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哈里發傳

《正統哈里發傳》是(埃及)穆罕默德·胡澤里編寫的一本關於宗教文化的圖書。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正統哈里發傳正統哈里發傳

穆罕默德·胡澤里,生於1868年,1924年卒於開羅。是埃及傑出的伊瑪目、研究員、演說家、歷史學家、宗教學家和文學家,全名穆罕默德·胡澤里·本·阿菲弗·巴朱里,曾居住於開羅郊外宰通。 他畢業於埃及著名的伊斯蘭最高學府艾資哈爾大學,曾在現蘇丹首都喀士穆任宗教法官,後在開羅宗教法學院任教十二年,並在埃及大學教過伊斯蘭教史,曾先後任宗教法官學校副校長和教育部督學。 穆罕默德·胡澤里一生著述甚豐,較著名的有《論伊斯蘭國家》、《伊斯蘭法形成史》、《教法原理學》、《伊斯蘭各民族史稿》、《穆罕默德傳》(已有中、維文譯本)、《正統哈里發傳》等。

主要內容

正統哈里發(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四位繼承人。正統哈里發時期(公元632至661年)在伊斯蘭曆史上正好處於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公元632年,伊斯蘭教先知默罕默德歸真,此時,外有周邊兩大帝國——波斯帝國拜占庭帝國的虎視眈眈,內有一些叛亂部落的蠢蠢欲動,新生的伊斯蘭政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面對內憂外患,這四位哈里發不負眾望,繼承穆聖的遺志,開拓進取,不但平定了內部的叛亂,而且還摧毀了稱霸幾個世紀的波斯帝國,打垮了拜占庭帝國,建立了地域遼闊的伊斯蘭國家,為以後伊斯蘭教的進一步發展和伊斯蘭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譯者簡介

馬明良教授在美國國會大廈前留影馬明良教授在美國國會大廈前留影

馬明良,男,撒拉族1961年12月1日出生,祖籍青海循化。1983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民族史專業,被分配到青海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1987年受國家教委派遣赴科威特大學留學深造;專攻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曆史文化,期間與來自埃及、美國、法國、英國、日本、伊朗等國的學者進行學術交流,並遊歷周邊阿拉伯諸國,考察巴斯拉、巴格達等伊斯蘭曆史文化名城和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等兩河流域古文明遺址,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回國後繼續致力於民族學、宗教學、文化學和社會學的研究,並把回族學和伊斯蘭文化及東西方文明對話作為主要研究方向。2002年被寧夏人事廳職稱評審會以突出貢獻被破格晉升為研究員;同年考入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主攻中東問題與當代國際政治及東西方文明交往。曾經為西北第二民族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學術帶頭人。先後主持或參與5項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現任西北民族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中東學會理事、中阿交流協會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央統戰部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研究員、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回族學會常務理事、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副會長、甘肅省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中國穆斯林詩書畫》雜誌顧問、甘肅省詩文書畫院特聘教授。

前言

一切讚美,全歸真主,惟主應受此等讚頌;向至聖穆罕默德致意,願主賜他福安,他正確無誤地為世人闡明正道,傳達使命;向聖門弟子們致意,他們純潔無瑕,遵循正道,致使世上的君主俯首稱臣;他們威嚴忠正,引得世人紛紛歸順。願真主使我們諸事順利。你請我繼《穆罕默德傳》後撰寫《正統哈里發傳》,因為他們在世時,以最美好的方式向世人昭示了崇高的伊斯蘭,並以他們的言行點綴了伊斯蘭。你還希望我運用以前著《穆罕默德傳》的風格撰寫《正統哈里發傳》,做到言簡意賅,並從紛繁雜亂、浩如煙海的史書、文獻中整理、編纂《正統哈里發傳》,因為那些史書和文獻使讀者感到乏味、晦澀。你提到勤勞與富有活力是伊斯蘭人應有的優良品德,你要立志研習伊斯蘭的一些偉人傳記,要了解他們怎樣克服了種種艱難困苦,這些艱難困苦幾乎使他們與他們的雄偉初衷失之交臂。你說,你還要了解遵循伊斯蘭、恪守伊斯蘭的制度所帶來的美好結果。

我從中感覺到你美好的願望和正確的信仰,以及你對伊斯蘭民族的熱愛。所以,我決定助你一臂之力,成全你的美意。我願克服種種困難,撰寫這部宏偉著作。祈求真主襄助我們,真主是最好的襄助者。

本書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所有穆斯林團結一致的時期,也就是首任哈里發艾布·伯克爾和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時期,以及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在任初期。這一時期,伊斯蘭開疆拓土,發展迅速。願真主喜悅這些哈里發。在這一部分,我將敘述當時伊斯蘭民族的一些制度,以及哈里發身旁一些穆斯林的優良品行,如相親相愛、親如兄弟、為實現穆聖的預言將伊斯蘭旗幟插遍全球而四處奔波。

第二部分:穆斯林內部產生分歧和騷亂的時期,也就是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在任的末期至第四任哈里發阿里被殺,阿里之子哈桑將哈里發大權交給穆阿維葉的時期。願真主喜悅他們。第二部分中,我將敘述分歧和分裂給穆斯林大眾帶來的不良後果。憑主襄助,本書將給穆民大眾上一堂非常有益的歷史課。

在本書的緒論中,我簡要地解釋了什麼是哈里發,以及有關的一些問題,希望穆斯林兄弟們能接受本書,正如當初接受拙著《穆罕默德傳》那樣。感贊真主,我相信我的汗水不會白流,因為我是為求得真主的喜悅而撰寫此書的。祈求真主使這一工作成為我在後世的儲蓄。願真主使穆斯林諸事順利。

撰寫本書的參考書如下:

一、《布哈里聖訓實錄》;

二、《穆斯林聖訓實錄》;

三、泰伯里著《各民族和君王史》;

四、《伊本·阿賽史記》;

五、《伊本·赫勒敦頓史記》;

六、《阿里·本·海珊·麥斯歐迪史記》;

七、伊麻目安薩里著《宗教學之復興》;

八、突爾突希著《君王的燈塔札》

另外,我還收錄了一些古籍中我認為必要的部分內容,因為我見到你熱愛這門知識。願真主賜你順利!

精彩片段

安拉(贊主清高)以正教和正道差遣了穆聖。服從穆聖者是成功者,反對者將自取滅亡。安拉的宗教中有許多規章制度,世人只要遵循這些規章制度,就能得到今世和後世的幸福。穆聖(願主福安之)給世人完整地傳達了他所肩負的使命,然後欣然歸回到喜悅他的主那裡,他情願於安拉的判決,安拉也喜悅他。此後,人類必須要有一位領袖代替穆聖全面肩負這一使命,以便使人們有所依歸,令行禁止,力求在法律面前無論強弱尊卑一律平等。這些捍衛聖教、治理世事的人被稱為哈里發。

為什麼必須推選哈里發

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逝世後,伊斯蘭民族一致主張,必須推選出一位哈里發,後來的穆斯林也都認為,推選哈里發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穆斯林對此都沒有異議。但哈瓦利吉派和穆爾太齊賴派中的部分人主張:只要伊斯蘭民族遵循正教、恪守《古蘭經》和聖訓,並促使人們敬主守法,就沒有必要推選哈里發。他們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避免君主主義嫌疑。他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推選哈里發,就是迎合君主主義,是貪圖今世、驕狂好勝。尤其當他們看到教法駁斥君主主義時,態度更為堅決。

哈里發只能由一個人擔任

穆斯林大眾公決:同一時期內不能有兩個哈里發。因為分歧和嫉恨都是毀滅的根源。自穆斯林步調不一、君王林立之日至今,伊斯蘭教世界飽嘗的分裂之苦,就足以證明哈里發只能是一個。曾經穆斯林的敵人不費吹灰之力就在他們之間製造紛爭,並相互利用。對有心人來說,難道不能從中有所感悟嗎?伊斯蘭教國家的首腦們應該正確認識利害關係,放下架子,謙虛一些,恪守伊斯蘭教的制度。

誰應該擔任哈里發

與任何一個重要職務一樣,關於誰最有資格擔任哈里發要職這一問題,人們看法不同、意見分歧。許多世紀過去了,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著一些穆斯林學者。分歧最初出現在穆聖歸真之後,當時的穆斯林就此問題而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他們認為應該讓教民民主選舉合適的伊瑪目人選,任何有能力捍衛伊斯蘭教教法、治理國家的人,無論是否來自古萊什族,都可承擔這一要職。來自麥地那的大部分輔士(願主喜悅他們)都持這一觀點,他們希望讓赫茲萊支部落的首領賽爾德·本·歐拜岱擔任哈里發。後來出現的穆爾太齊賴派和哈瓦利吉派中的大部分人都持此觀點,他們的證據是下列聖訓:即使一位阿比西尼亞的、眼睛像乾葡萄樣的黑奴擔任你們的首領,你們也要聽命服從。

第二部分:他們也主張大眾自己選擇哈里發,但只能由古萊什人擔任這一要職。大部分遷士(願安拉喜悅他們)持這一觀點。後來的遜尼派中,大部分人也持這種觀點。他們的證據是艾布·伯克爾(願主喜悅之)所傳的聖訓:“伊瑪目來自古萊什。”

第三部分:他們主張哈里發應該是穆聖的親屬,故提議讓阿里·本·艾布·塔里布擔任哈里發,他曾是最早歸信的穆斯林少年,並歷經考驗。在塔布克戰役中,穆聖讓他留在後方,照管家人,並說:“難道你不喜歡我倆的關係就像穆薩和哈倫的關係嗎?要知道,我之後再無聖人。”

哈希姆家族及其擁護者,大都持此觀點,後來的什葉派也贊成這種主張。其證據是穆斯林所傳的一段聖訓。據《穆斯林聖訓實錄》記載:“阿里曾對艾布·伯克爾說:‘那時我們認為我們是最有資格的,因為我們是使者的近親。”’。

阿里(願主喜悅之)只提到了自己的這一個優勢。假若當時有一份遺囑,讓阿里或其他人接任哈里發,結果就非常明確。而事實上,使者歸真後中和的觀點幾乎占了上風。可是後來伊斯蘭民族中出現的分歧乃至分裂,留下的苦果,成了我們難言的隱痛,給伊斯蘭民族帶來了無窮的禍患,以致步調不一,聲威日減。倘若他們能認清問題的關鍵,認識古萊什人所享有的特權,就不會發生任何分歧和分裂。

為什麼只有古萊什人能擔任哈里發

使者曾考慮到當時人們有高度的宗族主義情感,故確定只有古萊什人擔任哈里發,才會排除分歧,避免分裂,維護同族的哈里發;伊斯蘭民族也能在來自這樣一個宗族的哈里發領導下,生根發芽,和衷共濟。

古萊什人在阿拉伯世界卓爾不群,在全體阿拉伯人心目中享有聲望。假若讓非古萊什人擔任哈里發,那么必然會造成各宗族的內部分歧,並遭到古萊什族的反對,將會導致整個民族更大的分裂,這是伊斯蘭教所不容許的。而古萊什人擔任哈里發時,就不會產生上述各種危機,因為當時的古萊什人能夠駕馭局勢,也能夠消除分裂,捍衛統

伊本·赫勒敦在其《史記》前言中也有類似主張,他補充說:之所以堅持讓古萊什人擔任哈里發,是因為他們是當時最具實力的群體,哈里發從他們中產生,可以消除因種族主義和武力強權所產生的分歧;應認清安拉不會只讓一代人、一個民族掌握政權。我們認為領導穆斯林大眾的應該是這樣一個人:他來自一個強於其他民族的民族,這個民族有能力讓其他民族服從它,並能捍衛整體統一。在當時,沒有任何群體在這方面能比得上古萊什族。因為當時人們的共同口號就是宣傳伊斯蘭教,當時的阿拉伯民族主義就是伊斯蘭主義,當時的阿拉伯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當今世界,不就是被宗族主義列強所分治獨裁嗎?如果你能明白安拉為什麼要設立哈里發,你就會對當今這種做法深惡痛絕,因為哈里發是安拉使者的繼任者,他治理世事,導人行善,止人作惡,將人們引向幸福,使人們遠離禍患。沒有能力的人不配做哈里發。

我認為,當今最能捍衛伊斯蘭民族,治理穆斯林事務的宗族就是君士坦丁堡的奧斯曼家族。願安拉給他們機遇,讓他們遵循正教,學習正統哈里發的行為。

哈里發應具備的條件

擔任哈里發這一要職者,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一、知識。哈里發是執行安拉法律的人,無知者沒有執法能力。

二、公正。哈里發是高級宗教領袖,伊斯蘭教的教律以公正為本,故哈里發更應具備公正品性。

三、能力。哈里發必須有能力執行法律,進行戰爭,並應具備文韜武略,懂得戰略戰術,懂政治,有號召力,能治國安邦,捍衛正教。

四、哈里發應體健身強,相貌和藹,思維敏捷。以免出現見解和行動方面的失誤;也免於由於年齡或被俘等方面的原因而無力應付局面。

……

P3-7

目錄

前言

緒論

為什麼必須推選哈里發

哈里發只能由一個人擔任

誰應該擔任哈里發

為什麼只有古萊什人能擔任哈里發

哈里發應具備的條件

哈里發的選舉

服從伊瑪目

反對伊瑪目

抗議伊瑪目

叛變者的報應

伊瑪目的職責

第一部分

首任正統哈里發艾布·伯克爾

艾布·伯克爾傳

哈里發的薪俸

遜迪格——艾布·伯克爾的高貴品質

在任期間的作為

叛教事件

阿拜斯和祖布炎事件

調兵遣將討伐叛逆

艾布·伯克爾致各將領的信

艾布·伯克爾致叛教者的文書

圖萊哈事件

馬立克·本·努韋爾事件

穆賽利邁事件

優秀的敢死隊員

巴林事件

阿曼事件

艾斯沃德事件

艾斯沃德之死

肯得事件

伊拉克事件

伍布萊戰役

森儀戰役

外萊傑戰役

溫萊斯戰役

解放黑萊

解放黑萊以後

解放安巴爾

解放棗泉

解放杜邁·占達勒

哈隨德戰役和赫那菲斯戰役

斐拉朵戰役

哈立德轉戰沙姆

巴比倫戰役

羅馬事件

艾布·伯克爾對將領的囑託

葉爾姆克戰役

遜迪格歸真

艾布·伯克爾任哈里發時期伊斯蘭教的轄區

歐麥爾傳

歐麥爾的特點

歐麥爾時期伊拉克的局勢

奈瑪磊閣戰役

橋上戰役

布外伯戰役

赫那菲斯和巴格達的訊息

葉茲德吉爾德即位

賽爾德的領導歐麥爾的囑託

卡迪西亞戰爭的開始

穆斯林代表團在葉茲德吉爾德處

與勒思潭的交涉

鼓勵作戰

第一天艾勒麻斯行動

第二天艾俄瓦斯行動

第三天伊麻斯行動

哼哈之夜

解放布魯斯

解放巴比倫

解放庫薩

解放薩巴托

解放馬達茵

東城區

解放傑魯倆

解放台克磊特

解放尼尼微和摩蘇爾

解放馬賽卜贊

解放西特

解放給爾給斯亞

規劃庫法

巴林與波斯交戰

解放艾海瓦茲

胡爾穆贊毀約

解放突斯塔爾

解放蘇斯

胡爾穆贊的訪問

哈萬德之役

解放海穆贊

進攻敵國

解放亞塞拜然

解放艾里巴布

解放胡羅珊

解放弗薩和大不吉里迪

解放克爾曼

解放錫斯坦

解放莫克蘭

解放沙姆地區

解放大馬士革

解放霍姆斯

解放耶路撒冷

伊姆瓦斯瘟疫

解放埃及

哈里發的地位

禮拜

天課

朝覲

齋戒

司法

法特瓦

法度

戰爭

國庫

信士的長官的薪俸

知識和教育

《古蘭經》

聖訓

菲格亥

陶西德

書法

外語

醫學

伊斯蘭教的禮儀規範

歐麥爾殉難

奧斯曼傳

奧斯曼在庫法的業績

在巴斯拉

在沙姆

在埃及

第二部分

伊本·賽伯邑

風波的開始

包圍奧斯曼

奧斯曼殉難

阿里出任哈里發

阿里傳

阿里任期內的業績

穆阿維葉的反對

阿伊莎、泰勒哈和祖拜爾的反對

駱駝戰役

隋芬戰役

仲裁

兩仲裁人的會議

出走的人

不可思議的舉動

艾布·伯克爾之子殉難

阿里殉難

哈桑

哈桑任哈里發期間的業績

哈桑和穆阿維葉

結束語

和為貴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