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陽縣

棗陽縣

棗陽,英雄輩出。這裡是中國十大明君之一的漢光武帝劉秀故里。

基本信息

棗陽簡介

棗陽,歷史悠久。自秦設蔡陽縣以來,已有2000多年建縣歷史。1988年撤縣設市,現轄17個鎮、辦、區,1個省管開發區,總人口110萬

棗陽縣棗陽縣
,版圖而積3277平方公里。
棗陽,英雄輩出。這裡是中國十大明君之一的漢光武帝劉秀故里。這裡曾經養育了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鄂北革命武裝和根據地的創始人程克繩。原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黃火青同志曾生活和戰鬥在這片土地上。棗陽籍航天英雄聶海勝駕馭“神六”邀游太空,為中華民族爭得了榮譽。
棗陽,物華天寶。棗陽地處南北過渡帶,氣候適宜,物產豐富。這裡是“中國桃之鄉”,是全國優質棉基地、商品糧基地,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十大糧食生產先進縣(市)”。這裡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金紅石儲量居亞洲首位,岩鹽大理石、膨潤土儲量均居全省首位。
棗陽,文化燦爛。棗陽是中國歷史文化形態比較豐富的縣市之一。新石器時期的雕龍碑古人類遺址、九連墩戰國楚墓、白水寺等文化遺存,分別體現了中華石文化、青銅文化和鐵文化的精華,展示了棗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目前,棗陽人民正和全國人民一道建設嶄新的數字文化。
棗陽,前程似錦。棗陽經濟特色鮮明,汽車及其零部件、食品、化工、輕紡、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初具規模。棗陽交通便捷,漢丹鐵路、316國道、漢十高速公路、寺沙省道、335省道貫穿全境,並與京珠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相通,距離襄樊機場僅30分鐘車程。勤勞的棗陽人民正在大力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全面實施工業興市、開放興市、合力建市三大戰略。開放的棗陽誠邀國內外有識之士到棗陽觀光旅遊,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歷史沿革

棗陽歷史悠久,周王朝時,棗陽地區為唐國,屬楚地小國;春秋時期,公元前505年,唐國被楚國所滅;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中國。廢除分封制

棗陽縣棗陽縣
,推行郡縣制,棗陽地區始設蔡陽縣,屬南陽郡管轄。公元前45年,經西漢漢元帝批准,劃蔡陽縣的白水(今吳店鎮一帶)、上唐(今隨州市曾都區唐縣鎮)2個鄉,設定春陵侯國(治所在今吳店鎮北的古城)。徙封劉仁(漢景帝之後)為舂陵侯。公元29年,東漢光武帝詔令,提高舂陵鄉建制,改舂陵鄉為章陵縣;後又分襄陽縣的東北地帶設襄鄉縣,今棗陽地區由當時的蔡陽、章陵、襄鄉3縣分治,均屬南陽郡管轄。北魏道武帝登國年間(386—396年),廢襄鄉縣為廣昌縣,屬廣昌郡管轄(治所在廣昌縣)。公元601年,隋文帝為避太子楊廣諱,改廣昌縣為棗陽縣,棗陽名稱始於此。公元627年(唐高祖武德三年),蔡陽縣併入棗陽縣,屬昌州管轄(治所在棗陽);同年,唐太宗貞觀元年,舂陵縣併入棗陽縣,至此,棗陽疆域基本定型;公元636年(唐太宗貞觀十年),棗陽歸隨州管轄,屬山南東道。公元l142年(宋高宗紹興十二年),為抗擊金兵,升棗陽縣為棗陽軍;1230年,棗陽為京西兵馬鈐轄(治所在棗陽)。公元1283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棗陽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襄陽路管轄。公元1376年(明太祖洪武九年),棗陽屬湖廣布政司襄陽府。公元1644年(清聖祖康熙三年),棗陽屬湖北布政司襄陽府管轄。1913年(中華民國二年),廢除府制,棗陽直屬湖北省管轄。1914年5月,省下設道。棗陽初屬鄂北道,後改襄陽道(治所在襄陽)。1927年,廢道,由湖北省直屬。1932年,省下設督察區,棗陽屬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在襄陽);1937年,第八區改稱第五區,棗陽屬第五區管轄。1930年6月,中國共產黨開始在棗西籌備建立了縣蘇維埃,10月正式建成(治所在今琚灣鎮的南禪庵),屬鄂豫邊革命委員會管轄。1947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劉(伯承)鄧(小平)大軍解放棗陽大部分地區。此後,相繼建立棗陽縣、襄棗宜縣、隨棗縣、棗南縣等縣級人民政權。1949年8月6日.棗陽境內各縣組成棗陽縣。1955年9月,洪山縣被撤銷,所屬平林(含清潭)回歸棗陽,此時棗陽疆域定型至今,屬襄陽地區行署管轄。1983年10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棗陽屬襄樊市管轄。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棗陽縣,建立棗陽市,市委、市政府駐地在城區朝陽路。

行政規劃

航天英雄聶海勝的家鄉──棗陽,是湖北省西北部一顆璀璨的明珠,連鄂豫望江淮,處於我國南北過渡帶上。版圖面積3277平方公里,總人口110萬,轄12個鎮(鹿頭、新市、太平、楊壋、七方、琚灣、熊集、吳店、平林、王城、興隆、劉升)、3個辦事處(南城、北城、環城)、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城開發區)、2個農場管理區(車河、隨陽)。

自然資源

棗陽資源豐富,物產富饒,初步探明的礦產資源30多種,其中金紅石儲量居亞洲首位;是全國優質棉基地、商品糧基地、優質小麥基地、全國十大水果生產縣(市),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十大糧食生產先進縣(市)”、“中國桃之鄉”。

棗陽縣棗陽縣

1、金紅石與石榴子石
鹿頭鎮境內大阜山金紅石原生礦床,是我國最大的原生礦床。探明B+C+D級儲量535.4萬噸,平均品位2.81%,伴生石榴子石礦探明D級儲量2326.7萬噸。金紅石是提取金屬鈦的主要原料,廣泛用於製造優質電焊條、高檔鈦白塗料,石榴子石主要用作研磨材料。
2、岩鹽與芒硝
產於興隆鎮,礦區南部經勘探查明,岩鹽探明B+C+D儲量889萬噸,平均品位39.6%,芒硝探明345萬噸,平均17.2%。鹽硝主要用於提取精製鹽和工業用鹽,廣泛套用於化工、醫藥方面。
3、石英石
位於新市鎮赤眉山,經詳查探明C+D級儲量506.9萬噸,平均品位98.7%,是製造玻璃、冶煉矽鐵,淨化自來水的良好原料。
4、膨潤土
七方鎮境內產出的膨潤土,屬鈣基膨潤土,經地質普查,儲量約1.8億噸,廣泛用於冶金、石油、化工、醫藥等方面。
5、變基性岩
俗名花崗岩,位於劉升、興隆交界處的大壩山、小壩山,探明C+D級儲量2475.6立方米,是良好的鐵路道渣材料,也可作花崗岩板材開發。
6、石灰石
主要分布於劉升、鹿頭、熊集等鎮,儲量大,品位高,質量較好,是製造水泥和燒制石灰的主要原料。

地理環境

棗陽市地處湖北省西北部,鄂豫兩省交匯處,東靠“九省通衢”的經濟重鎮武漢,西依歷史文化名城

棗陽縣棗陽縣
襄樊,南臨經濟發展的江漢平原,北抵資源豐富的南陽盆地。棗陽市位於湖北省武漢、襄樊、宜昌“金三角經濟帶”主幹線的中部,是湖北省經濟發展的重點地區之一。棗陽居於由湖北、河南、陝西、四川、重慶等五個省市70多個縣市共同構建的秦巴經濟走廊的前沿位置,是接東連西的紐帶,是東部企業“中拓西進”的戰略跳板和重要橋頭堡,區域優勢十分明顯。
棗陽全境以平原為主。東北部、南部是山,中部、北部為崗地和平原。崗地面積大,有“九十九崗頭,勞人萬古愁”之說。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最高的東北部玉皇頂,海拔778.5米,中部平原平均海拔100米左右;最低的西南部瓦子崗,海拔70米。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2℃,無霜期平均269天,年平均降水量750至1000毫米,全年日照2100小時。有主要河流180條,分為滾河、黑青河、小黃河、三夾河、鶯河、淳河六個水系統和沙河、滾河、熊河、華陽河、清潭河、黑青河、小黃河七大河流。沙河由東北部向西南,境內流長80公里,流域面積717平方公里,經新市、鹿頭、吉河、市區,在琚灣與滾水會合,至襄陽注入唐白河。有名山46座,其中大阜山為自然風景區。
棗陽處於亞熱帶向溫帶過渡地帶,屬於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境內平原、丘陵、山區共存,地貌多姿,物種繁多。全市山地面積大,達150萬畝,其中牧草地5萬多畝,棗陽特別適宜發展豬、牛、羊、雞、鴨、鵝等多種家畜家禽,是發展畜禽業的理想之地。

工商經濟

棗陽能源充足,發展穩健。周圍有兩大煤礦、兩大油田、兩大水利樞紐工程和一個大型火電廠,充足的能源供應為棗陽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經過多年發展,各項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優勢顯現,已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農副產品加工、精細化工、輕紡等四大工業支柱產業和水果、畜禽等農業支柱產業,集群效應正在強化並得到釋放。綜合實力曾進入全國百強,連續八年進入全省十強,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
投資棗陽,就是投資未來。“十一五”期間,棗陽市委、市政府把棗陽定位於“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業基地、優質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國內外生產要素流動與重組的承接基地和區域性物流中心”。今天的棗陽,乘著中部崛起戰略的東風,將以最滿意的服務、最優厚的政策、最優越的環境,熱忱歡迎更多的海內外朋友前來投資興業,共創美好的明天。

農業情況

棗陽地處鄂西北,位於北緯32°40′至33°20′之間,屬季風性亞熱帶大陸性氣候,常年降雨量在890mm左右。
全市耕地面積常年在153萬畝左右,其中水田面積78萬畝,旱地面積75萬畝。
棗陽市是全省46個糧食主產縣之一,是全國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小麥和水稻生產優勢明顯。2005年,全年農作物播種總面積(含複種)290萬畝,其中糧食作物205萬畝,總產90萬噸,小麥面積108萬畝,總產量40萬噸,其中優質專用小麥面積81萬畝,總產30萬噸;水稻73萬畝,總產43萬噸。

革命故址

中共棗陽縣第一個黨小組誕生地 在琚灣鎮程家三房廟。1925年6月15日夜,赴法勤工儉學學生、共產黨員程克繩在此廟主持秘密舉行入黨宣誓儀式,吸收程正春、程正恆、程正堂、勾和金、王大中五人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立本縣第一個黨小組。
中共棗陽縣委員會誕生地 在縣城小南街王奎寧家一間茅舍內。1926年8月同,中共棗陽縣委員會在此地誕生。其房已拆。
秋收暴動指揮部故址 在縣城南街楊秀阡家中(今城關工業診所處),1927年9月,縣秋收暴動指揮部在此地成立。
農民赤衛隊總隊部故址 在鹿頭鎮馬鞍山麓南沖村。1927年冬至1928年秋,縣農民赤衛隊總隊部設此。1956年建水庫,此村屬淹設區而搬遷。
鄂豫邊區革命委員會故址 在琚灣鎮翟家古城村北關帝廟。1930年9月至1931年5月,鄂豫邊區革命委員會設此。其廟已毀。
蘇維埃故址 在琚灣鎮翟家古城南禪庵。1930年秋至1932年春,縣蘇維埃設此。其庵已毀。

名勝古蹟

棗陽縣棗陽縣
象弓河遺址 在新市區象工河村後,東西寬350米,南北長l千米。從新市通往邢川公路兩側的斷面可見堆集一米高的文化層,有直繩紋和斜繩紋板、筒瓦片。初步判斷為西周時期人們的居住遺址。
閻家小河遺址 在鹿頭區閻家小河村,東西寬250米,南北長400米。從地溝斷面可見1米高的文化層,有直繩紋瓦、筒瓦和陶器等殘片,初步判斷為西周至東漢時期人們的居住遺址。
雕龍碑遺址 在鹿頭鎮邱莊村境內,面積2萬餘平方米。從遺址採集的石器有斧、鑿、鏟、刀、鐮、鋤等,陶器有鼎、盆、罐、杯、碗、缽等。初步判斷為新石器的時代遺址。
老墳崗遺址 在鹿頭鎮鄧店村老墳崗上。南北長450米,東西寬300米。有直繩紋瓦、筒瓦片,初步判斷為戰國至漢代人們居住遺址。
棗陽縣棗陽縣

蔡陽故城址 在琚灣鎮古城村西200米處。地表露有城牆殘跡。為漢代蔡陽縣城址。
舂陵故城址 在吳店鎮胡灣村,西至跑馬道,北抵方灣,北連喇叭堰。地表露有城牆遺址,出土繩紋磚瓦較多。為漢代舂陵縣城址。光武帝劉秀故里。宋代宋癢舂陵懷古詩:“鬱郁春凌舊帝家,黍離千古此興嗟,蕭王何事為天子,本愛金吾與麗華”,“上唐遺壤亘荒途,白水煙銷拱木枯。陌上停驂聊借問,帝鄉今有舊親無。”雲夢副榜馮炳時前題云:“舂陵遙望郁蔥蔥,故里猶存漢帝宮。文叔平生原謹厚,昆陽一戰見英雄。”
曾國墓葬 在熊集區段營村。1973年,發掘隨葬青銅器289件。經湖北省博物館考古學者鑑定,此墓葬應在春秋早期。
宋詞人柳耆卿墓 在興隆鎮西花兒山。曾達成《獨醒志》載:“柳耆卿葬棗陽縣花山,每歲清明,詞人集其下為吊柳會。”
毛狗洞遺址 在梁集區花園村。東到南鄭窪村,西至梁坡水壩,北距徐灣l公里。地表有殘石斧、夾抄陶片。判斷為商朝人們居住遺址。
棗陽縣棗陽縣
九連墩 在吳店鎮東趙湖村東黃土崗上,從南向北有冢九個(後毀兩個)。相傳,有個大官被皇帝錯殺,特賜金頭一個隨葬,因怕人盜墓,一夜間修了九個大冢,使人不辨真假,故稱九連墩。
白竹園寺墓群 在新市區白竹園寺東,大小墓30餘座。為明清兩代白竹園寺和尚之墓。
漢武陰侯岑彭墓遺址 在鹿頭鎮吉莊鄉兩河口。元代張翥(仲舉)《岑彭墓詩》云:“英雄特立漢時功,夸古人稱將士風。千載清明文史里,一懷黃壤草煙中。巍巍事業匡明主,濟濟衣冠付畫工,過客不堪回首處,夕陽老樹照殘紅。”清康熙年間,知縣范維霖立碑記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