投資凱迪脫硫業務,標誌著凱迪在實現資本國際化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07年,凱迪成功實現了市場的國際化,契約金額達5億美元:凱迪作為國內唯一參加的環保公司在與日本三菱、法國阿爾斯通等國際頂級環保公司的6億港元;凱迪自主研發的循環流化床鍋爐發電技術成功出口越南,契約標底為2.78億美元。

凱迪十幾年來的發展,從不停運清洗技術的創新、電廠水處理項目建設的EPC創新、脫硫EPC創新、能源系統EPC創新,形成了凱迪的發展模式:以技術為指導,以項目管理為核心、充分發揮社會資源的作用與效率,推進項目投資融資、項目建設與項目營運一體化,實現大型工程項目的系統集成;始終遵循著“核心技術開發——核心技術市場轉化——創造客戶價值”的戰略思想。

旗下企業

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旗下現有十家成員企業,其中有兩家上市公司,一家中外合資的非銀行類金融性投資擔保公司,一家以兩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主構建的凱迪研究院,共有七家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的高新技術企業。

1、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000939,SZ):

是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高科技公司,致力於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主要從事劣質煤、煤矸石發電,煤炭生產,煤炭洗選,煤化工等。

2、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133,SH):

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從事投資經營城市垃圾發電、秸稈生物質發電和科技工業園區開發建設的國內知名上市公司。

3、武漢中盈長江國際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是由包括英國倫敦亞洲基金等作為發起人,並聯合其它有金融和能源環保行業背景的投資者,共同出資在中國成立的一家非銀行金融性投資公司,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主要業務是與國內外一流的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致力於能源環保領域的投資及相關的融資、租賃、擔保和財務顧問等金融服務。

4、徐州燃燒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

是江蘇省首批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領域。

5、武漢凱迪科技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是一家主要從事綠色能源及新能源、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領域的產業化技術開發套用的高新技術企業,重點進行從新技術中試到產業化套用階段的研發和技術設計工作,並實現新技術的工業化推廣套用。

6、武漢凱迪綠色能源開發運營有限公司:

是一家主要從事生物質能源的開發、運營、管理的公司。

7、凱迪陽光生物能源投資有限公司:

是一家以綠色能源和生物質資源進行循環開發和利用,進行生物質發電和生物油料深加工的企業。

8、武漢凱迪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從事火電、水電、風電、生物質發電等電力建設工程諮詢、總承包以及相關研發工作,包括項目可研、設計、設備採購、工程施工、安裝調試及商業運行一條龍服務。

9、武漢凱迪電力環保有限公司:

是一家從事大型火力發電廠煙氣脫硫、脫氮及粉塵治理工程的技術研發和工程總承包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承建的火力發電廠煙氣脫硫項目近50項。

10、武漢長凱物業發展有限公司:

從事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

裁員風波

2009年8月18日,一個“武漢凱迪搞變相裁員,逼迫175名大學生辭職”的帖子,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原帖和轉帖的點擊率10萬。該貼稱,這175名大學生是2007、2008年招入武漢凱迪的應屆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公司後主要從事鍋爐設計、採購、項目開發、工程管理等工作,原工作地在武漢。凱迪公司發布了一份人才培養方案,要求這175名大學生離開武漢總部,到基層電廠鍛鍊。據稱,直接到電廠鍛鍊的人員要重新簽訂協定,薪資相比原勞動契約要下降近50%,各種福利待遇也相應下降很多。這個人才培養方案還是強行的——公司說“不去電廠可以選擇離開”。正是這份方案,引發員工強烈不滿。他們認為,凱迪公司利用派學生下基層鍛鍊變相裁員,降低員工收入,並變換崗位在電廠從事運行工作。雙方矛盾由此引發。

凱迪方面的回應是,公司2009年新招聘了700多名大學畢業生,目前正在培訓,不可能將已在公司工作1年以上的員工解聘。同時,公司制定了鍛鍊保障方案,員工下基層的培訓費達近百萬元,比直接解僱員工所付的違約金高得多,“員工下電廠後,戶口不變,勞動關係不變,工資待遇不變” 。

然而,此事並未因凱迪方面的回應而平息。

一個09級新招的應屆生跟帖抱怨說,“很多方面我們都覺得被公司欺騙了。”還有曾在凱迪工作過的人描述其工作經歷說,“剛剛來的時候說是實習,一個月800元,實習三個月後定崗,年薪3-5萬。直到都半年了還是實習。不給我們定崗,我們拿到的薪水加起來一年1.5萬都沒有。。。一台12MW的機組,居然兩班兩倒。。。不發電時,我們既是清潔工又是打雜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