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河

改革開放以來,橫河鎮經濟迅速發展,2004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3.4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鎮財政收入2.21億元,財政可用資金1.37億元。 農業既是橫河鎮的基礎產業,又是特色產業。 全鎮有年經營產值百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9家,其中被命名為寧波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慈谿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2004年橫河鎮的農業龍頭企業實現產值7980萬元,同比增長14%。

地名

橫河鎮位於慈谿市南郊,北為平原,南為丘陵,交通四通八達,區位條件優越。杭甬高速公路慈谿連線線穿越鎮境,距離省會城市杭州185公里,寧波櫟社機場80餘公里,北隔杭州灣上海相望。全鎮區域面積88.34平方公里,人口6.3萬。
改革開放以來,橫河鎮經濟迅速發展,2004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3.4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鎮財政收入2.21億元,財政可用資金1.37億元。
橫河是國內最大的微型軸承出口基地,被譽為“全國微型軸承之鄉”。全鎮有環馳、慈興、金帥、福達、金鵬等軸承生產企業200多家,擁有“CW”、“HCH”等著名商標,在英國、中東等17個國家和地區註冊登記,軸承產品遠銷美國、法國、日本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橫河的塑膠模具業和家電產業發展迅速,並逐漸形成門類齊全、產品種類繁多、區域特色明顯的工業格局。目前全鎮1260家企業中擁有產值超500 萬以上企業123家,超千萬元企業80家,超億元企業9家,規模企業中已有50多家企業通過了QS9000、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規模企業已成為橫河工業經濟的主要支撐,2004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73.5億元、銷售收入71億元、利潤4.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06%、14.51%、8.4%。全年完成出口交貨值19.5億元,同比增長21.8%,其中自營出口1.6億美元,同比增長42%。契約利用外資12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00萬美元。
農業既是橫河鎮的基礎產業,又是特色產業。目前已形成了千畝林業示範園區、千畝名特花卉苗木基地、萬畝優質米基地、萬畝綠色楊梅基地、千畝綠色草莓基地、500畝優質茶葉基地、200畝稻田養蝦示範基地等農業基地,並湧現出“燭湖”、“戚家山”、“春苗”、“夏之紅”等品牌楊梅及“戚家山”茶葉、“跨海”板鴨等一批省、市級農業名牌優質產品。
全鎮有年經營產值百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9家,其中被命名為寧波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慈谿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2004年橫河鎮的農業龍頭企業實現產值7980萬元,同比增長14%。這些龍頭企業已成為千家萬戶通向市場的橋樑,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結構和農業產業經營發展。
楊梅是橫河的傳統特色產業,橫河的“燭湖”荸薺種楊梅久享盛譽,為全國之冠,1996年,橫河被中國特產之鄉命名委員會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近年來橫河鎮積極探索楊梅加工新路子,對楊梅進行了一系列開發,現在楊梅真空包裝鮮果、楊梅燒酒、楊梅飲料、楊梅乾紅等遠銷國內外市場,由鎮農業服務公司投資興辦的楊梅深加工項目已建成投產。其中5000畝“燭湖”牌荸薺種楊梅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
橫河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鎮,既有湖光鬱林之美,又有人文景觀之韻。橫河西有“嚴光故里客星山”,這裡曾是二千多年前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隱士——嚴光的故居地;南有“遠古遺址童家岙”,屬於河姆渡遺址第三層文化,早在六千多年以前,已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鎮中心有“神工巧築七星橋”橫亘於東橫河的粼粼碧波之上,它是慈谿市唯一的一座石拱橋,歷經百年仍巍然屹立;鎮中心附近偏南的孫家境村,一直有“橫河孫家境,紗帽八百頂”之說,孫氏宗族,曾經顯赫一時,人才輩出,單收入《中國名人大字典》的就有十多名,建於明末的孫氏祠堂,至今仍保存完好,1986年慈谿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文物保護單位。
隨著經濟的發展,橫河鎮各項社會事業也創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全鎮交通道路骨架全面形成,城鎮面貌明顯改觀,鎮文化廣場已達到寧波市級東海明珠工程標準,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建經濟強鎮,創文化名鎮”的渾厚氣氛已在全鎮形成,有數百年歷史的古鎮正以嶄新的面貌,揚起文明強鎮的風帆,破浪勇進。

水利名詞

橫河現象多出現在我國北方的遊蕩性河流中。指在未整治或整治工程不得力的遊蕩型河段,主溜以大體垂直於河道的方向頂沖灘岸或直衝大堤的河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