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陽一中

棗陽一中

棗陽一中是湖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高中之一,創辦於1923年,1955年,改為“湖北省棗陽縣第一中學”,於1956年秋設立高中部,1986年成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中,1987年棗陽撤縣建市,正式命名為“棗陽市第一中學”。八十年的風雨征程,先後為北大清華等名校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為高等院校輸送了近萬名優秀學生,以輝煌的業績屹立於荊楚教育之林。

一中簡介

棗陽一中是湖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高中之一,創辦於1923年,前身為棗陽福興中學,1932年9月更名為棗陽復興中學,1941年更名為棗陽縣初級中學,1955年,由棗陽初級中學改為“湖北省棗陽縣第一中學”,於1956年秋設立高中部,1986年學校初高中分離,成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中,1987年棗陽撤縣建市,正式命名為“棗陽市第一中學”。
一中一中

棗陽一中歷經八十年的風雨征程,秉承薪火相傳的光榮傳統,開創了獨樹一幟的教學特色,連續多年高考成績在全省居先進行列,先後為北大、清華等名校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為高等院校輸送了近萬名優秀學生,以輝煌的業績屹立於荊楚教育之林。

為擴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滿足人民民眾的教育需求,2000年,棗陽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對棗陽一中進行改建的決策。2006年改建工程順利竣工。學校現有三個年級60個教學班,學生4580人,在職教職工262人,其中校級幹部6人,中層幹部21人,專任教師219人。專任教師中特級教師8人,高級教師48人,省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8人,襄樊市級骨幹教師45人。

篳路藍縷八十載,今朝輝煌始得來。棗陽一中樓多、樹美、花艷、草綠,春天桃花爭艷,夏天桅子飄香,秋天桂花怡人、冬天臘梅怒放,四季的變化輪迴,校園的景觀成為荊楚教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投資450萬元建造的逸夫教學樓為學生提供了寬敞明亮的學習環境,學生綜合實驗樓配套設施齊全,規模宏大,可容納18個教學班同時進行實驗,規格標準的塑膠田徑運動場可承辦省級運動會,圖書樓藏書8萬多冊,學生公寓配套設施齊全,學生食堂可同時為4000多人提供就餐服務。濃厚的校園文化形成了文化長廊展秀色、健身廣場迎客來、樹木蔥蘢通幽處、山水輝映放異彩的氛圍。

棗陽一中棗陽一中

辦學理念

近年來,學校秉承“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與時俱進、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形成了文明、勤奮、務實、創新的校風,嚴謹、博學、善誘、愛生的教風,勤學、多思、求真、創造的學風。學校堅持思路創新、管理創新、教學創新、隊伍建設創新、育人環境創新“五大創新”,爭創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教學質量、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教學設施、一流的校園環境“五個一流”,傾力打造“活力、實力、魅力”棗陽一中名校品牌。

學校榮譽

學校榮獲德育工作、教研教改、學校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殊榮,連續8年被襄樊市委、市政府評為襄樊市文明單位,2008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評為“湖北省文明單位”,連續三年被省綜治委評為“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被湖北教育雜誌社評為“湖北省綜合辦學實力50強學校”,被省教育廳、省體委評為“湖北省貫徹《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被武漢大學、海軍航空工程學院等18所國內知名高校評為“優質生源基地”。

一中一中

提升信息化水平 打造優質資源平台

棗陽市第一中學校園網信息

近年來,棗陽一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校園網站的套用績效,構建基於校園內部網路、廣域網路、雙向教學監控系統、校園語音廣播系統和教育軟體資源庫的網路總平台,整合了校務公開、網路監督、資源共享、信息交換等多項功能,為規範學校管理、服務新課程改革、建立績效評估體系、提升學校信息化水平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一中一中

棗陽一中校園網的基本情況

棗陽一中校園網路工程投資近400萬元。2007年12月施工,2008年12月底完工,歷時近一年的時間。匯流排為20兆光纖,每棟樓與樓之間都是使用光纖連線,每棟樓單獨設千兆交換機與網路中心相連線,從而有效保障各棟樓的數據迅速有效傳輸。辦公樓、實驗樓、科技樓、逸夫教學樓、食堂和學生公寓都配備電腦,並納入校園網整體網路體系,實現了學校管理、教學、辦公的智慧型化。校園網信息點接口達460個,無線網路交換機10個。學校還建有3個學生信息教室共有195台電腦;安裝了45個多媒體教室,擁有2個多媒體學校報告廳。校園網的軟體部分包括信息管理平台、教育資源庫、電子備課系統、中教育星題庫、中教育星電子圖書館等。資源非常豐富,囊括了近10年各地高中考試經典題型,10萬以上的電子類圖書、以及各科教學範例、課件、素材等。校園網在我校的教學、管理和對外聯絡中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重要的信息資源提供場所和保障。

棗陽一中網站是學校的入口網站,於2009年2月投入使用,在學校的高度重視下以及全校師生員工的大力支持下,網路建設起步很快。目前,棗陽一中校園網確定了17個欄目,具體為新聞中心、學校概況、教學教研、教師園地、學生園地、家長學校、德育經緯、校務公開、黨建工團、高中課改、一中校友、資源中心、專題報導、圖片新聞、教育互動、論壇交流、網上辦公等。內部網路還開辦了電子備課、課件管理、檔案服務、資源中心VOD點播系統等欄目。
棗陽一中校園網是學校提高教育政務績效工作的平台,成為形象展示、信息發布、校務公開、內部溝通、服務師生的重要陣地,具有方便快捷、隨時隨地均可更新的特性,並具備留言板、會員制、討論區等多種互動功能,網站運行以來,充滿生氣,讓人倍感親切。校園網路為教學提供了教學互動的全新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學習平台,還為教師提供了最佳的教學研究中心,各種優秀教案、專家論壇、網路觀摩課、各類素材、多媒體課件製作等內容為教師教研提供了極佳的平台,有效地降低了教研成本,提高了效率。

主要做法

(一)加強網站管理,確保網站高效運行為了加強管理,棗陽一中校園網由一名副校長分管網站管理工作,由5人組建成立的技術支持中心負責網站日常維護和管理,由各處室、各教研組組成的信息發布員組成信息發布隊伍,還制定了完整的網站稿件報送、審核、修改制度,網站採用分層次管理,各欄目分別建立管理帳戶,學校所有處室、教研組都有專人負責相關欄目內容的及時更新,欄目信息及時發布,使教育信息網成為辦公、管理、教學、學習、宣傳的平台和視窗。棗陽一中校園網有每年近10萬元的專項經費保證校園網的建設、更新、維護,制定了一系列明確具體的信息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章。經過近一年的安全運行,棗陽一中網路煥發出了青春般的活躍色彩,受到師生、家長以及社會的好評。

(二)加強網站設計,提高網站的實用性和藝術性 為了體現校園網站服務師生、服務社會的本質要求,學校確立了由技術專家引路、計算機網路專業人員帶頭、全員參與學習的培訓學習機制。每周舉行培訓班1次,每次要求不少於60人,經過不斷的改版和完善,棗陽一中校園網路呈現出了別具一格的特色。 一是網站頻道和欄目設定合理,定位清晰,具有較強的親合力。首頁設定清新、美觀、易用,圖片運用恰當;網站結構清楚,布局合理;網站導航清晰,欄目設定科學,相應子欄目層次分明。完善的後台管理系統,實現了所有欄目和界面的動態設定,支持新聞信息的遠程報送、管理、審核和發布,提高了網站更新效率;強大的導航功能,使得首頁、一級欄目、二級欄目之間能夠自由跳轉,完善的分類查詢功能,方便了用戶的綜合瀏覽查詢;靈活快速的互動式服務功能,使得校長信箱、資源中心、網上辦公均可無障礙、無距離地實現;頁面充滿想像和創意,實現了網站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統一。二是信息發布及時快速,內容簡潔明快。教學信息、教學計畫、學校政策、重大新聞都能可讓師生家長足不出戶,盡在掌握。三是體現了多元素融合,圖、文、音、視、動各種元素能齊呈並現,讓瀏覽者飽享視覺盛宴。

(三)加強政務公開,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 棗陽一中校園網作為學校對外的重要宣傳視窗,在網站布局上突出了信息公開的透明度,將機構設定、學校動態、政策法規、公告欄、檔案公告、綜合信息等欄目作為首頁的宣傳欄。在機構設定中包含領導組成人員名單及分工、處室及教研組簡介,對領導簡介及工作分工以及各處室職能作了說明;綜合新聞、信息快車、政策檔案、公告欄作為工作動態欄目,用於及時發布有關教育方面的重要大事、活動、會議、新聞、公文、成果、計畫、總結等動態信息;綜合新聞欄目為全國各地教育系統發生的重要事件、新聞、活動等信息,使用戶打開棗陽一中校園網即可及時了解各地教育信息。網站中的政策法規等欄目公布有辦理各類事項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學校制定的規章和檔案。所有欄目內容及時審批、發布、更新,為社會公眾提供方便及時的信息服務。同時學校加強了互動性,網站公開了校長信箱、舉報信箱、舉報電話等方便公眾日常參與監督、投訴和舉報的聯繫方式,對於其他需要隨時公示的信息,均及時公開相應舉報信息,方便公眾進行網上監督、投訴、舉報等。同時利用網路開展調查、徵求意見等多種形式的交流互動,推進了我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四)發揮網路倍增效應,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學質量 1.網站成為學校宣傳開放教育理念的主陣地。網站突出“開放教育”試點重要地位,及時報導校園時訊和開放教育教學科研信息,其中校園時訊89條,其他各類信息138條。通過詮釋和宣傳遠程開放教育,使學生逐步了解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性,擴大一中在社會上的知名度。不少學生是通過網站了解一中,報讀一中,熱愛一中。 2.網站成為師生充分互動的平台。網站將教學支持服務內容擺在頁面的醒目位置,突出資源建設和互動,專設“資源通道”和“互動空間”,十分方便學生瀏覽學習資源,方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我校以網站兩個特色欄目“線上學習”和“網路課堂”為基礎,輔之以班級QQ群、MSN群組、留言本和手機簡訊平台等互動手段,構成教學互動集,充分反映了師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3.網站設計堅持以用戶為本、內容為主的原則,欄目、選單設定和布局合理,分“管理信息”和“學習支持”兩條主線,突出資源建設,如:上傳視頻點播課程、試題庫試卷、教學課件,自建課程主頁。網站結構清晰,進出便捷。我們不僅設計了全文信息檢索欄目,而且對信息量較大的欄目也增添了搜尋功能,如“試題集錦”和“視頻點播”。 4.網站開闢了具有個性鮮明的特色攔目。利用模板製作的主頁具有統一、整齊、美觀的風格和簡易實用的特徵。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及時對主頁內容進行充實和更新,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答覆。特別是期末考試前,任課教師都會在課程討論區給學生進行考前線上輔導。學生從平台可以很方便和了解班級管理信息和課程資源,進入平台時間頻繁。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還應特別加強如下幾個方面:加大二次開發力度。通過了解、學習比較,我們已經充分發揮線上學習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精心設計討論區模板,增加主題,增設樹型結構,增加可上傳文檔功能,更方便師生和生生互動,繼續做好互動文章;購買容量更大的視頻伺服器,繼續下載和引入視頻點播課程資源,並把自行拍攝的課程資源也上傳到網站,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