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獻珍哲學思想通論

楊獻珍哲學思想通論

《楊獻珍哲學思想通論》這部著作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了楊獻珍哲學思想的本質、基本理論命題、歷史地位、理論貢獻,及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豐富和發展的關係。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1)楊獻珍是徹底的科學唯物論者,研究、堅持和發展科學唯物主義始終是楊獻珍理論活動的重點,是貫穿其哲學思想的一根紅線。他以哲學的基本問題為綱,大力闡發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最根本的問題,是哲學上最大的最根本的道理。(2)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把其視為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靈魂。認為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是認識論的中心問題。(3)楊獻珍堅持唯物辯證法,並以此為批判的武器,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和形上學展開鬥爭。強調要用辯證法指導工作實踐,抵制唯心主義、形上學的錯誤傾向。創造性地繼承與發展了中國古代思想家的“合二而一”的哲學命題,認為“一分為二”與“合二而一”都是中國古人關於對立統一規律的表達方式,從而豐富了唯物辯證法的理論和方法。這對我們今天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旗,深入理解和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也有實際意義。(4)堅持歷史唯物論,反對無視生產力發展狀況,單方面改變生產關係的唯意志論。強調民眾觀點、民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致力於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化為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工作作風,來指導廣大幹部民眾的社會實踐。(5)楊獻珍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論徹底貫穿在他的教育哲學思想之中,成為其教育哲學思想的靈魂、主線和最大特色。提出了“十六字”教育方針,其教學有著科學嚴謹的內容,生動的表達方式。
這部著作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了楊獻珍哲學思想的本質、基本理論命題、歷史地位、理論貢獻,及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豐富和發展的關係。
(1)作者堅持唯物辯證法,從學術的視域,以自己的理解來廓清長期被誤讀、誤解甚至是曲解的楊獻珍的哲學思想,考察和解讀了楊獻珍的哲學思想,以實現對有著長期重要影響的楊獻珍哲學思想的求真“去蔽”。(2)作者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運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把理論文本研究和史料研究相結合,理論研究和楊獻珍的人生經歷、哲思方式、理論個性,即主體特點相結合;歷史與現實、過程與結果、理論主體與理論環境密切結合,對他闡發的哲學思想內涵,給予了獨自的評價。
這部著作在理論內容及研究方法的創新上,在把握楊獻珍哲學思想體系、理論特色及理論建樹、貢獻上,都作了新的探索。我們希望它對豐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寶庫,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研究,能夠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鑑。

作者簡介

楊洪林,男,1950年生,湖北省鄖謠縣人。現任武漢科技學院人文社科學院院長、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昕長,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等職。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光榮稱號。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20餘篇獲省級以上獎勵,4次榮獲湖北省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政府“湖北省高等院校教學成果獎”和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撰寫出版著作、教材12部。主持包括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

目錄

序言
導論楊獻珍哲學思想生成與發展的歷史回溯
一、楊獻珍哲學思想萌生的歷史條件及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早期傳播與青年楊獻珍世界觀轉變
(二)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大學教師,出生入死的地下工作者
(三)“獄中紅色黨校”校長,馬克思主義翻譯家
二、楊獻珍哲學思想形成的社會實踐
(一)血戰太行的革命家,抗日軍政幹部的良師
(二)潛心政權理論研究的秘書長,日臻成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三)北方局黨校傑出領導人,馬克思主義忠誠傳播者
三、哲學思想在論戰中創新,在煉獄中成熟升華
(一)傑出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家,中共中央黨校校長
(二)三次論戰——八年煉獄——三年半流放的“鳳凰涅盤”
(三)中國哲學界的哥白尼、布魯諾
四、楊獻珍哲學思想的發展
(一)批判“左”和右的錯誤思想,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
(二)解說“三次哲學論戰”,推翻“罪案”廓清理論是非
(三)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闡釋毛澤東哲學思想
(四)倡導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為鄧小平理論創立做出貢獻
第一章楊獻珍的唯物論思想
一、唯物論思想的歷史考察
(一)西方中世紀以來唯物主義在暴虐中戰鬥成長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
二、哲學基本問題是“哲學上最大的最基本的道理”
(一)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二)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全部哲學史的中心
三、哲學基本問題與工作基本問題
(一)思維對存在的關係問題,世界觀的根本分野
(二)哲學上的基本問題,“永遠不會陳舊的”黨性問題
(三)哲學基本問題是實際工作中的基本問題
四、對唯心主義的清理與批判
五、“離開唯物主義是危險的
六、堅持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黨性原則
(一)黨性是階級性的集中表現,是判斷黨員好壞的根本標準
(二)堅持唯物主義就是有黨性
(三)堅持唯物主義就是堅持黨性
(四)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與否,是有無黨性的根本問題
第二章楊獻珍的認識論思想
一、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一)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是認識論的中心問題
(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一能動的反映論
(三)唯物論的反映論的方法論意義
二、“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義理論命題
(一)“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義理論命題
(二)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三)混淆兩個不同範疇的“同一性”的危險性
三、對唯心主義認識論危害的理論批判
(一)堅持反映論,反對“同一論
(二)“同一論”的嚴重危害性
(三)對“同一論”的批判與憂慮
四、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唯物論的反映論,反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唯心主義認識論
(二)堅持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反對直觀消極的機械的反映論
(三)正確處理自由與必然的辯證關係
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一)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評析
(二)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動力和目的
(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六、“左”和右的認識論根源
第三章楊獻珍的辯證法思想
第四章楊獻珍的唯物史觀
第五章楊獻珍的教育哲學思想
第六章楊獻珍哲學思想特點與理論貢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