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溝

梧桐溝

梧桐溝位於阜康市區北部28公里處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這裡胡楊比較多,當地人把它叫梧桐溝。新疆阜康市梧桐溝沙漠旅遊風景區由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旅遊公司開發、經營和管理。景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景區距烏魯木齊市60公里,距天池50公里。

簡介

梧桐溝位於察布查爾縣東南面,距離伊寧市有60公里左右。此溝特點:溝嶺相連,具有山峽、飛流、森林、草場、等多層次景觀,東溝險山峻岭適合探險性質的活動,西溝平坦舒緩,適合休閒的遊玩。

景區介紹

1梧桐溝沙漠旅遊風景區
新疆阜康市梧桐溝沙漠旅遊風景區位於阜康市區北部28公里處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在它南部的崇山峻岭中,就是美甲天下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風景區天山天池。
梧桐溝沙漠旅遊風景區由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旅遊公司開發、經營和管理。景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景區距烏魯木齊市60公里,距天池50公里。景區交通便利,通訊、電力通暢,水源充足,有柏油公路直通周邊的烏魯木齊市、阜康市、昌吉市、五家渠市和準東石油基地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幾個團場。景區度假村有12間標準客房,可同時接待遊客200人餐飲。梧桐溝沙漠旅遊風景區是距首府城市烏魯木齊最近、自然風光優美、經營設施較為完備的沙漠旅遊風景區。
景區主要景點和觀光旅遊項目:走“唐朝路”,尋訪古人遺蹤;登“觀光塔”,環視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和博格達雪峰;漫步“沙漠植物園”,感悟紅柳、梭梭、胡楊等沙漠植物生命之神奇;走進“沙漠田園”,品嘗綠色瓜果,體驗農家生活;參觀“軍墾遺址”,追憶崢嶸歲月;探訪“蘆葦灘”,領略沙海綠洲的另一番風采。
景區遊樂設施和項目:騎駱駝、卡丁車、沙漠六輪車、自駕越野車、沙灘排球、沙地機車、沙療、沙漠狩獵、滑冰等。
景區飲食服務:遊客在這裡可以品嘗到沙漠土雞、大雁鵝、紅柳烤肉串等特色美味佳肴。選擇家庭自助旅遊的遊客還可以在沙漠田園採摘綠色無公害蔬菜,利用景區提供的灶具、餐具,一家人自己動手做一頓可口的飯菜,享受“農家樂”旅遊的無窮樂趣。
“人間夢幻天池水,大漠雄奇梧桐溝”。按照阜康市人民政府的旅遊規劃,將把梧桐溝沙漠旅遊風景區打造成一流的沙漠旅遊風景區,形成天池景區---北部沙漠景區互為補充和延伸的黃金旅遊線路。

旅遊項目介紹

1、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梧桐溝沙漠旅遊風景區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位於準噶爾盆地的中央,瑪納斯河以東及烏倫古河以南地區,地理坐標為北緯44°15′~46°50′,東經84°50′~91°20′,面積4.88萬平方公里,海拔300~600米,是中國第二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是蒙古語,意思是“野豬出沒的地方”。準噶爾盆地屬溫帶乾旱荒漠,年降水量70~150毫米,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內部絕大部分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其面積占整個沙漠面積97%,形成中國面積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固定沙丘上植被覆蓋度40~50%,半固定沙丘達15~25%,為優良的冬季牧場,沙漠內植物種類較豐富,達百餘種。沙漠的西部和中部以中亞荒漠植被區系的種類占優勢,廣泛分布以白梭梭、梭梭、苦艾蒿、白蒿、蛇麻黃、囊果苔草和多種短命植物等。2007年,在《中國國家地理》主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被評為中國最美五大沙漠之一。
2、唐朝路
進入梧桐溝沙漠旅遊風景區,一條古道從景區的沙丘中蜿蜒穿過。這是阜康歷史上最早的驛道,是唐代開闢的絲綢之路新北道,俗稱“唐朝路”。公元640年,唐太宗置庭州於金滿城(今吉木薩爾縣),後在金滿城設定北庭大都護府,在阜康境內建立耶勒和俱六兩個守捉城,沿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開闢了串聯守捉城的東起伊吾西至碎葉的驛道。此道在阜康縣境內長72公里,平均寬度3.5-4.5米,砂粒路面。元朝時,在金滿城設立都護府和元帥府,並成立“染織局”,專門織造御用織金錦緞,成為中西交通的樞紐和絲綢業的中心。因此,這條驛道仍是中西交通主幹道。明朝之後,由於海運的發展和沙丘南移擠壓路面,這條驛道逐漸冷落。
1756年,清政府在縣境內設定黑溝和土墩子2個軍塘,同時建立白楊驛站(今滋泥泉子鄉)和康樂驛站(今阜康鎮),開闢橫貫縣境的第二條驛道。驛道長80公里,平均寬3-4米,路面為沙石土路。這條絲綢古道從開闢以來源源不斷地輸送傳播著東西文化,使這一地區成為東西文化重要的交匯之地。至今唐朝路上還有兩道深深的車轍,依然飄逸著大漠駝鈴。為保衛這條大動脈而建造的烽燧守捉,存留至今的仍有六運古城(唐俱六守捉),北莊子古城(唐耶勒守捉)、西爾烽火台、阿克木那烽火台。
3、觀光塔
位於梧桐溝沙漠旅遊風景區中央的觀光塔塔高35米,是旅遊區最高的觀光點。登上鐵塔,東部天山最高峰——博格達峰和中國第二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雄奇壯美的風光一覽無餘。塔上設有高倍望遠鏡,透過鏡片可以放大你的視野,探索大自然中無窮的奧秘。
4、沙漠植物園
位於梧桐溝沙漠旅遊風景區北部的“沙漠植物園”是一個沙漠植物大觀園,這裡自然生長著胡楊、梭梭、紅柳、肉蓯蓉、沙蔥等上百種沙漠植物,在茫茫沙海中,它們以頑強的身軀佇立著不屈和執著,顯示著生命的絢爛。
胡楊:楊柳科落葉喬木,樹高15~30米,
能從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乾旱,對鹽鹼有極強的忍耐力。胡楊的根可以扎到地下10米深處吸收水分,其細胞還有特殊的功能,不受鹼水的傷害。胡楊系古地中海成分,是第三世紀殘餘的古老樹種,在6000多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在古地中海沿岸地區陸續出現,成為山地河谷小葉林的重要成分。在第四紀早、中期,胡楊逐漸演變成荒漠河岸林最主要的建群種。
胡楊有頑強的生命力,活一千年不死,死後站立一千年不倒,倒後在一千年不朽,對防風防沙,改善生態環境發揮著重要作用。它被人們稱為“大漠英雄樹”。
胡楊是荒漠地區特有的珍貴森林資源。它對於穩定荒漠河流地帶的生態平衡,防風固沙,調節綠洲氣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區農牧業發展的天然屏障。
紅柳:
紅柳又叫多枝檉柳,是我國西北沙漠地區最為常見的植物之一。紅柳為小喬木或灌木,樹高通常2-3米,也有高達6米的。紅柳分枝很多,小枝紅棕色或紫紅色,細弱似柳。紅柳根系發達,能從很深的地下吸取水分,且紅柳枝條上易於生成不定根,而枝條不斷向上生長,所以紅柳不怕沙埋;紅柳葉子退化得很細小,減少了體內的水分蒸發,所以更不怕乾旱;而且枝葉能分泌鹽分,所以對於鹽鹼也不怕。紅柳的種子象蒲公英一樣借風飄落,天然下種,落到潮濕的地方就能很快發芽,形成大片叢林。
紅柳能夠在沙漠中頑強地同風沙抗爭,一叢紅柳,一年能阻滯上噸的風沙;在鹽鹼沙灘,一株紅柳就是一處風景,沙地因紅柳而添姿采。紅柳類植物的花期早、花期長,有的一年開多次花。花粉紅色,一串串一穗穗,煞是好看。在沙區的居民點,人們最喜歡選擇紅柳作為綠化美化樹種。紅柳類植物還是鹼地一寶。紅柳嫩枝、葉是羊、驢、駱駝的良好飼料。嫩枝含鞣質,也可以提取栲膠。枝條供編織,能做成各種實用的筐簍。紅柳枝葉入藥,有解熱透疹,祛風利濕之功效。在民間,小孩出了麻疹,老人找一些紅柳枝條,水煎液給小孩服下,疹子就可以發透。紅柳根部經常寄生的肉蓯蓉也是著名的中藥。

梭梭:梭梭也稱瑣瑣,藜料,灌木或小喬木,高1至6米,分布於我國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為了適應沙漠生活,梭梭的葉片退化得很厲害,葉片光合作用的功能都由綠色的枝條取代了。梭梭為強旱生鹽生植物,分枝多,根粗壯,耐旱耐寒,耐沙埋土壓,不怕風吹沙打,生於荒漠的湖盆低地外緣的固定、半固定沙丘上,在沙漠地帶常形成大面積純林,是優良的固沙植物,梭梭的枝條用作薪炭柴,燃燒值高,火力旺,冒煙少,故又曾有沙漠活煤之稱,這也是梭梭植被容易遭到破壞的原因。梭梭還可以作為駱駝的飼料。梭梭和同屬的白梭梭一起列為我國首批漸危種保護植物。
肉蓯蓉:
肉蓯蓉也叫沙漠人參,多年生寄生草本,高80~100cm。莖肉質肥厚,不分枝。鱗葉黃色,肉質,覆瓦狀排列,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肉蓯蓉為名貴中藥,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於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據調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僅有7株肉蓯蓉。它也是古地中海殘遺植物,對於研究亞洲中部荒漠植物區系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5、沙漠田園
位於梧桐溝沙漠旅遊風景區西部的“沙漠田園”是景區業主在沙漠中開闢的一塊近百畝的蔬菜瓜果種植園。園中種植了二十多種蔬菜瓜果,全部採用節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無污染植保技術種植,是無公害綠色食品。春夏秋三季,園內千姿百態,花繁葉茂,碩果纍纍,使人目不暇接,既增加了遊客的親綠空間,又可觀賞採摘。
6、軍墾遺址
在梧桐溝沙漠旅遊風景區北部,有一處殘垣斷壁,那就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軍墾戰士屯墾戍邊的遺址。1959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阜康北部建立工一師阜北農場。兵團戰士和來自內地的支邊青年在這裡安營紮寨,參加開荒大生產。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奮鬥,以“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犧牲奉獻精神,靠著幾代人的雙手,把這片荒漠鹼灘變成了全國最大的啤酒花種植基地之一,日本三寶樂啤酒株式會社全球生產基地之一。1969年工一師阜北農場改名為工一師二二二團,1983年1月1日,二二二團劃歸兵團直接管轄。1997年4月二二二團整體劃歸新天公司。2007年整體劃歸農六師管轄。
7、蘆葦灘
在梧桐溝沙漠旅遊風景區東部的兩座沙丘中,有一片兩平方公里的沼澤濕地,這裡生長著鬱鬱蔥蔥的蘆葦,給荒涼寂寞的沙漠增添了許多生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