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皮

梨皮

梨皮,為薔薇科梨屬植物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 沙梨Pyrus pyrifolia (Burm.f.) Nakai 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的果皮。分布於河北、山東、遼寧、江蘇、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清心潤肺,降火生津之功效。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咳嗽,吐血,發背,疔瘡。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果皮。

性味

性涼,味甘澀。

歸經

肺、心、腎、大腸經。

功效

清心潤肺,降火生津。

主治

治暑熱煩渴,咳嗽,吐血,發背,疔瘡。

相關配伍

①治痢疾久不止:沙梨皮,石榴果殼;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水腫病之消化不良:沙梨皮、五加皮、陳皮、桑白皮、茯苓皮;水煎或燉內服。(《四川中藥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

採集加工

9-10月果實成熟時採摘,削取果皮,鮮用或曬乾。

植物特徵

1.白梨 喬木,高達5-8m。樹冠開展;小枝粗壯,幼時有柔毛;二年生的枝紫褐色,具稀疏皮孔。葉柄長2.5-7cm;托葉膜質,邊緣具腺齒;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5-11cm,寬3.5-6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帶刺芒尖銳齒,微向內合攏,初時兩面有絨毛,老葉無毛。

傘形總狀花序,有花7-10朵,直徑4-7cm總花梗和花梗幼時有絨毛,花梗長1.5-3cm;花瓣卵形,長1.2-1.4cm,寬1-1.2cm,先端呈齧齒狀,基部具短爪;雄蕊20;長約花瓣的一半;花柱5或4,離生,無毛。果實卵形或近球形,微扁,褐色。花期4月。果期8-9月。

2.沙梨 本種與白梨的區別為:葉片基部圓形或近心;果實褐色。花期4月,果期8月。

3.秋子梨 本種與2種的區別為:葉形大,長5-10cm,寬4-6cm,葉邊刺芒長;花柱5;果實黃色,果梗長1-2cm。花期5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1.白梨:生於海拔100-2000m的乾旱寒冷地區山坡陽處。

2.沙梨:生於海拔100-1400m的溫暖而多雨的地區。

3.秋子梨:生於海拔100-2000m的寒冷乾燥的山區。

鑑別

果皮呈不規則片狀,或捲曲成條狀,外表面淡黃色,有細密斑點,內表面黃白色。氣微,味微甜而酸。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敷發背疔瘡。”

2.《本草再新》:“清心降火,滋腎益陰,生津止渴,除煩去濕。”

3.《陸川本草》:“治痧積暑熱。”

4.《四川中藥志》:“清暑熱,止煩渴,生津,收斂。治痢疾及咳嗽有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