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柯

檳榔柯

檳榔柯(拉丁學名:Lithocarpus areca (Hick. et A. Camus) A. Camus)是殼斗科柯屬的植物。檳榔柯產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那坡、龍州)、雲南省東南部(麻栗坡),生長於海拔800米至1,5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常綠闊葉林中,越南北部也有分布。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概述圖參考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枝葉 枝葉

喬木,高10~15米,小枝灰白色,無毛,有皮孔。葉紙質,倒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長13~25厘米,寬3.5~5.5厘米,兩端狹尖,基部下延,葉緣上部有少數淺裂的銳齒或兼有全緣,中脈在葉面微凸起,側脈每邊9~15條,在葉面微凹陷,支脈明顯,兩面同色,無毛或脈腋上有叢毛;葉柄長0.5~1.5厘米。雄穗狀花序單穗腋生,稀有短分枝而成圓錐狀,長5~8厘米,花多而密集,花絲纖細,頗長,花序軸纖細;雌花序長4~10厘米,常雌雄同序,雌花生於花序軸的下中,故果序甚短;雌花每3~5朵一簇,通常1花結實,雌蕊卵狀三角形;殼斗幼嫩時小苞片短線狀,長2~4 毫米,成熟時延長至8毫米;堅果橄欖狀橢圓形,或長圓錐形,高40~50毫米,寬20~35毫米,上部有3條縱向略呈鈍角的脊棱,頂端尖,栗褐色,無毛,果壁厚2~3毫米,基部平坦,果臍凹陷,深2~3毫米,口徑8~15毫米。花期10月,果次年11月成熟。

生長環境

檳榔柯 檳榔柯

主要生長於海拔800-1 500米常綠闊葉林中。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廣西西部(那坡、龍州)、雲南東南部(麻栗坡)。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相關文獻

檳榔柯 檳榔柯

中國植物志 第22卷, 123. 檳榔柯 米哥(廣西龍州)圖版66;Lithocarpus areca (Hick. et A. Camus) A. Camus in Riv. Sci. 18: 39. 1932 et Chenes 3: 892. 1954, Atlas pl. 443. 1948. ——Pasania areca Hick. et A. Camus in Ann. Sci. Nat. ser. 10, 3: 404, f. 4. 1921. ——P. longinux Hu in Acta Phytotax. Sin. 1: 111. 1951。

殼斗目百科(一)

殼斗目(學名Fagales),又名山毛櫸目,在生物分類學上屬真雙子葉植物之下的豆類植物分支,包括很多最常見的樹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