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羅西

歌羅西

“歌羅西”(COLOSSAE)在亞西亞境內,原屬弗呂家區,古時為弗呂家區的一個大城。歌羅西被西方各國包圍、窺視,教徒聖地之一。後毀於屠殺,只有猶太教徒逃出。

古地名,富饒美麗。一小城,被西方各國包圍、窺視,教徒聖地之一。後毀於屠殺,只有猶太教徒逃出。
“歌羅西”(COLOSSAE)在亞西亞境內,原屬弗呂家區,古時為弗呂家區的一個大城。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圖HERODOOTUS①說,歌羅西大城居民眾多,建築物擁擠,梅安得(MAEANDER)河支流萊苦斯(LYCUS)河從城外流入,經過城下隧道,然後在城外一里處再度出現。該城南離一高達7200尺的革母山(CADMUS)九里。古時有大道由以弗所通至東方的伯拉大河邊,歌羅西城為必經之地,該大道由山上的隘口通過,因此有重軍把守。紀元前481年,波斯王薛西(XERXES,即亞哈隨魯王,拉四章6節。亞達薛西王則在其後)曾進兵亞西亞境,欲攻希臘,但止於歌羅西。紀元前410年,古列王亦曾進兵至此而回。
歌羅西與老底嘉同為黑羊毛產地,附近山中亦產成為染料的化學原質,因此商業繁盛,來往的商人眾多。紀元前120年至紀元後200年間曾多次大地震,最後在紀元後64年一次大地震中,歌羅西全城被毀,以後重建,但商業漸衰,起而代之者是老底嘉城。
歌羅西最初屬呂底亞(LYDIA)王國統治,以後則歸別迦摩王國。紀元前335年被希臘王亞力山大遠征波斯時所征服,開始接受希臘文化。紀元前200年由敘利亞王所管轄,敘利亞王安提阿庫把一部分歌羅西人遷徒至巴比倫,又把二千戶猶太人遷至此地,於是猶太教亦影響了此城的居民。
歌羅西與老底嘉及波立三城鼎足而立,歌城位於東,老城位於西,希城在北方。歌城離老城不過三十餘里,因此兩城居民時有來往,保羅寫此書信時曾請他們問候老底嘉信徒安又告訴他們要把這書信交給老底嘉信徒閱讀,而且要念從老底嘉來的書信,又說以巴弗為此三城的教會多多窮苦。可見三城居民關係密切。
羅馬帝國征服亞西亞後,由歌羅西通往別跡摩的古時大道改由城西的遠處經過,因此歌羅西日漸衰落,變成小城,但開始有羅馬軍隊在此駐守,於是歌羅西人也接受羅馬的政治思想及種種迷信。
歌羅西曾經是小亞細亞大陸上一座著名的城市,幾百年來,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與繁華,一直是西亞各國的必爭之地。然而,到了羅馬時代,希臘迅速崛起,他們突破重圍,迅速占領了歌羅西。強壯的希臘人開始在歌羅西展開慘烈的大屠殺,他們殘殺基督教徒,操縱教會,然而基督教徒並沒有停止反抗,他們堅守在歌羅西,做著最後的戰爭,唯獨居在和羅西的兩千名猶太人,他們忍辱負重,帶著羞恥與指責,逃離了那座城市。然而,在兩年之後,歌羅西,遭遇了地震之劫,幾乎所有人都死了,唯獨那逃亡的兩千餘猶太人,他們選擇了恥辱,選擇了一條不甘的逃亡之路,但他們活了下來。至今,猶太人仍立足在這個世界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