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縣

榆樹縣,位於吉林省中北部。面積4722平方公里,總人口123萬。轄24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農民人均純收入4681元,比上年增長15%。

基本信息

榆樹縣
1990年12月26日,撤銷榆樹縣,設立榆樹市(縣級),由長春市代管

吉林省長春市榆樹市

基本概況

榆樹,位於吉林省中北部,松嫩平原腹地,處於長春、吉林、哈爾濱三市構成的三角區中心,幅員面積4722平方公里,有耕地30.7萬公頃,總人口123萬。有一個省級開發區和一個省級工業集中區,轄24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388個行政村,2711個村民小組。

行政區劃

全市轄4個街道、15個鎮、8個鄉、1個民族鄉:華昌街道、正陽街道、培英街道、城郊街道、五棵樹鎮、弓棚鎮、閔家鎮、大坡鎮、黑林鎮、土橋鎮、新立鎮、大嶺鎮、向陽鎮、泗河鎮、八號鎮、劉家鎮、秀水鎮、保壽鎮、新莊鎮、育民鄉、紅星鄉、太安鄉、先鋒鄉、青山鄉、延和朝鮮族鄉、恩育鄉、城發鄉、環城鄉。其中,五棵樹鎮、劉家鎮、先鋒鄉委託長春五棵樹現代農業產業開發區管理。

歷史沿革

榆樹境內四萬多年前即有原始人群生息、繁衍。
1951年在大於鄉周家油坊屯,發現古人類化石、原始哺乳類動物化石、打制石器。1977年又發現舊石器時代晚期打制石器和骨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定稱為“榆樹人”,命名為“榆樹文化”。
西漢榆樹屬穢貊族夫余國。東漢先隸於元菟郡,後歸遼東郡。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勿吉族滅夫余國,榆樹為勿吉族伯咄部。隋屬伯咄??。唐初為室韋達?部地,隸於室韋都督府。先天二年(713年),唐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榆樹屬渤海國扶餘府。遼屬東京道寧江州。金屬上京肇州路。元屬開原路屯田萬戶府。明為努兒乾都司撒叉河衛。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榆樹隸屬於吉林將軍。康熙三十一年()692年),移吉林副都統於伯都訥,榆樹為伯都訥屬境。雍正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727年1月12日),添設長寧縣,隸於奉天府尹,榆樹為其屬境。乾隆元年七月五日(1736年8月11日)撤縣,所屬民人、民地撥歸永吉州管理。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1747年3月12日),裁永吉州添設吉林廳,同時添設伯都訥巡檢,隸於吉林廳,管理境內獄事。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裁伯都訥巡檢,改設理藩院委署主事,駐伯都訥,管理蒙務。嘉慶十六年(1811年),裁理藩院委署主事,置伯都訥廳理事同知。同時添設分防巡檢兩員,分駐伯都訥和孤榆樹屯,“管理監獄捕務,彈壓私采開荒等事”。光緒八年正月二十八日(1882年3月17日),伯都訥廳衙門遷至孤榆樹屯,改理事同知為撫民同知,原孤榆樹屯分防巡檢改為廳衙門司獄。光緒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1906年2月15日),伯都訥廳升府,移府衙門於新城(今扶餘),在孤榆樹屯地方設榆樹縣。宣統元年四月十五日(1909年6月2日),榆樹縣改為榆樹直隸廳,隸于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備道。1913年3月改稱榆樹縣,隸于吉林省濱江道。
東北淪陷時期榆樹縣隸于吉林省。
1946年1月1日成立榆樹縣民主政府。5月22日改稱榆樹縣人民政府,隸于吉北專署。1947年2月,劃出黑林、秀水區和大坡村,舒蘭縣劃出法特區成立榆南縣,隸于吉北專署。1947年11月撤銷榆南縣,黑林、秀水、大坡復歸榆樹縣。1948年6月22日,撤銷吉北專署,榆樹為吉林省直轄縣。1955年北月,榆樹縣人民政府改稱榆樹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7月3日,榆樹縣隸于吉林省懷德專署,10月6日,懷德專署改為公主嶺專署。1958年10月23日,撤銷公主嶺專署,榆樹縣劃歸長春市轄。1966年1月10日,劃歸德惠專署。1968年7月26日,成立榆樹縣革命委員會。1969年7月3日,撤銷德惠專署,改歸長春市轄。1980年9月,縣革命委員會改稱縣人民政府,1990年12月26日,撤銷榆樹縣,設立榆樹市(縣級),由長春市代管。

經濟發展

近年來,榆樹綜合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2006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55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5.94億元,比上年增長10%,本級財政收入剔除農業稅因素首次突破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億元,比上年增長33.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00元,比上年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4681元,比上年增長15%。全市呈現各業興旺、城鄉繁榮、政通人和的喜人景象。

農業成就

榆樹歷史延革綿長。榆樹文化底蘊豐富,人才濟濟,在清代就有黑林鎮太平川於家“叔侄五進士、兄弟兩翰林”。榆樹自然資源豐富,松花江滔滔北上,流經榆樹四個鄉鎮;拉林河渙渙東來,橫貫榆樹九鄉黑土;卡岔河縱貫南北,滋養著兩岸數十萬鄉親。榆樹交通條件便利,榆陶鐵路連線京哈幹線,102國道、京哈高速公路與五棵樹開發區擦境而過,黑大一級公路、榆陶一級公路、科鐵二級公路全面開通,構建“兩橫一縱”、四通八達的公路主骨架,榆樹到達長春、吉林、哈爾濱三大城市均在1.5小時左右。榆樹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承載功能不斷增強。榆樹農業資源富足,是全國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市)之一,處於世界著名的黃金玉米帶上,盛產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素有“糧豆之鄉”、“松遼平原第一倉”的美譽。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48億斤,被評為全國十大產糧標兵縣市。畜牧業發展迅速,全市生豬發展到310萬頭、黃牛103萬頭、禽3600萬隻、奶牛2萬頭。

工業成就 

 榆樹工業實力不斷提升。以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為主攻方向,舉全市之力加快項目建設。通威飼料、錦豐速食麵、四海生豬上海漢德肉牛金源馬鈴薯澱粉等項目相繼落戶榆樹,建成投產;大麯酒廠、化肥廠、澱粉廠、酒精廠等一批老企業通過招商改制,煥發了新的生機。“榆樹錢”、“好酒王”、“吉久王”等酒類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和地區,成為知名品牌。

城市定位

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引下,伴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最強音,榆樹市委、市政府認真謀劃“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宏偉藍圖。未來五年,我們要牢牢把握加快發展這箇中心,把為百姓造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一線四點”戰略,推進“一二三四五”工程,以加快發展促進科學發展,努力打造富裕、文明、和諧的中等生態食品經濟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