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創益

樂創益

樂創益是中國第一家致力於搭建創意類公平貿易產品平台的公益組織,專注於對創意手工產品的扶持,旨在通過對“公平貿易”和“創意市集”結合的探索,以可持續的“公益”+“創意”的發展思路,倡導“公平貿易”和“創意支持公益”的社會環境;同時保障創作者和生產者的權益,建立起創作人和NGO團體、傳統手工藝者、少數民族文化保持者及弱勢群體的合作與幫扶機會,並逐步推出中國的創意類的公平貿易產品。

核心理念

樂創意公平貿易發展中心上海樂創益公平貿易發展中心

樂創益提出“保障創作者和生產者的權益”和“創意支持公益”的理念,並以“通過推行創意類產品公平貿易,惠及貧困和弱勢人群,幫助他們擺脫貧困”為使命,戰略目標是促成“設計—生產—銷售—消費”的創意產品公平貿易產業鏈、推動中國的公平貿易、倡導消費者社會責任(CSR-ConsumerSocialResponsibility)的觀念。
樂創益的口號“快樂創意,公益消費”中的“公益消費”,則旨在中國營造出一種全新的消費觀念,即引導消費者在選購產品的時候會主動考慮產品的公益性,並通過購買公益產品達到幫扶他人的目的。於2010年開始推廣的“公平貿易婚禮”就旨在傳遞這樣一個信息。

創新背景

原創設計師“困”於生產力不足

在全國巡展的創意集市中,有1000多個設計師跟隨iMART創意市集擺攤展示他們的原創產品。但是在展賣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問題,很多設計師能設計出好的作品,這些極具創意又富有內涵的作品往往會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受歡迎程度非常高,而由於設計師的生產條件和能力有限,多以手工製作出限量的產品,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他們想要尋求有很好手工活,又需要這份工作的手工生產力,一時又難以找到。

以創意市集平台為基礎

與此同時,很多落後地區的婦女,她們大多有很好的手工活,但是她們做出來的東西卻比較落伍,不時尚,市場認可度不高,甚至根本賣不出去。如果能把需要手工勞動力的設計師和這些有手工勞動能力的群體,這兩方面的資源結合起來,那就是一舉兩得的事了。一方面市場的需求可以得到更大的滿足,讓富含設計師靈感的創意產品更大的推廣,同時也給這些產品增添公益元素,帶來更多的附加價值。另一方面,製作這些產品的婦女們也能用自己的手工活做出時尚的產品,同時又通過自己的雙手改善自己的生活。

樂創益的創始團隊就希望在iMART創意市集的平台上,結合雙方的優勢和資源來推動創意類的公平貿易產品在中國的發展,即是把手工、創意、公益、公平貿易聯繫到了一起。iMART創意市集在創辦伊始,就具有公益的性質,不收取創作人的費用,並以低門檻準入機制,讓更多的人都能參與並得到成長機會。而“樂創益”則希望未來能成為中國創意產業和公益事業溝通合作的橋樑,並成為創意產業工作者從事公益活動的平台,以及倡導一種“快樂的、為公益的、創意的”氛圍。因此在一開始就把組織的口號確定為“快樂創意,公益消費”8個字。
“簡HAUS”是樂創益合作的第一家公平貿易點,位於廣州小洲村,致力於手工創意的公平貿易產品的展示、推廣和銷售,店裡匯集了國內眾多原創團隊的產品。目前,“簡HAUS”銷售的有來自台北“地球樹”(EarthTree)的“PeopleTree”與“NepaliBazaro”(尼泊爾市集)的產品,以及中國的“欣耕工坊”等公益機構生產的產品。

創新領域及背景

很多人以為貿易就是金錢與商品的交換,在供求相互關係下你情我願地進行,很難說是不公平。可是由於市場信息的不對稱,令提供生產力的勞動者處於相當惡劣的位置,而強勢群體往往財雄勢大,不少甚至處於壟斷地位,供應者討價還價的力量自然相對微薄。這樣的情況,哪有機會出現真正“公平”的貿易。
公平貿易(FairTrade)與“公平交易”不同,後者僅注重消費者權益,公平貿易則擴展到第一線生產者與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弱勢生產者獲得符合付出的收入,而不至於遭中間商剝削。公平貿易不但保障生產者的權益,同時也對保護環境做出積極意義。而消費者從購買公平貿易產品的行為中,則直接幫助了生產者。
強調公平貿易在中國還是個很陌生的概念。而在國外,已進行了長達60年的推廣,目前,公平貿易占世界貿易總額的0.01%,自2000年起,公平貿易以20%的比例逐年遞增,成為全球範圍內最有活力的貿易領域。從2004年至2007年,經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LOInternational)認證的全球交易量幾乎翻了兩番,從8.32億歐元增至23億歐元。全世界共有500多萬從事公平貿易商品生產的小農組織和勞動者,他們來自50多個第三世界國家。
在國內,公平貿易主要涉及農產品和手工藝品,而樂創益則更多地從手工藝品著手。樂創益希望設計師能以公益的精神來做有創意的東西,在提升設計師品牌知名度的同時,也能關注到弱勢群體。而傳統工藝的生產者們也可以選擇設計師為自己的手工藝品做設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公平貿易並不是一味接納傳統的民族工藝產品,而是協助他們可以生產出消費市場需要的東西。
從樂創益倡導的公平貿易原則來說,消費者買這些產品是由於生活的需求,因此,這些生產出來的產品是要合乎市場需要的。而由機器生產出來的產品你有我也有,手工製作的產品卻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製作同一設計的產品,也由於手工的不可複製性,也會讓產品有所差別。隨著追求個性化的時代的來臨,人們不願意趨同,希望自己的生活和別人不一樣,因此消費的意識也在不斷的改變之中,人們將更願意去購買獨特的個性化的產品,所以富含創意和公益的手工產品正好能滿足市場的這個需求。這便是樂創益有別於其他一些公益組織不同的地方,公平貿易最終還是需要優質的產品,而不是僅僅是產品背後的動人故事。
肯定的一點是,公平貿易產品不排斥把產品背後的故事告訴消費者,以此作為輔助銷售的一個手段。希望大家購買這個東西,能了解到更多需要幫助群體的存在。當然公平貿易不可能完全取代捐款這個模式,他們兩者是並行的關係。

創新的目的和任務

公平貿易(FairTrade)在中國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公平貿易最早是因為保障手工業者的勞動價值而誕生的理念,此後再進入到農產品,咖啡茶葉等領域。中國目前的公平

貿易活動,與手工產品有關的,多數是在對少數民族手工藝者的扶持,為其創造工作,開拓銷路,以保障其收入。這些項目頗具有價值,卻是影響力有限。主要還是缺乏大環境,而民族手工藝品也仍需要一個再生的過程,才能更多得為消費市場所接受,這些都是很複雜的工程,需要很多有識有力人士的介入。中國的手工產品尤其需要公平貿易,也因為有公平貿易的參與,手工品產業才會有更健康長足的發展。
或者說,中國的手工產品已經到了一個非常恰當的發展時機。既有城市年輕人的極大熱情,以及對市場的重建與初步培養;也有城市生活方式更多轉向對樂活生活的要求;以及設計思潮也開始更多地“向內看”,關注中國“手工”成為時下一個社會潮流關注點打下了伏筆。手工所引發的思潮,不僅是生活方式的,也是生活品質和生活理念的。在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人會以購買獨特的原創手工藝品為追求,所以樂創益將是這次潮流的先驅,希望能在有限能力之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將創意手工藝品,以及公平貿易對手工藝品製作者的保護等概念推廣出去,希望能夠得到社會的反響和認可。

創新的行為

樂創益是一個為“設計結合公益”提供服務平台的公益組織,並遵循公平貿易原則。樂創益即服務於有創意的設計師,幫助他們尋找到合適的手工業者將設計確確實實生產出來,又服務於這些有手工生產能力的人,通過製作設計師的產品獲得工作的機會,通過自己的勞動改善自己的生活。主要的工作內容分兩部分:
一、搭建創意品牌與生產合作社的加工合作關係。
目前,已為黑頭、鳳龍、靛藍、SHU手工、吉顏吉語和都江堰市火鳳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欣耕工坊、巧娘工作室、廣州血友之家、周山村婦女手工協會建立了加工合作關係。
二、搭建創意品牌和各種渠道的銷售合作關係。
如,與廣州簡HAUS
2.0、蘇州綠咖啡、上海西井匯、澳門邊度有書、佛山618街區、杭州卡納咖啡、水立方和上海語麥JIA共同建立“公平貿易點”,面向零售終端市場;如向企業推薦公平貿易產品進行採購,目前,已合作的客戶包括羅德公關、ispochina等。
樂創益計畫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地與店鋪合作建立50個公平貿易點。公平貿易點的概念是,“某個店鋪,已經存在和運作,風格是以賣手工品為主,樂創益就通過與這些店鋪合作,讓店鋪安排出空間銷售創意類的公平貿易產品,並且對這些公平貿易點進行有效的制度管理,不允許將其他的手工產品或是機器產品冒充公平貿易手工產品來銷售的行為,以保證公平貿易產品的良好的形象和信譽”。其中,拾川公平貿易示範店是位於水立方的公平貿易點,屬於“水立方四樓遇見公平貿易”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其他公平貿易點不同的是,店鋪的運營完全部由志願者管理,店的名稱靈感來自“水滴石穿”,表示志願者們參與這個項目的恆心。
三、消費觀念是巨大挑戰,倡導消費者社會責任是樂創益的主體工作。
目前關注公平貿易產品的人群並不多,很多人在消費時首先注重的是價格、其次再是品質和個性,很少人會注重產品背後的故事,因此公平貿易產品的推廣需要更長的時間。
樂創益的口號是“快樂創意,公益消費”,旨在中國營造出一種全新的消費觀念,即引導消費者在選購產品的時候會主動考慮產品的公益性,並通過購買公益產品達到幫扶他人的目的。於2010年開始推廣的“公平貿易婚禮”就旨在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我們相信,只有當消費者形成影響力,才能有效拉動市場主動銷售公平貿易產品,從而形成良性的公平貿易產品鏈。
設計產品的市場定位、生產過程的協調,產品的合格率,推廣和銷售渠道的建立,消費者購買東西時會不會想到責任消費,都將是樂創益所面臨不可迴避的挑戰。為此,樂創益開發了公平貿易(中國)指南網站(www.iFAIRguide.org)。這是一個免費網站工具,幫助創意品牌、生產合作社和公益店鋪計算產品成本,並使消費者了解設計師和加工者是否獲得合理性的勞動收入。
合作社成員的能力建設是公平貿易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樂創益除了要服務好“設計、製造、服務和消費之間的合作模式”,同時還要將整合“有限領域積累的經驗和知識”提供給那些“被援助者”。
樂創益在過去的四年時間中還接觸到一些擁有良好民間工藝技能的群體,他們不能將其技能轉化成財富的是:1)他們的產品缺乏創意設計,不能得到消費市場的認同。2)他們還缺乏與市場進行有效談判的能力,所以往往在議價過程中得不到合理的回報。整合社會資源,為這些有技能、但缺乏設計和市場能力的手工藝人提升能力成為樂創益的工作重點。為此,樂創益設計了形式多樣的“公平貿易(手工藝人)學習之旅”。
2010年8月5-8日,樂創益邀請控拜銀匠協會參加2010(第四屆)上海國際禮品家居品展覽會“天工之城”主題展,三位來自大山裡的銀匠在四天的展會期間接觸到外面不同的產品信息,同時也了解了要加工符合市場的需求的產品。通過學習和交流,他們明白了要梳理產品信息提供給消費者,以及需要制定相對穩定的價格體系等。
2011年10月1-7日,“孔城老街風情節”在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鎮有著1800多年歷史的孔城老街上舉辦,樂創益組織並邀請11家機構或項目的24位手工藝人代表和2名工作人員參加。手工藝人代表親自在現場進行手工製作,並展賣他們的產品,過了一把“店老闆”的癮。這11家機構或項目分別來自8個省份,共有5個民族,包括:藍草計畫、和平婦女、貴州鄉土文化合作社、貴州社區建設與鄉村治理促進會、苗苗手工合作社、控拜銀匠協會、培田客家社區大學、阿壩羌繡幫扶計畫、徐州心緣志願者服務中心、佳木斯婦聯和正在籌建中的藏畫項目。這些被邀請的手工藝人代表平常很少得到機會外出考察市場,也不清楚產品是否符合市場的需要,這次的孔城老街之行讓他們收穫很大。
此外,在2011年4月25日和2011年9月24日,通過對歐盟援華項目藍草計畫的幫扶對象提供公平貿易的知識培訓,及接受國家民族事務委員邀請為“中國文化與發展夥伴關係項目:少數民族手工藝和社區旅遊能力建設培訓班”授課,樂創益進一步了解到少數民族的手工技能知識需要,推出“知識的禮物——手工藝人進修課程”。
“第一期手工藝人進修課程”於2012年12月18-22日完成,課程包括:半天的公平貿易知識講解和定價練習;3天半的家居產品製作課,學習六款產品(筆袋、萬用袋、抽繩袋、多功能包、相框和首飾盒,註:寧波天工之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派出專業工藝師授課);3次上海店鋪觀摩,學員參觀了外灘的奢侈品商店、田子坊的旅遊品商店和香港廣場的上下店鋪;1次與設計師的交流;2小時的銷售實踐。這個課程還要求手工藝人學員參加後,還要返鄉至少傳授10人以上,這樣才有可能將這些知識傳播出去。
2009年5月9日,樂創益為慶祝世界公平貿易日在上海浦東新區證大大拇指廣場舉辦了一場“創意塗鴉”活動,由設計師李煥銓對路人的塗鴉進行再創作,共同完成一幅“世界——公平貿易”的圖景。2009年5月9日,樂創益為慶祝世界公平貿易日在上海浦東新區證大大拇指廣場舉辦了一場“創意塗鴉”活動,由設計師李煥銓對路人的塗鴉進行再創作,共同完成一幅“世界——公平貿易”的圖景。

影響

樂創益希冀以公平貿易方式來扶持貧困落後地區,少數民族手工藝業者,以及城市弱勢群體和初創業的創意年輕設計師,在我們眼裡,手工業者、設計師都應該是公平貿易的受益者,而初創業的年輕創作人如能夠得到扶持和幫助,在當前就業環境下,其社會意義也同樣重大。樂創益將為以上這些人創造勞動機會以及保障其勞動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為其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並且希望這個目標能得到更多有識有力之士,包括創意界、企業界、商界、媒體的認同,並與樂創益一起來實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