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種群動力學演化機制

植物種群動力學演化機制

《植物種群動力學演化機制》,是科學出版社2010年3月1日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3月1日)
平裝: 22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030270886, 9787030270887
條形碼: 9787030270887
商品尺寸: 23.8 x 16.6 x 1.2 cm
商品重量: 481 g
ASIN: B003LSU36E

內容簡介

植物種群動力學演化機制》是作者負責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0871083)“若干人類景觀活動對(植物)種群演化影響的數值模擬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內容涉及人類活動環境效應、種群入侵理論、理論生態學、種群多樣性,系統地研究了無性系外來植物物種的入侵機制、外來種子植物的入侵機制、棲息地毀壞時空異質性對物種多樣性的影響。
《植物種群動力學演化機制》觀點新穎獨特,方法科學嚴謹,論述深刻透徹,所涉及的研究內容均為國際前沿或熱點問題。《植物種群動力學演化機制》可供地理科學、生命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以及有關學科的研究人員和教學人員參考,也可作為相關學科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書或參考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集合種群
§1 物種多樣性與生境毀壞
1.1 生物多樣性與物種多樣性
1.2 生境毀壞對物種多樣性喪失的影響
§2 島嶼生物地理
§3 集合種群理論
3.1 集合種群概念
3.2 集合種群的分類
3.3 集合種群模型
第二章 基本模型與方法
§1 元胞自動機模型
§2 關聯函式模式
§3 景觀中性模型
§4 分(數)維與分形
4.1 分維的定義
4.2 格線法(計盒維數)
§5 shannon信息、測度熵和信息維
§6 物種多樣性對生境毀壞回響的研究
第三章 外來植物物種的入侵機制
§1 生物入侵
1.1 生物入侵過程
1.2 建群特徵
1.3 入侵種的傳播格局
1.4 生物入侵的危害
1.5 生物入侵的理論探討
1.6 國外研究進展
§2 外來種入侵的不確定性
2.1 多物種共存模型
2.2 外來種入侵干擾模型
2.3 外來種對不同群落結構的土著種群的影響
2.4 入侵的時滯現象
§3 無性系外來植物物種的入侵機制
3.1 克隆植物
3.2 元胞自動機模型
3.3 根莖(匍匐莖)型植物的空間傳播
3.4 競爭差異下外來種入侵對土著種群的影響
3.5 生境變化對無性系外來種人侵的影響
3.6 較強競爭能力的外來無性系克隆植物在不同生境破壞下的入侵動態
3.7 較弱競爭能力的外來克隆植物的入侵動態
3.8 討論
第四章 外來種子植物的入侵機制
§1 基本方法與模型
§2 種子植物外來種的入侵機制
2.1 元胞自動機模型
2.2 物種在不同傳播方式下表現的空間格局
2.3 競爭差異下外來種的入侵動態
2.4 不同生活史特徵、不同種群特徵對入侵的影響
§3 生境破壞對種子植物外來種入侵的影響
第五章 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毀壞時間異質性的回響
§1 棲息地毀壞時間異質性
§2 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瞬間毀壞的回響
2.1 集合種群動態對棲息地瞬間毀壞的回響
2.2 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瞬間毀壞的回響
§3 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持續毀壞的回響
3.1 集合種群動態對棲息地持續毀壞的回響
3.2 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持續毀壞的回響
§4 不同性質棲息地毀壞的時間異質性對物種多樣性影響比較
4.1 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瞬間毀壞和持續完全毀壞的回響比較
4.2 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瞬間毀壞和持續部分毀壞的回響
第六章 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毀壞空間異質性的回響
§1 棲息地毀壞空間異質性
§2 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毀壞空間異質性的回響
§3 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毀壞異質性回響的機制分析
3.1 棲息地毀壞下物種多樣性影響因素分析
3.2 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毀壞異質性回響的機制分析
第七章 棲息地毀壞時空異質性對物種多樣性的影響
§1 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持續完全毀壞(D=1)時空異質性的回響
1.1 物種多樣性回響
1.2 棲息地毀壞與競爭對集合種群動態的影響
§2 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持續部分毀壞(D<1)時空異質性的回響
2.1 物種多樣性回響
2.2 棲息地毀壞與競爭對物種多樣性回響的影響
§3 物種多樣性對不同性質棲息地毀壞的回響比較
第八章 討論
§1 討論
§2 展望
§3 大規模的情景模擬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序言

當前,由於人類活動而導致環境異變和物種滅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促使地理科學和巨觀生物學的聯合研究達到了一個新的深度和廣度。俄羅斯科學家提出了地一生態學;美國國家基金會在2000~2010年“地球科學規劃”中,已將有關“人類活動而導致生態異變”的研究列為支持的重點,有關的動力學研究則為重點中的重點。而2001年美國景觀生態學年會則將“線性科學和非線性科學在景觀生態學中的套用”、“把人類和人類活動整合到景觀生態學”和“景觀水平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列為21世紀景觀生態學的主題部分。國際上正醞釀著基於物種的景觀生態學。國內有關該領域的研究則剛剛起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指南鼓勵探索人類活動影響下,地球表層的結構功能變化機制及動力學與可持續發展途徑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將“生態系統分析與生物多樣性’’列為擬重點資助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