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與治國方略

圖書基本信息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第1版 (2004年12月1日)
平裝: 23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100041538
條形碼: 9787100041539
尺寸: 20 x 13.8 x 1.8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亞歷山大·喬治 (美國)戈登·克雷格 譯者:時殷弘 等

內容簡介

本書自1983年出版後,在美國和加拿大被廣泛用作國際關係專業教科書,並被不少著名學者譽為經典。兩位作者皆任教於史丹福大學,克雷格為研究國際事務的傑出的歷史學家,喬治則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學家。
全書分為兩大部分20章。第一部分闡述17世紀至今國際體系的演變,理論思考卓越地體現在歷史論說之中;第二部分剖析維持國際體系所涉及的武力和外交問題(包括談判、威懾、強制性外交、危機處理、結束戰爭、緩和、武力在外交中的作用、使用武力的倫理道德約束、外交在當代的巨大變化等), 歷史實例的嫻熟運用非常恰當地支撐了理論構建。
1995年修訂第三版中,作者對一些篇章作了擴充或調整,增加了有關海灣戰爭、冷戰結束、東歐巨變、德國統一、蘇聯解體等方面的內容,及時反映了1990年代以來改變了的全球政治景觀及其對外交政策的影響。

目錄

第三版序言
導言
第一部分 國際體系——從17世紀至今
第一章 大國的崛起
第二章 18世紀外交
第三章 1815至1914年的均勢:三次嘗試
第四章 1919至1939年的體系構建
第五章 公眾輿論與對外政策
第六章 經濟與對外政策
第七章 1919至1939年極權國家和民主國家的外交
第八章 戰後安全體系:是大國共管還是聯合國?
第九章 作為國際體系的冷戰
第十章 從緩和到冷戰結束
第十一章 演化中的國際體系
第二部分 維持體系——武力與外交問題
第十二章 治國方略所需的知識——歷史的教訓
第十三章 談判
第十四章 威懾
第十五章 強制性外交
第十六章 危機處理
第十七章 結束戰爭
第十八章 緩和
第十九章 武力在外交中的作用——美國對外政策的經久困境
第二十章 對外政策中使用武力的倫理和道德約束問題
對外交革命的若干思考
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