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昌市博物館

樂昌市博物館

樂昌市博物館成立於1984年2月,現有工作人員9人,編制11人。是全民所有制文化事業單位。樂昌市博物館是一座園中有館,館中有園,集參觀、旅遊、休閒於一體的一處亮麗景點。

基本信息

概述

樂昌市博物館樂昌市博物館

樂昌市博物館是一座園中有館,館中有園,集參觀、旅遊、休閒於一體的一處亮麗景點

該館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東環南路樂城榴村(榴村國小後山頂),館長是駱學旺。
樂昌歷史悠久,自古以來不少名賢將相暢遊、寓居樂昌,留連觴詠。如漢代桂陽太守周昕,唐代韓愈、陸羽,宋代余靖、譚必等,均留下了不少文物和詩詞歌賦。如韓瀧祠、西石岩寺、蔚嶺關、趙佗城等古蹟。樂昌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是一個革命史跡較多的縣份,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朱德、鄧小平、聶榮臻等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在這裡與敵人作戰。如“南昌起義軍革命活動舊址”(坪石皈塘);“紅七軍指揮部舊址”(梅花);“中國工農紅軍革命第一師師部舊址”(老坪石共和街);1934年紅軍長征“紅一軍團一師指揮部舊址”(漿源村)等。樂昌市漢代文物的出土排列在全省縣(市)級之首,屬文物大戶。一批珍貴文物和漢代文物為省內所罕見。

大事記

1978年11月縣政府公布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7處。

1982年,成立縣文物普查辦公室,在全縣開展文物普查工作。

1984年2月成立樂昌縣博物館。

1987年12月,縣政府公布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10處。

1987年6月,在河南鎮大打拱坪村後山發現春秋戰國至唐代墓葬217座,現館藏文物有5000多件,1995年經省文物鑑定專家對我市館藏文物不完全的鑑定:國家一級文物5件,二級文物36件,三級文物142件。文物保護“四有”工作已基本完成。1994年8月,被廣東省文化廳評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四有”工作先進單位。

2001年樂昌市文物保護單位“應山石橋”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1月,新建市博物館,占地面積1533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首期工程(1#展館,工作樓)於2002年10月竣工,建築面積1852平方米。

參觀信息

地址:樂城街道樂城鎮東環南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