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瑞

楊嘉瑞

楊嘉瑞(1904—1988),興平縣丰儀鄉洛莊頭村人。自幼家境貧寒,僅讀過兩年私塾,就輟學回家。

基本信息

概述

楊嘉瑞 楊嘉瑞

(1905—1989)陝西省興平縣人。一九二三年參加國民軍。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三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六軍第四十九團營長、團長,紅二方面軍第九師二十七團團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0師獨立一支隊支隊長,特務團團長,晉綏軍區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獨三旅旅長,第一野戰軍三軍八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兵團副軍長,陝西省軍區司令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兼陝西省軍區司令員,軍區顧問。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成長經歷

楊嘉瑞 楊嘉瑞

16歲時,因生活所迫,參加了國民軍鄧寶珊部隊,不久升任排長,被送到軍官傳習所受訓。後來擔任鄧寶珊隨從副官,同中共地下黨員、鄧寶珊的秘書長葛濟雲接觸較多,1927年春,由葛濟雲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時鄧寶珊任國民聯軍駐陝總司令部副總司令,葛濟雲任駐陝總部民政廳副廳長,楊嘉瑞任鄧寶珊手槍大隊副隊長,1930年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六師教導團連長。紅二軍攻打湖北監利時,他策應兩個連這內應,擊斃敵營長王元生,率部參加了紅軍。由於當時沒有組織介紹信,經閻澤柱介紹,重新加入了共產黨。從此,他就一直在紅二軍團總指揮賀龍的領導下工作。曾任紅二軍營長、副團長、團長。

戰場建功

1930年冬,楊嘉瑞率領一個營,連夜拔掉新港守敵一個營,全營敵軍被殲,敵營長被活捉。隨即拿下龍王集、陳家河兩據點,活捉敵第四師第十二旅旅長張聯華。由於楊嘉瑞作戰勇敢,屢立戰功,受到紅二軍團總指揮賀龍的嘉獎。

1931年秋,紅三軍團組建了紅二軍九師二十七團,楊嘉瑞被任命為團長。當時,由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控制的中央,派夏曦等人到洪湖革命根據地大搞“肅反”,許多革命幹部受到殘酷打擊和迫害。楊嘉瑞對此流露出不滿情緒,即被在行軍途中扣押起來,嚴刑逼供,要他承認是“改組派”。他堅持實事求是,據理批駁。當夏曦等人準備在第二天要處決他和田志俊時,他倆相互解開捆綁繩索,連夜從關押處脫逃。楊嘉瑞儘管遭受左傾路線的迫害,但他並未因此動搖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的堅定決心。他經歷千難萬險輾轉奔赴西安,找到葛濟雲,第三次加入了共產黨。並在中共陝西省臨時委員會領導下,參加了省委特工隊的領導工作,堅持對敵鬥爭。後被派往蘭州、邠縣(今彬縣)一帶開展兵運工作。1936年冬,楊嘉瑞在邠縣拉出國民黨軍200多人,編成紅軍關中游擊大隊,在中共地方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武裝鬥爭。紅二方面軍長徵到達陝北,賀龍得知楊嘉瑞的下落後,立即去信把他調回陝北工作。1938年秋,黨組織在傳達學習中共中央六屆六中人會決議時,對楊嘉瑞在洪湖蘇區“開小差”的問題作了公正了結論。此後,他跟賀龍到達抗日前線,建立了許多功勳。

反掃蕩

1939年11月,日軍對晉察冀解放區發動了冬季“大掃蕩”。這了粉碎日軍的冬季“掃蕩”,晉察冀軍民展開了英勇的鬥爭。當時楊嘉瑞任八路軍一二○師特務團團長。這個月初的一天,他奉命率部開赴太行山中的黃土嶺。他們在教場西南溝口及西北一線高地隱蔽了兩天兩夜,把日軍第二混成旅團長官阿部規秀中將及其所部1500餘人誘進了黃土嶺包圈內。隨即在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二、三團的有力配合下,接連擊退了日軍在飛機掩護下發起的22次反衝擊,粉碎了敵人的突圍企圖,當場擊斃了被日軍譽為“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中將,殲敵1000餘名,取得黃土嶺圍殲戰大捷,保證了拔點戰鬥的勝利。楊嘉瑞特務團受到聶臻司令員和晉察冀領導機關的表彰嘉獎。當時,國內各大報刊以顯著位置報導:“黃土嶺圍殲戰大捷,我八路軍一二○師特務團殲敵一千餘,當場擊斃日寇‘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日本各大報刊亦在同一天頭版頭條刊登新聞:“我大日本皇軍‘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解放戰爭時期

楊嘉瑞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晉綏野戰軍旅長、第一野戰軍師長等職。在大同戰役、運城戰役、太原戰役、扶眉戰役和蘭州戰役中屢擔重任,為取得革命戰爭的勝利建立了卓越的功勳。建國後,楊嘉瑞歷任副軍長,陝西省軍區司令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先後當選為第二、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被誣為“賀龍在西北地區的黑干將”,粉粹“四人幫”後,黨組織給楊嘉瑞恢復了名譽,曾任蘭州軍區顧問。

1988年5月6日,因病在西安逝世,終年84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