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村村[江西省上饒縣羅橋街道樟村村]

樟村村 - 安徽省石台縣小河鎮樟村村一、樟村村基本概況小河鎮樟村村地處小河鎮西北部,土地面積18850畝,其中林地10200畝,耕地850畝,茶園210畝,果園350畝,轄11個村民組,330戶,1288人口,勞動力480人。二、經濟發展有利條件和發展機遇經過多年的扶貧開發,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的改善,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加強,農村貧困人口收入有所增長,但是整個社會發展水平仍然較低,經濟基礎脆弱,鞏固扶貧成果難度相當大,扶貧任務還相當艱巨,分析當前的形勢,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期望同在。

基本信息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章水鎮樟村村
樟村村是鄞州區章水鎮政府所在地,東連鄭家村桂家,南接崔岙,西靠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北傍大岙山。2004年5月樟村、徐家、長潭三村合併成為樟村村,村辦公地點設在樟村。全村常住人口3210人,戶數1375戶,土地面積925畝,山林面積5680畝,農民以種植貝母為主。

安徽省石台縣小河鎮樟村村

一、樟村村基本概況
小河鎮樟村村地處小河鎮西北部,土地面積18850畝,其中林地10200畝,耕地850畝,茶園210畝,果園350畝,轄11個村民組,330戶,1288人口,勞動力480人。
1、自然現狀
全村分為6個自然村,有4個村莊地形相對平緩,2個村莊地勢差距較大,外在坡度25度以上,村民居住分散,交通極為不便,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脆弱,農田灌溉條件不配套。轄區內小(一)型水庫一座,面積180畝,石嶺河穿境而過,村民居住已初步形成傍山依水,小橋流水的居住格局。
2、社會經濟狀況
樟村村農業產業以種植糧油、畜牧業、茶葉、林業構成,農業總產值70萬元,人均純收入1020元,其中外出務工收入350元。
3、公益事業及村容村貌現狀
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村部條件差,村民沒有活動聲場所,辦公設施不配套,村衛生防疫設施落後。建有村國小一所,在校學生40人,通村公路已部分硬化,但仍有6個村民組,2個自然村莊不通公路,已通公路的自然村莊道路簡易,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狀況。在人畜飲水方面,上級扶持與農民自籌相結合的方式,自來水入戶率已達到98%,在居住條件方面,村民住房基本上都是磚瓦結構,無草房居住戶,自然村莊綠化成度較低,絕大部分農戶以柴草為燃料,年消耗柴草640噸,對生態建設有一定影響。在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方面,機耕率達到90%,機收率達到40%,機械化程度不高。
、經濟發展有利條件和發展機遇
經過多年的扶貧開發,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的改善,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加強,農村貧困人口收入有所增長,但是整個社會發展水平仍然較低,經濟基礎脆弱,鞏固扶貧成果難度相當大,扶貧任務還相當艱巨,分析當前的形勢,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期望同在。

江西省上饒縣羅橋街道樟村村

目錄

1 區域概況​​
2 地形地貌
3 行政區劃
4 歷史沿革
5 氣候概況
6 經濟狀況
7 村領導班子
8 大事件
樟村村位於江西省上饒縣羅橋街道西北部,信江上游,北緯27°58′-28°50′、東經117°41′-118°14′。東鄰羅橋街道橫山村,南連坂頭村,西接楓嶺頭王家店村,北靠清水鄉。全村總面積4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4500餘畝、水田旱地1200多畝。總人口2560人。郵編:334109。代碼:361121。區號:0793。拼音:zhangcuncun。

樟村村 - 區域概況

樟村村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上游靈山地區。東鄰羅橋街道橫山村,南連坂頭村,西接楓嶺頭王家店村,北靠清水鄉。全村總面積4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4500餘畝、水田旱地1200多畝。總人口2560人。北27058′—28050′,東經17041′—118014′。南北長2.3公里,東西寬1.9公里,面積4.0平方公里。轄14個村民小組。人口密度640人/平方公里。村委會駐地松岩月橋,距上饒縣城廣場4.7公里。​

樟村村 - 地形地貌

村境中山、低山、丘陵與小平原從南北兩端向中部呈階梯狀遞降,大致成對稱分布,明顯構成南北高、中部低的馬鞍狀地形。
山分布在樟村境南部和北部,包括南龍山、背後山、下前山、山前塢,占全縣土地總面積62%,海拔60—320米。

樟村村 - 行政區劃

上饒縣轄4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樟村:包括新屋小組、上樟小組、下樟小組;松岩四個小組:一組、二組、三組、四組;新塘四個小組:一組、二組、三組、四組;坑頭三個小組:一組、二組、三組。

樟村村 - 歷史沿革

2006年以前,樟村屬於上饒縣楓嶺頭鎮管轄,2006年4月經羅橋街道與楓嶺頭鎮協商,將樟村村劃入羅橋街道。

氣候概況

樟村村1986年至2000年的氣象資料顯示年平均氣溫17.8℃, 樟村村平均最高氣溫是1998年,為18.6℃;最低氣溫是1989年,為17.5℃。歷年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8.8℃;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6.2℃。年平均降水量2066.1毫米,年最大降水量出現於1998年,為2589毫米;年最少降水量出現於1996年,為1288.6毫米。月最大降水量出現於1998年6月,為966.9毫米;月最少降水量出現於1987年12月,為0.6毫米。降水分布不均,南北山區多於中部丘陵、平原月平均日照142.6小時,1988年月平均日照時數最長,達166.7小時;1997年月平均日照時數最短,為117.1小時。7月平均日照時數最長,為228.3小時;3月平均日照時數最短,僅80.2小時。年平均風速1.3米/秒。最大風
速年度是1987年,平均風速1.9米/秒;最小風速年度是1996年、1997年和1999年,平均風速1.0米/秒。月平均風速3月、4月最大,為1.5米/秒,10月、11月、12月最小,為1.2米/秒歷年有霜,霜期最長的是1986年冬至1987年春,有霜期達32天;霜期最短的是1990年、1991年、1993年和1994年,有霜日僅9天。年平均氣壓1001.8百帕。最高氣壓年份是1987年,為1002.4百帕;最低氣壓年份是2000年,為1000.7百帕。

樟村村 - 經濟狀況

樟村村主要經濟來源以勞動力輸出、外出創業為主, 大多數青年群體在浙江沿海一帶打拚,中老年群體在縣城周邊工作,少數群體致力於發展農業。今年來湧現出一大批致富能手。

樟村村-領導班子

郭學根-黨支部書記,2011年郭學根同志從郭大記老書記結果黨支部書記接力棒,一直致力於帶領民眾奔小康,在外出創業成功後不忘父老鄉親,回到家鄉做樟村村的致富領頭人。
夏際春-村委會主任,自退伍以來,進入村委工作已有20幾年,先後擔任村會計、村主任等職,在擔任主任期間,時刻心繫民眾,與民眾打成一片。
徐水蘭-婦女主任,在村委工作已有20多年。
郭修良-民兵營長,工作8年。
林秀榮-報賬員,於2012年5月就職。
付清華-大學生村官,與2012年9月由羅橋街道委派至樟村進行基層工作。
郭亞宏-大學生,於2012年9月在樟村村委進行鍛鍊。

樟村村-大事件

2011年樟村村委會新的辦公大樓建成,改變了以往村委無辦公場地的窘境。
2011年坑頭高鐵安置小區建成。
2012年松岩地質災害安置小區動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